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中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近两成不达标
本篇文章1279字,读完约3分钟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立军27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的全国饮用水水源保护会议上透露,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的29项指标和地下水质量标准的23项指标的单因素评价,我国近五分之一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不达标,9000多万人受到过量水源的影响。2008年,环境保护部直接派出和处理了135起事故,其中46起涉及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在一些地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给污染项目提供土地的问题一直存在。”张立军说,环保部在检查中发现,该建设项目实际上是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某个地方。为了保住工程,这个地方实际上调整了保护区的范围,缩小了保护区的范围。到目前为止,一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排污口还没有被完全禁止。
张立军证实,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他说,根据环境保护部的要求,各级政府应定期宣传饮用水源的合规性,同时在饮用水源设立界牌和界桩,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人民饮水安全是环境安全的基础."这是张立君那天在会上说的话。张立军说:“过去,我不知道中国的饮用水源是什么。”自2006年以来,环境保护部用了近三年时间完成了对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基本环境条件的调查和评估。据他介绍,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完成了4002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基本环境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建立了31个饮用水源基本环境信息数据库,绘制了4000多幅饮用水源基本信息图。
2008年,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项整治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事后监督。共派出环保执法人员35万人,对466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检查,其中4512个已整改,占检查总数的97%,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845个排污口和违法建设项目被取缔和关闭。环境保护部直接高度处理的46起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事故也得到了妥善处理。
然而,即使有这样的监督,意外事件仍然频繁发生。张立军表示,近年来,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地区重金属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同时,我国仍有一些水源没有制定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除了个别省级环境监测站,如上海、辽宁和江苏,以及一些地级环境监测站,大多数监测站没有能力监测所有指标。”张立军表示,不仅如此,国家还缺乏专门的水源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价规范,饮用水安全保障条例的起草和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
张立军表示,各地要坚决取缔可能污染水源和保护区水体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活动。环境保护部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和上游地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重点防治重金属污染,全面排查高风险污染源。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和上游地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重点防治重金属污染,全面排查高风险污染源。
他说,环境保护部和国务院的八个部门将继续打击非法排污。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开放系统,让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张立军多次强调,他鼓励公众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
各地要逐步建立重要水源信息公开制度,地方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布辖区内重要水源的状况张立军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公众充分的知情权。
标题:环保部:中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近两成不达标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677.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