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破解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破解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1-14 14:33:13阅读:

本篇文章1604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逐步实现了从粗放型到精确型、从当前监测到预测预警的转变。毫无疑问,这一转变包括为关键污染源建造自动监测装置。虽然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已建成十多年,技术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复杂,但为了使自动监控系统更加完善,满足新时期环境预警和监控的要求,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设计和产品标准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例如,在江苏省北部一个化工园区安装的cod在线监测器中,一家企业平均在一个月内报告了设备故障。

二是自动监控设备的主体和用途模糊。一方面,目前自动监控设备被视为企业的环保设施,而不是环保部门的监控设备。另一方面,当在线监测数据被用作收费、行政处罚和减排的会计依据时,存在着准确量化和数据合法性的问题。根据国家计量法,列入环境监测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强制检定。水污染监测器已被列入目录,所以定期核查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数据将没有合法性。目前,由于计量部门缺乏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年度检验不多。

第三,需要提高自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一方面,在线监测化学需氧量的方法很多,但对水质的要求不同。仪器和实验室的采样条件和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最大分析误差为30%。要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维护,检查和比较,减少误差,尽可能真实地反映水质。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害怕因超标排放污染物而受到处罚,数据常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未超标,这与环保部门的采样监测数据有很大不同。

第四,日常环境管理和自动监测之间存在脱节。由于缺乏强制使用自动监测数据的措施,很少有人在环境统计、检查排污费和批准建设项目之前检查自动监测数据。日常工作与自动监测之间存在脱节,污染源监测数据仅由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关注,导致环境自动监测效果有限。

自动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积极推进。笔者认为,要解决污染源自动监控运行中的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明确管理主体,改革运行机制。在线监测应由政府投资和管理,作为环保部门的监测设备,而不是企业的环保设施;以环境监测部门为建设和管理主体,对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控制,并出具有效数据的监测报告。环境监测部门和其他部门是信息和数据的使用者。

加强政策支持,规范产品管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资质认证和定期测量检测管理办法》;要拉长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的链条,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在自动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施工、竣工验收、资质认证和日常管理方面的管理职责。

完善运行机制,共享信息资源。构建扁平化环境监测系统:首先,将监测现场数据发送到各级环保部门;第二,各级监测平台的数据可以同时服务于平行部门甚至上级机关和公众。向基层环保部门和上级环保部门发送现场监测数据,可以解决基层监测中心和上级监测中心之间的不一致、延迟和篡改问题,按照hj/t212标准向全国发送现场数据,也可以解决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统一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数据传输技术标准和提交格式,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减少资源浪费。

加强绩效考核,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各级环保部门要围绕“有”、“不准”、“不使用”三个层次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绩效考核。“有无”是指数据的完整和不完整,是最基本的评价指标。“准确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场仪表监测的数据是否与企业实际排放量一致;二是现场仪器的数据能否与基层监控中心匹配;三是省级监测中心的数据与基层监测中心的数据是否一致。有必要将环保部门人工监测的数据、企业申报的数据和自动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在自动环境监测平台上找到有异常数据的排污单位。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企业的非法排污行为,但会增加企业非法活动的难度和成本,使企业的非法活动更容易暴露。“使用与否”是环境自动监测的最终目标,也是弄清污染状况的关键。如果企业故意弄虚作假,降低数据或秘密设置排水管非法排水,环保部门必须追究企业的责任。

标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破解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0615.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