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二十讲之十六:政府补贴为何关照公交而忽略水价
本篇文章1649字,读完约4分钟
前言
对于水行业来说,2009年的关键词无疑是水价。由于水价的原因,水产业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水的价格,工业企业和专家必须面对社会;由于水价上涨,各级政府开始认真面对公共服务责任。
2009年中期,面对日益激烈的水价讨论,出于与社会沟通的需要,应中国水网的邀请,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专门撰写了15篇关于水价的社会关注的沟通短文。收到了来自行业、媒体和政府的大量反馈和建议。
随着2009年的临近,随着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关于水价的讨论也逐渐深入。应中国水网的邀请,我们将对四个水价相关问题做一些补充,供大家讨论参考和批评指正。
——符涛
2009年12月25日
水价讲座16:为什么政府补贴关心公共交通而忽视水价?
2009年,北京水价调整方案确认,计划提高0.9元/吨,主要包括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这是政府委托给自来水公司的收费,而不是自来水公司的收入。第一个0.3元/吨的三年计划已经实施。简单算一算,北京的年供水量约为10亿吨。随着水价上涨0.9元/吨,北京每年因水价上涨产生的成本不到10亿元。北京每年对公共交通的补贴高达数百亿英镑。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水务不是和公共交通一样重要吗?当然不是。
尽管就资金总量和支付能力而言,北京政府不能向人民收取水费。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政府还是选择了提价,首先是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在各地水价不断上涨、对水价上涨原因众说纷纭的背景下,“提倡节约用水”的政府公开了水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形势来看,在水价低的背景下,水价的提高确实有利于公众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促进节约用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水价高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提高水价,对人们用水的影响会逐渐降低,对节水意识的推广也不再有太大影响。
但是,总的来说,水价调整更有利于资源价格和劳动价值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有效分配。对于像北京这样缺水的城市来说,相对较高的资源价格能够反映水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合理价值。此外,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如果中国低估了自己的水资源价值,也会造成国家资源的透支。
因此,提高资源的整体价值符合国家利益。目前,在国家发改委的努力下,水价、油价、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这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结构,促进节水型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事实上,近10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用水量一直在持续下降,这与中国水价和行业的调整密切相关。就北京而言,北京人均用水标准接近合理值,但仍有进一步节约的潜力。
此外,水价的提高也会加大自来水和再生水的差距。目前,我国污水的回收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中水利用的市场并没有扩大,因为自来水和中水的价差不大,人们不愿意使用中水。因此,虽然自来水价格的提高逐渐降低了实现少用水的效果,但仍会带动再生水的使用,客观上降低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水资源在全世界都是稀缺的,现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选择用价格杠杆来限制水的使用。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是国际趋势,将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政府补贴不愿意流向供水服务。政府补贴了整体有限资金的一大部分,用于投资那些能带来更多土地增殖效益的地方,如公共汽车和地铁。这是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普遍的“经营城市”理念的体现,这些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然而,政府对供水服务的补贴只能惠及民生,由于外部溢出效应,很难给政府带来额外的好处。因此,水服务常常被政府有意无意的补贴“遗忘”。
应该强调的是,虽然调整水资源价格有合理的理由,但人民的相应支付必须合理,供水服务质量必须稳步提高。因此,当水价达到一定程度的均衡时,当水价本身不能满足服务质量的要求时,无论是否有外部利益,都需要政府补贴。然而,弱势群体和难以支付账单的人需要在执行资源政策时优先考虑补贴。
(原标题是:再谈第二次水价:为什么政府补贴关心公共交通而忽视水价?(
相关链接:
符涛再谈水价——水价听证会的误区——符涛再谈水价三次:低质低价的失败变成水价——符涛再谈水价四次:如何有效抑制供水成本?
标题:水价二十讲之十六:政府补贴为何关照公交而忽略水价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43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中冶石家庄水务有限公司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