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 对我国化工行业的三大期待
本篇文章3292字,读完约8分钟
2005年,大连石化公司建造了一座反渗透膜海水淡化厂,日产5000吨,为大连石化电厂锅炉提供软化水。因为锅炉软化水的指标比饮用水高得多,所以比饮用水更纯净。
目前,中国海水淡化能力约为52.4万吨/日,到2020年将达到250万至300万吨/日。未来10年,海水淡化投资预计将达到120亿至140亿元,海水淡化产业预计将进入爆炸式增长期。这是4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2011年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再利用国际研讨会的信息。
正是在这次研讨会上,ccin记者了解到,化工企业对海水淡化这一大有可为的市场大有可为。正如国际海水淡化协会执行理事莱昂·沃利·布奇告诉ccin记者的那样:海水淡化本身是以化学技术为基础的,化工企业与此密切相关。
超滤膜100%依赖进口。哪个化工企业可以率先实现国内替代?
据了解,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是蒸馏和反渗透膜。在中国海水淡化市场,反渗透膜技术是老大。已完成的海水淡化项目中有60%采用了这种技术。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博士认为,膜海水淡化技术的核心在于材料。海水淡化的关键膜材料是预处理海水的超滤膜和预处理后海水淡化的反渗透膜。
阮国岭表示,在超滤膜中,目前使用的是有机膜,而聚偏氟乙烯、聚醚砜树脂、聚氯乙烯等材料被广泛使用。国内许多企业都生产了超滤膜,并在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国内海水淡化市场使用的超滤膜100%依赖进口。
反渗透膜方面,进口膜占国内海水淡化市场的90%,市场主要由陶氏、海德能源、日本旭化成和东丽工业公司瓜分。阮国岭表示,目前,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已经在中国成功生产,市场份额为10%。然而,其脱盐性能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差距。国内反渗透膜的最高脱盐率为99.6%,低于国际最高标准99.8%。
国内海水淡化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但国内膜市场还没有真正开放。在接受采访时,ccin记者发现,面对这种情况,国内膜企业都渴望尽快参与海水淡化市场。中国最大的超滤膜组件和膜设备供应商天津膜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国内海水淡化项目还没有使用国产超滤膜进行海水预处理,所以我们希望成为第一家为国内海水淡化提供国产超滤膜的企业。天津膜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范云双博士告诉记者。范云双表示,该公司去年开始进入海水淡化领域。我们已经开始储备技术,我们在天津海滨建立的中试厂已经运行了半年,运行情况良好。
京师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反渗透膜制造商,其反渗透膜元件已在中东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的海水淡化项目中得到应用。公司客服经理钟对ccin表示,公司对国内海水淡化市场非常乐观,正在积极拓展国内海水淡化市场。
国内海水淡化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很多国内海水淡化项目正在与我们就膜供应进行谈判。我们还签署了一些项目合同,这些合同都将很快在中国推出。钟对ccin记者说,虽然我们的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但可以忽略不计。例如,菲律宾的一个海水淡化项目最初使用了陶氏最先进的膜。因为膜的寿命到期后需要更换,菲律宾选择了我们的反渗透膜来代替它。它已经运行了4年,效果没有受到影响。然而,对中国国内膜的不信任仍然存在观念上的障碍,我公司的反渗透膜在国外市场比在中国好得多。钟对说道。
哪个化工企业急需蒸馏法的核心设备能率先实现一虾两吃?
