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荐读
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E20在地球日的海报上写道:“把生态环境当成生命,为明天做好每一件小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生态文明的实践中,许多工作看似“小事”,但实际上它们关系到人民的福祉,人民的利益不是小事,所以“小事”实际上并不小。近日,在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e20研究所所长符涛的带领下,e20研究团队将重点关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小事”,如“两山经济”、“河流水系”、“流域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工业绿色控制”、“环境技术产业化”以及环保产业ppp等。一系列的书籍陆续出版,恰逢世界阅读日。让我们谈谈这本书的最初意图和逻辑,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理论工具。如果你关心身边发生的这些“小事”,我相信这套书会给你带来系统性的收获。
“两山经济”|系列核心经济学理论
在生态文明下,要想摆脱传统的工业文明思维,经济理论也需要创新。摆脱经济人的自私假设,重新思考供给形式,拓宽价值核算的视野和范围,透视价值,找到能够激活社会经济循环的价值奇点,这就是“两山经济”的核心理论——四大价值规律的由来。“两山经济”是一种理论创新,但也是一种实践创新。实践思维来源于e20研究院近年来对“两山理论”实施情况的调查和探索,核心价值理论更多来源于对环境产业发展过程的总结。因此,理解《环境工业导论》成为阅读本书的一个关键环节。
环境产业介绍|环境产业的过去和未来简史
环境工业的诞生是因为污染控制。作为城市公共服务和产业体系的附属产业,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步履蹒跚,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新要求。环境服务只有匹配才是最好的,只有充分了解来源,明确判断方式,才能达到最佳匹配。因此,e20研究团队在本书中系统地展示了环境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给环境产业一个清晰的定义和定位,并给行业以启示。
《人们的看法》“|该系列中唯一的短片集
“理解”、“通过”和“实现它”。这三个简单的词也是实践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步骤。阅读是前提,它是在生态文明的大逻辑下彻底理解改革的初衷,阐明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理解改革本身的意义;突破是关键,要结合各板块的特点,明确其新定位,在新体制下与各方合作;它从根本上说是实用的,只有在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中实施,接地气体才能取得效果。
《人民感知》是围绕“理解”十九大精神的一个实践案例讨论和阐释。因此,“如何学习、理解和实践”成为《人民感知》的第一篇文章,也成为从上到下的系统分析,关注人民的利益。
“发展的境界”| 2.0时代生态文明下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率先发布了《中国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家方案》,并在“十三五”期间明确建立了10个示范区。届时,e20研究团队将在太原示范区开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前仍处于阅读、理解和实践三个阶段。E20研究团队以“两山经济”理论为指导,从上到下对太原及更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
“垃圾分类不简单”“|是城市垃圾分类模式的“定位”
目前,垃圾分类进展迅速。如果我们不能清楚地理解生态文明下垃圾分类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很容易因循守旧,因循守旧。在本书中,你将了解生态文明下的垃圾分类,了解系统性和匹配性两个原则,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全面了解,了解自己的特点,从而因地制宜地给予适当的定位。让每个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下找到最佳匹配的城市垃圾分类模型。
“解码河长制,实践河长制”“|不要“命名”河长制,系统地保护河流
河长制拥有较完整的顶层机制构建,新的改革,如果不能跳脱原有体制束缚,不能以生态文明新逻辑出发,就难以落实。e20研究团队在实践调研中发现,河长制仍然处于没有“弄通”的阶段,很多实践急于求成。因此,此书的初心就是在生态文明系统思维下,一次“弄通”河长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的尝试。
标题:世界读书日荐读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181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