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北京市发布200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发布200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4-21 22:09:55阅读:

本篇文章6901字,读完约17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李正翔)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环境状况。根据国家公报的规定,北京今天正式向公众发布了2004年北京环境公报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发言人杜少中表示,在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指导下,北京完成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修编,生态环境保护被列为修编的重点内容之一 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全国妇联副主席黄庆宜在西城区出席“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暨绿色家庭现场示范会议启动仪式” 10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陪同下,参观了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世界500强”称号的大兴区刘敏英生态村 《2004年北京环境公报》共分16个部分:概述、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生态保护与建设、辐射环境、气候与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法制建设、工业污染防治、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访、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研究与监测、奥运环境建设 总结如下: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施。首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转变发展观念、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取得重大进展。首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总人口达到1492.7万人,比上年增长2.5% 全市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建设,首都环保产业稳步发展 受煤炭消耗大、机动车增长快、资源约束加剧、区域生态退化等因素影响,环境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大气环境2004年,实施了第十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郊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和公众参与、明确各区县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等四个方面共颁布了16项措施。 在将燃煤锅炉转换为清洁能源、提高新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强道路和建筑扬尘控制以及控制工业污染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4年,空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29天,占总天数的62.5%,比2003年增加了5天 城市地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environmental/きだ0/气体质量二级标准 据环境统计,该市的煤炭消耗量约为2800万吨;该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1万吨,烟尘排放量为7.1万吨 工业用煤2271万吨(含原煤775万吨),排放二氧化硫12.5万吨,烟尘2.9万吨,粉尘3.6万吨 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比前一年略有增加 环境质素在2004年,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0.055、0.071、2.2和0.149毫克 与2003年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分别下降了9.8%、1.4%和8.3%。受春季沙尘和秋冬季多雾天气影响,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增加了5.7% 城市郊区年平均降尘量为12.3吨/平方公里。月,比2003年高2.5%,超过参考限值(11.1吨/平方公里)。月)下降5.1% 夏季和秋季,全市臭氧浓度超标67天285小时。与2003年相比,超过标准的总天数增加了10天,臭氧浓度超过标准的每日小时数增加了30小时 年降水ph值为5.52,检测范围为4.01-7.67 酸雨全年发生7次,酸雨频率为16.7%,比上年有所增加 控制燃煤污染的措施和行动2004年,天然气使用量超过25亿立方米,供热面积增加到8800万平方米,各类电加热供热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全市改造20吨以下燃煤锅炉1037台,完成改造13000台。城市燃煤锅炉改造80%以上 郊区集中供热和燃煤锅炉改造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关部门加强联合执法,严格查处重点地区采暖期高硫煤、二氧化硫超标排放、改灶燃煤反弹、小煤炉污染等问题 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2004年,实施了重型汽油车和新型摩托车二级排放标准,颁布了地方汽车燃油质量标准 有关部门加强了在用车管理,加大了对夜间进京的卡车、外国车辆、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检查力度。全年共检查了57万辆汽车;200多条简易工况检测线已投入运行,5个欺诈性检测站点被禁止委托检测业务 全年淘汰(报废、注销、转出)旧机动车约12万辆,制定并实施旧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淘汰计划 公交线路和车辆继续增加,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取得进展 控制扬尘污染针对城市建设全面展开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运输车辆扬尘、露天焚烧垃圾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完善市尘办成员单位之间的部门协调、案件移送、联动检查制度,修订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一些没有反复改变的建筑工地被暂停进行整改 制定扬尘天气应对计划,进一步扩大城市道路清扫、冲刷和扬尘作业面积;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除雪作业 全市八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郊区城镇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环境保护投资2004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源控制、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三同时”工程投资、污染控制设施运行和环境容量建设达到1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3% 水环境2004年,饮用水水源保护、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继续得到加强 由于水资源持续短缺,地表水水质没有明显改善,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加 