据与会专家介绍,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在中国也得到广泛应用。这项技术在中国37%的海水淡化项目中得到应用。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进水水质要求低、可靠性高、经济性好、产品水质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有余热和低温热源的工业企业,如与电厂、化工厂、钢厂联合生产。它可以利用工厂的余热,有效降低成本。这是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的节能环保项目。中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天津北江电厂一期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能力10万吨,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适合化工企业投资建设,其海水淡化设备也适合化工设备企业生产。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工程师王生辉告诉ccin,在余热条件下,低温多效蒸馏技术是最理想的海水淡化技术,与膜技术相比,成本更低,维护和操作更简单。化工企业有余热,在自身生产中需要大量的优质水。海水淡化不仅能有效利用余热,还能为企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水,因此沿海化工企业非常适合参与海水淡化项目的建设。
该研究所的另一位高级工程师张明博士说,低温多效蒸馏技术的核心设备是蒸发器和冷凝器,它们本质上也是化学换热设备。化工设备企业具有加工制造此类设备和装置的经验,对蒸发技术和冷凝技术有更深的理解,这使得化工设备企业在海水淡化市场上更具优势。化工设备可以应用于海水淡化,化工企业可以与海水淡化工程公司合作生产海水淡化设备。工程公司提供工程设计方案,设备制造商生产设备。张明告诉记者。
张明还表示,200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日产10万吨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由外国公司承担的。
例如,天津北江电厂日生产10万吨海水淡化工程就是由外国公司提供的技术。
据了解,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淡化海水。神华集团、江苏梁爽节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公司和国华河北沧东发电公司于2009年8月组成了一个联合体。由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回用学会在河北沧州黄骅电厂组织的大型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中试装置,近期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等15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的评审,该装置是中国自主研发大型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中试装置的先锋,为大型海水淡化的规模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四家企业还声称要建设一个日产量为10万吨的大型海水淡化厂制造基地。
哪个化工企业可以率先对浓海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海水淡化后,淡水被带走利用,其余为浓海水,其盐度远远高于原海水。如果浓缩海水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它将成为令人头痛的废物。浓海水排入大海,如果不能及时扩散,会增加海水的盐度。据统计,以渤海湾为例,如果百万吨级海水淡化厂的浓缩海水全部排入大海,渤海湾海水的盐度将每10年增加0.2个百分点。盐度的增加将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理功能,还会造成海水分层,影响光传输和光合作用,从而干扰食物链,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名誉会长高聪告诉中国化学工业协会,目前浓海水综合利用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干盐,另一种是作为盐化工企业的原料,第三种是依靠化学技术再提炼,从浓海水中提取溴、镁、钾、钙等有用物质,实现食用、干燥和压榨。
对于浓缩海水的综合利用,我们的盐化工企业有独特的优势,因为我们的原料是盐。唐山三友化工集团一位姓韩的工程师告诉记者。据韩国工人称,盐化工企业中浓缩海水的主要用途是制造原材料。最初,企业需要购买工业盐作为原料,然后用淡水溶解盐。如果用浓海水来溶解盐,因为浓海水中有盐,购买工业盐的成本可以降低。
据了解,今年1月,唐山三友化工集团开始在曹妃甸建设一个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总投资3.5亿元,曹妃甸阿克灵反渗透膜海水淡化项目产生的浓海水通过40多公里的管道直接输送到三友制碱,既解决了浓海水排放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又充分利用了浓海水中的氯化钠和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该项目将于2011年10月投产,届时每年可处理和利用1800万立方米的浓缩海水。
浓缩海水含有溴、镁、钾、钙等元素,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化工原料和产品。浓缩、结晶和吸附等化学技术被用来将这些物质从浓缩海水中分离出来并逐一提取,这是对浓缩海水最有效的利用。高聪告诉记者。据高院士介绍,目前的化学技术已经能够完成这些物质的提取,但仍然存在不经济的问题。
浓海水中的盐浓度很高,导致钙、镁离子沉淀,无法提取,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方法去除导致沉淀的杂质。
然后将去除杂质的浓缩海水进一步浓缩。再浓缩过程需要不断的精馏,导致能耗增加,成本增加,影响经济效益。高院士说,如何降低能耗取决于化工技术的进步。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从浓缩海水中提取各种元素的成本和能耗将逐渐降低,这种方法也将是经济可行的。
标题:海水淡化 对我国化工行业的三大期待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387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