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城市水污染背后:2.8亿人饮水之困

城市水污染背后:2.8亿人饮水之困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2-18 20:45:19阅读:

本篇文章4443字,读完约11分钟

4月14日,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发生三天后,兰州市解除了主城区所有供水应急措施,恢复正常供水。水危机似乎正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然而,据《中国商报》记者称,围绕这起事故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不仅涉案企业兰州石化公司没有回应公众的质疑,而且水务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诸多质疑也没有消除。更为普遍的“饮用水源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

根据环境保护部3月14日发布的公开消息,中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的饮用水。近年来,中国的水质安全问题开始在各个环节爆发,从水源保护、取水、输水、水处理、配水到终端用水。

水源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王念庄乡甘峪沟村,村民于从水罐里舀水。不到一分钟,一层灰色粉末沉入水中。她告诉记者:“这是粉煤灰沉淀物。”

村民们说,燃煤发电产生的飞灰严重污染了当地的饮用水源。

这是由附近的斗河发电厂造成的。该电厂燃煤产生的飞灰经“水除尘”处理后,由高压排浆泵输送至距甘峪沟村400米的飞灰堆场储存。多年来,由于储存越来越多的水和粉煤灰以及缺乏适当的排水设施,灰场周围的地下水位逐渐升高。

当《中国商报》记者采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八一乡丰寿村时,66岁的村民王桂仪也表示,由于周边企业抽取了大量地下水,水位下降,村民们不仅可以喝水,还可以抽水。

在湖南省,河流和湖泊包括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和洞庭湖。其中,湖南、京畿、沅、澧河覆盖了湖南省大部分城区,共有饮用水源地154个,包括101条河流、41个湖泊水库和12个地下水。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李恊表示,目前,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人口集中和工业废水排放导致供水压力加大,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加剧了水源保护的难度。

据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统计,自2009年以来,湖南省一、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已关闭65个排污口。但是,仍有一些排污口没有关闭,直接威胁到饮用水源的安全。

目前,北京三分之二的饮用水来自地下,全市1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中有17个占地下水源;天津的集中供水主要来自于桥水库,但北部武清、集贤、宁河的城市供水依赖地下水,覆盖数十万人口。

《中国商报》记者收到了华北环保监督中心的《京津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监督报告》,报告显示:“环保部门仍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饮用水源。尚未完全掌握。”“在北京和天津运行的33个垃圾处理单元中,许多防渗处理不令人满意,高浓度的渗滤液已成为污染地下水的严重环境危害。”

北京供水集团发言人梁力早前表示:“北京目前使用的地表水源虽然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但各地水源水质成分不同,面临水源多元化、水质复杂的问题。”

根据2012年中国环境通报,中国198个地级行政区中,近60%的地区地下水质量差或极差。

中国环境保护联合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王雅珍告诉记者,地下水是中国重要的饮用水源,中国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中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等专家的研究发现,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垃圾场的沥滤以及地下油罐的渗漏,地下水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如果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无论水厂如何处理,水质都很难得到保证。

“中国居民每人每天每单位体重消耗的白水平均为31毫升。在水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中国居民口服饮用水暴露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2.4倍,皮肤接触水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2.5倍。40%。”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潘小川参加了环境保护部组织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他告诉记者,饮用水的质量与其来源和类型密切相关。

根据中信证券环保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我国适合作为理想水源的河流长度比例仅为34.8%,38.5%的重点湖泊(水库)水质劣于ⅴ类..

进入水质事故高发时期

“水源污染严重,供水设施陈旧,供水安全压力迅速增大。”早在2009年,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符涛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就表示,中国“即将进入一个水质事故高发时期”。

根据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目前国内城市的原水合格率约为70%,但如果加上小城市,这个数字可能会低于50%。

“不安全饮用水”一般指直接饮用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和地下水(井水、泉水等。)而没有集中处理。潘小川介绍说,目前,农村地区的问题比较大。一般来说,城市集中供水,经过水处理厂处理,有严格的检查和卫生监督措施,相对安全。

然而,事实上,近年来,城市供水水质不断出现问题,连串断水事件令居民担心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水是否会是“毒水”。

这也意味着没有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可能远远超过2.8亿。一旦城市供水出现问题,受影响的人数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

2011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某电解锰厂的尾矿在暴雨后流入涪江,导致涪江江油段和绵阳段200多公里的水体指标超标,影响了沿岸江油至绵阳段100多万城乡居民的正常饮用水。