环境质量河流:2004年监测76条有水河流,23条河流达到相应功能水质标准要求,占实测河流长度的45.2%,比2003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余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水体中,超标河段长度分别占相应功能河段长度的26.8%、29.6%、89.0%和100% 在五大水系中,潮白河达到了所有标准 与2003年相比,大清河系统的河段长度增加了17.1个百分点,济云河系统保持稳定,永定河系统和北运河系统的河段长度分别减少了32.3个百分点和7.0个百分点 河流污染类型仍为有机污染类型,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其次为阴离子洗涤剂、挥发酚和石油类 2004年水库和湖泊水质相对稳定 全年监测19座水库,其中12座达到水质标准,标准库容占实测库容的67.2%,与去年持平 主要地表饮用水源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水质符合二类水体水质标准 官厅水库目前水质仍为四类,氨氮和总氮年平均值明显高于2003年 对20个湖泊进行了监测,其中一个湖泊水质达标,达到标准的湖泊容量占总实测容量的35.2% 水库和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其次是总磷和总氮 2004年,城市郊区城市污水日平均排放量为217.71万吨,与2003年持平 其中,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46.46万吨,占67.3%;工业废水量68.7万吨,占31.5%;25500吨冷却水,占1.2% 城市郊区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58%,比2003年提高2个百分点 远郊城关镇(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加工能力达到46.9万吨 【环境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将环境保护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6项精简为11项 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程序,重新划分市和区(县)两级环保部门的审批权限,全面推行“全程代理制度” 首次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会在22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电磁辐射问题上举行 颁布实施《冶金、建材等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油标准》 开展了“整治非法排污企业”和“检查放射源安抚民众”的专项行动。全市立案查处187起环境违法案件,依法取缔、关闭或整改14家公众反应强烈、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收集和储存一批废放射源 工业废水2004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26亿吨,比上年下降6.1% 工业废水回用量为62.05亿吨,回用率为93.0%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为1.24亿吨,排放标准率为98.6% 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在2004年有所增加。与2003年底相比,平原地区平均水位平均下降了0.71米,只有通州、房山、门头沟和密云的地下水位略有上升 与2003年相比,地下水质量基本稳定,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溶解固体和总硬度 远郊地下水水质明显优于郊区,深层承压水水质优于潜水 [工业污染防治] 28家重点工业企业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启动了治理工程 对冶金、建材、电力行业的污染排放进行专项检查 加强工业开发区环境管理,制定工业开发区(园区)资源环境指标体系 该办法与水源保护相关部门合作,严格监管密云、怀柔水库及其上游水质,调查3号、4号水源厂保护区污染源,初步划定郊区主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完善。卢沟桥污水处理厂和清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经完成,规划在城郊的14个污水处理厂中,有8个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 平谷、门头沟、通州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成,远郊城关镇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三分之一的中心城镇也建造了污水处理厂 完成凉水河等40公里河道管理任务 为了增加节水,已经进行了节水努力。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增加1.3万公顷,完成51项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措施,鼓励家庭安装节水器具,全年节水1.2亿立方米 再次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和洗车、洗浴等特殊用水的价格 2亿立方米的再生水将用于工业、农业和市政杂项用途。 声环境2004年,声环境质量与前一年基本持平 改善城市路网、取消五环路收费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 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然受到群众的强烈反映 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2004年,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8分贝,其中市区为54.2分贝,郊区为53.7分贝 偏远郊区县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4分贝 道路交通噪声2004年,在城市建成区监测了293个主要交通路段,总长596.1公里。道路平均交通量为5654辆/小时,比2003年下降3%,平均交通噪音为69.6分贝 其中,市区68.1分贝和郊区70.3分贝与2003年基本持平 郊区县建成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1分贝 各项措施和行动完成了城市建成区噪声功能区划的调整,首都机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50多个社区建立了“安静住宅区”。高考期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检查 积极控制道路交通噪声,完成西四环丰台北段和北四环惠新东街段噪声敏感点的隔声降噪工程 根据2004年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环境统计,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为1303万吨,其中排放量为99100吨,综合利用量为97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3.7% 2004年,生活垃圾的清运、处理和处置力度加大,城市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8%,远郊和县城达到33.3% 方山东南召垃圾填埋场、半壁店垃圾填埋场、怀柔综合利用厂和延庆张晓佳垃圾填埋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 垃圾收集在260个住宅区和建筑中进行 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对161个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和处理单位进行检查 《北京市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大兴南宫医疗废物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运行,朝阳高安屯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已经开工建设 [环境宣传教育]组织12场环境新闻发布会 首都报刊开展了“北京绿风”、“蓝天227行动”、“汽车与环境保护”等丰富多彩的专栏宣传 