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中国人大拟立法确立环境补偿机制

中国人大拟立法确立环境补偿机制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4-09 17:31:46阅读:

本篇文章1753字,读完约4分钟

在昨天开幕的“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叶如堂说,中国生态恶化没有得到扭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生态保护缺乏合理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

会上有专家认为,国家生态功能区划和经济发展区划应该明确;建立一系列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叶如堂表示,生态补偿机制将在法制建设上取得突破。他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起草一部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旨在确认生态补偿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他还建议,在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正式颁布之前,中央政府可以先出台一些指导性文件来指导地方的生态补偿实践。(新京报记者郭小俊)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分为三个步骤

“在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必须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生态补偿的范围、对象、方式和补偿标准,增加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开展多渠道融资。”在24日开幕的国际生态补偿机制研讨会上,中国生态补偿的法制建设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

专家指出,考虑到法律引入的程序和生态补偿的迫切需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各部门、各地要及时总结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向全国人大及相关部门提出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建议;二是在修订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吸收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形成有利于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第三,建议中央政府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的指导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态补偿的总体战略。

据报道,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受益者免费拥有环境利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缺乏保护的经济激励,破坏者不承担破坏环境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对此,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表示,中国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经过5-10年的努力,力争形成功能齐全、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为期两天的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办,来自国内外60多个相关机构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人民日报记者吴)

国家环保总局官员支持京畿道的生态补偿

专家认为,两地之间的磋商机制不需要在国家层面上推广

昨天上午,参加“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的国家环保总局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勇博士告诉记者,京冀城市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的实践值得肯定。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治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从1995年到2004年,北京向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和滦平县提供了超过208万元的水资源保护资金,总额超过1800万元。北京市环保局还提供了320多万元支持丰宁和滦平建设环保设施。

对于北京和河北的这些做法,虽然国家还没有制定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而生态补偿机制是一个新生事物,并不是人人都清楚。任勇表示,北京对跨界河流流域的生态保护有着强烈的需求,并积极建立沟通协商机制。

任勇认为,在河北和北京的生态补偿方面,主要是通过双方的谈判来推动。没有必要在国家一级促进政策机制。中央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谈判和搭建平台。这也是世界上常见的做法。任勇说,“中央政府不能强行下多大的决心,搞起来很难,行政命令不容易操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新京报记者郭小俊)

生态恶化责任的“紧缩诅咒”将变得越来越紧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和5.8%。中国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各级政府将面临更严格的环境责任。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24日在北京召开的“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未完成任务、环境质量恶化和重大污染事件的责任人进行问责。此外,我国政府将更加重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中国40%的城市都处于中度或重度空气污染状态,酸雨地区的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酸雨频率超过40%的城市比例从2000年的52%上升到2005年的63.9%。(成都商报)

标题:中国人大拟立法确立环境补偿机制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119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