2012年初,广西龙江发生了一起镉污染事件。河池市宜州市龙江段受到污染,流向柳江下游,威胁柳州市饮用水安全;同年2月初,苯酚再次污染了江苏省镇江市的城市水源。这两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威胁到柳州和镇江等几个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2012年12月邯郸市的水污染事件也导致该市停水多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台对全国许多水源进行了研究,他说,除了近3亿农村人口无法饮用安全饮用水外,约5000万城市居民的饮用水不达标。“从水源到水厂到水龙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污染”。

据公开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2年和2003年调查了数百个城市的供水网络,发现网络质量普遍较差,50.80%的灰铸铁管不符合国家标准,13%的普通水泥管和6%的镀锌管。这三种低质量的管网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间铺设的。

《中国商报》记者还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除了污染问题,许多城市没有替代水源。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数据,在中国31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16个城市建立了备用水源,占68.8%,有近100个城市没有备用水源。大多数城市都是单一水源,尤其是在南方的大多数城市。

从近年来的水危机事件来看,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河流、湖泊和运河的水源越来越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传统的水源保护方法大多以取水点和工程措施为基础,已不能适用于非点源污染增加和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的情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中国代表处代表朱春泉告诉记者,我们不仅要考虑水源,还要考虑整个流域的水源保护。

根据中信证券的上述报告,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传统的净水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已经难以有效应对新的污染问题和标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只有20%~30%)。

此外,管网二次供水的污染无法避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供水部门为改善水质所做的努力。

解决水质问题的经济手段

据《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这与供水成本上涨、水价长期偏低、水价形成和调整机制缺乏、供水行业入不敷出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商会秘书长罗建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去年全国“两会”召开时,环境商会收集了许多城市供水企业的意见,并通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向CPPCC大会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反映了供水企业存在的困难。

根据环境商会的调查,截至2012年底,中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平均生活水价(包括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为2.94元/吨(以2011年各城市生活用水量加权计算),其中58%在2元~ 3元/吨,33%高于3元/吨。

据调查,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水资源支出比例不到1%。在水价最高的天津,水资源支出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8%。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居民负担得起的水价的研究表明,家庭收入的5%是支付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的上限。

“中国城市水价远未达到世界银行提出的居民可承受的上限,与有关部门提出的家庭收入的适当比例也有一定差距。”罗建华认为,城镇居民将家庭平均收入的2% ~ 3%用于消费更为合适。

虽然水价长期以来一直很低,但供水成本一直在上升。根据环境商会的调查,近年来,水价、原材料、劳动力等供水成本大幅上升,供水企业损失严重。据估计,电力成本占单位制水成本的近20%。例如,近十年来,北京大型工业的电价上涨了50%。劳动力成本增长更快,北京工人的平均工资增长了近160%。然而,近十年来,北京市水价明显滞后,2003年为2.9元/吨,2013年为4元/吨,同比增长38%。

供水成本的上升也催生了水价倒挂现象,导致大量水厂长期亏损。2012年,中国约30%的城市供水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由于资金压力,供水企业难以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水质问题长期被忽视,供水质量不能得到很大改善。供水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

2002年颁布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与评价标准》规定:“城市供水企业管网的基本漏损率不得超过12%,最高不得超过15%。”然而,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2011年36个大中城市的管网平均泄漏率为14%,最高的城市是大连,高达33%。

《中国商报》记者从环境商会获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就上述建议回复了环境商会。国家发改委表示,政府有责任将征收的税费用于城市供水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承担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补贴的具体形式和标准由地方财政、发展改革(物价)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2010年,环境保护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规划提出全面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提高水源地应急监测和应急供水能力。预计总投资将达到580多亿元。

同时,罗建华指出,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始终发挥主导作用。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建设、政府运作和政府供给,而是政府规划、企业生产、政府采购和供给保障。这就要求政府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建设和运营中的主体作用。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监管,特别是在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经营安全监管、加强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收费机制、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商报》记者从世界保护联盟获悉,该联盟目前正在牵头实施“大城市水源可持续保护”项目。联盟驻华代表处代表朱春泉介绍,联盟计划在北京密云河流域和广东夹泉河流域开展项目示范。围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别是供水和净化功能,开展调查、评估和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指导流域景观恢复的策略。

“北京是中国的行政中心,也是城市饮用水资源问题的典型案例。因此,缓解供水危机的试点工作对我国其他城市的水源地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朱春泉说道。


标题:城市水污染背后:2.8亿人饮水之困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908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