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已经发表了近1000篇文章,其中95%涉及大气 组织编写以“生态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环境保护宣传参考资料,发行《呼唤蓝天》、《环境与健康》等5个系列的10万份环境科学小册子 继续创建绿色学校 主办首届“自然与生命时刻”环保摄影比赛和“蓝天行动首次公众参与”有奖知识问答比赛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组织了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实地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启动了五个示范保护区工程建设和房山区普瓦区、顺义区韩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全市有18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7% 【环境信访】2004年,环保部门共收到12817封群众来信和1378次来访,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空气污染7031例(49.5%),噪音污染6000例(42.3%),水污染437例(3.1%),固体废物污染99例(0.7%),其他628例(4.4%) 年内,完成了12,523封信件和电话,完成了1,091批访问,完成率分别为97.7%和79.2% 生态建设完成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工作 三个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取得进展,绿化隔离带新增绿化面积3173公顷,其中城市绿化隔离带完成533公顷;平原新增绿化面积2680公顷,其中“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增加绿化167公顷;山区人工造林21133公顷,其中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9333公顷;播种草和覆盖3333公顷的沙子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5%,比2003年提高2个百分点 修订了城市绿化隔离带、绿色通道和生态村的土地占用补偿和绿地维护标准,建立了山地生态林补偿机制 继续开展永定河、潮白河砂石坑生态修复工程 关闭并禁止149家粘土砖厂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广泛开展与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往来、技术交流、商务谈判等 成功举办“2004北京国际环境研讨会”和“环境行政许可听证国际研讨会” 与意大利环境和土地部的合作项目协议金额超过2700万欧元,并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 全国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进展。密云县通过了国家验收,怀柔区和大兴区完成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朝阳区和丰台区被列入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北京市郊区县有14个乡镇和50个村庄被评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其中4个乡镇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首次对30个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进行了评价 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120个,达到800个,60%以上的生产单位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 全市有235个绿色安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来自15个大型养猪场的粪便已经得到处理 季节性裸地基本实现了“无茬免耕”,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49333公顷,完成农田生物覆盖6667公顷 延庆县继续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首次对30个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进行了评价 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120个,共计800个 【环境研究与监测】开展“北京空燃气质量达标战略研究”、“空燃气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西南地区区域环境状况评价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 施工现场和道路降尘评价系统的研究进展顺利,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自动监控系统开始建设 辐射环境2004年,电离辐射环境和电磁辐射环境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加强放射源的环境管理,对全市涉源单位进行申报登记和现场检查,对不具备安全临时贮存条件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放射性废物和放射源进行强制收集和贮存 由于移动通信基站的扩大和扩展以及高压输电和改造,电磁辐射源的数量与2003年相比有所增加 气候和自然灾害有高温,降水稍少,全年日照时数接近正常 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9℃,比正常高1.0℃,冬季比正常高2.3℃ 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5.2毫米,比年平均降水量低5%,比上年高110.3毫米 全年扬沙6天,浮尘1天,大风12天,明显多于2003年 2004年8月27日,刮起了大风,这是我市气象记录中的第一次 2004年,有10次大雾,141次轻雾,53个烟日和19个霾日 【奥运环境建设】2004年,BOCOG制定了《BOCOG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编制了《BOCOG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发布了《奥运改扩建项目环境保护指南》、《奥运临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指南》、《北京奥运酒店服务环境保护指南》等。,以便将环境保护纳入奥林匹克管理和建设。 同时,在“绿色奥运”宣传、义务植树、网站报道、国际交流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公众参与2004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很高,参与的形式更加多样 除了继续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活动外,社会监督的作用明显增强 雇用了630名特别空气污染监督员;环境保护部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组织了一次“少吸烟,多健康”的公开获奖报道活动,报道了10000多个案例,有1000多人参加 政府环保网站进行了改版,增加了7个版块44个栏目,增加了“政务公开”和“与公民互动”的内容,半年点击率达到50多万次 市环保教育中心建立的“环保公共网络”已开通22个功能板块和97个栏目,年点击率达70万次 12月17日,BOCOG环境活动部、市科委、市环保局、市科协、北京市环境保护基金会在原北京绿色行动宣传小组的基础上,联合发起成立了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传小组,将“绿色奥运”的理念发扬光大,把公众的生态文明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广播网)

标题:北京市发布200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3226.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