“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借鉴“美标”,禁止生产和销售不达标车辆,向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靠拢

借鉴“美标”,禁止生产和销售不达标车辆,向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靠拢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28 12:46:35阅读:

本篇文章2775字,读完约7分钟

●北京实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新车实施严格监管,目的是禁止继续生产和销售不合格车辆。只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重视排放标准,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就不会削弱竞争力

●我们是追逐者,每个阶段的控制技术路线都是现成的。对于轻型汽车来说,每辆车的平均成本增加了2000元到3000元,与过去十年汽车公司的促销优惠相比,这是几千美元甚至几万美元。

当我们要学习加州实施更严格的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经验时,有人说欧洲1993年实施欧1标准,2011年实施欧5标准,北京从1999年的欧1标准到2013年的欧5标准,用了18年的时间。花了14年时间。我们走得太快,企业的成本太大,跟不上,承受不起,这会“伤害”自主品牌汽车公司

为什么总是自主品牌“受伤”?

在北京以外,不符合标准的汽车可以照原样出售。因此,一些自主品牌不太重视排放标准的实施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存在欺诈问题

当北京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时,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确实暂时或永远退出了北京市场。为什么总是自主品牌“受伤”?

一方面,由于摇号政策的影响,中高档车是购买或更换新车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外资和合资品牌汽车公司相比,自主品牌汽车公司较少关注排放标准和法规的实施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

在轻型汽车方面,回顾标准的实施过程,合资品牌汽车企业比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更重视标准。就北京而言,标准实施效果较好,这主要是由于监管体系相对完善,合资品牌汽车企业占据80%~90%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重视并严格遵守排放标准和法规。

2010年,外资企业和主流合资企业了解到北京将在2012年左右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主动与环保部门进行了多次甚至十次的反复沟通,拿出了自己多年积累的数据和试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参与了相关的车用机油适应性试验,密切关注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

相反,只有少数自有品牌汽车公司跟踪并参与相关测试,大多数自有品牌汽车公司基本上不主动沟通,有时甚至不被邀请。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似乎从未真正掌握相关的排放控制技术,也不想认真全面地执行排放标准和法规。因为在北京以外的国内市场,在车辆注册和领牌时,基本上没有环保部件的预检验和不定期的排放取样测试,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可以按原样出售。

目前,少数知名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具备一定的R&D能力,按照技术路线开发自己的产品。也有一些负责任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将他们的R&D项目委托给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公司,这还是比较好的。

在国内市场,甚至有许多企业以各种方式制造假货。有些净化器的贵金属含量不足,有些甚至在净化器中安装白色载体(没有安装任何东西,只是为了装门面),有些只是钻空孩子的空子,他们的公告和前端许可审查不严,后端监管不到位,甲板生产不合格的车辆。

就重型车辆而言,由于他们自己的品牌主导了市场,他们是不符合排放标准和法规的“重灾区”。事实上,从2003年到2004年,许多重型汽车公司都没有认真执行排放标准。

北京对新车牌照实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和严格的监管,目的是禁止这些企业继续生产和销售不合格车辆牟利。只要自有品牌汽车企业重视排放标准,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其竞争力就不会被削弱。

汽车公司能承担借鉴美国标准的成本吗?

轻型车辆平均每辆成本增加2000元至3000元;重型车辆不断上涨的成本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来消化;在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和电子控制装置方面,与外资或合资企业仍有明显差距

在机动车污染控制领域,由于我们是追逐者,每个阶段的控制技术路线都是现成的、清晰的、成熟的。对于轻型汽车来说,每辆车的平均成本增加了2000-3000元,这与近几十年来汽车公司在市场促销活动中为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价格竞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中国自实施欧0以来已经实施了20多年的欧洲标准,那么汽车公司可以说在最近十年赚了很多钱。他们中有多少人投资开发了与环保技术路线相对应的关键部件?

对于重型车辆,在欧3之后,成本增加相对更多。成本从2欧元到3欧元增加约5000 ~ 1万元,从3欧元到4欧元增加约1万~ 2万元。但是,大部分重型车辆都是商用车和单元车,商用车成本的增加可以通过合理运营来消化;对于一辆单元车,如班车,普通用户可以承受增加的成本。

据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包括各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做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和储备,只看市场监管的力度来决定是否将相应标准的汽车投放市场。

目前,汽车行业存在市场垄断,一些关键零部件技术和产品主要掌握在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手中,这是每次排放标准升级成本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型商用车的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虽然我国有一些排放控制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发展,但与机动车环保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有150多家,但大多专业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独立的零部件开发体系。在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和电控装置方面与外资或合资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在产品规模和质量上难以与之竞争。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应该继续牺牲公众的环境利益,等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和相关企业成长起来,再实施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我的观点是,即使成本更高,也应该实施。只有形成有效的市场,才能鼓励国内企业投资,打破垄断,降低关键环境要素的成本。

为什么中国汽车不能进入美国市场?

排放控制技术不能满足美国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将有助于国内企业产品向世界排放技术水平靠拢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机动车排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但在机动车排放技术法规中没有发言权。

汽车安全、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是国际汽车准入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发达国家的门槛。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先发优势设定了更高的技术门槛。特别是,美国的排放标准和法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虽然一些中国汽车产品已经进入欧盟市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汽车产品可以出口到美国。主要原因是排放控制技术不能满足美国最严格的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因此,北京率先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这将有助于国内企业的产品接近世界排放技术水平,减少排放,提高空燃气的质量,同时为中国建设汽车强国奠定基础。

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借鉴美国和欧洲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制定了与美国和欧洲排放标准相当的日本机动车排放标准体系,成为当今世界三大机动车排放标准之一,确立了日本在世界机动车技术、标准和法规方面的话语权,为其汽车走向全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机动车排放标准第六阶段的第二步,如果能实施新的附加排放标准,中外企业在工作条件的标定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公平竞争。机动车排放标准是推动汽车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法规之一。在标准的压力下,合资企业将引进更先进的排放技术,并为国内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重视排放法规的制定和技术路线的发展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基础之一。

作者是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司司长


标题:借鉴“美标”,禁止生产和销售不达标车辆,向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靠拢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966.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