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江西:2022年计划新增绿色工厂30家

江西:2022年计划新增绿色工厂30家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8-30 08:16:02阅读:

本篇文章3082字,读完约8分钟

近日,江西省建设工业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提升江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规划提出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一批具有明显技术和市场优势的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到2022年,将新增8个绿色园区、30个绿色工厂、5个绿色产品和1个绿色供应链企业。

为进一步实施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公告全文如下:

关于印发《江西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赣省发[2020]33号

各区、市、省直接管理试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赣江新区经济发展局:

现在,《江西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已经出台。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27日

(这篇文章被积极披露)

江西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为进一步实施工业强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创新促发展战略, 以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目标、问题和需求导向。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集资金链,整合人才链,优化政策链,注重政策机制和创新要素优化供给,以新技术体系推动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创新生态建设,支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江西“示范争创第一”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全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5%;创新活动有效开展,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达到新水平。具有R&D活动的企业和具有R&D机构的企业的比例显著增加,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了大中型企业的全覆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0万件和6万件。创新成果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超过20%;支持和引导产业发展升级的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40%和25%。

第三,关键任务

(1)加快创新型企业的培育

加快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努力推动企业从“我要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使其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资、活动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1.加大R&D企业投资力度。深入实施增加社会R&D投资行动,充分发挥省级科技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实施企业R&D费用税前扣除、R&D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将减税、减费分红投入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

2.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专注于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质量品牌、知识产权、标准化等。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我们聘请国内知名技术支持机构实施了一系列省级和区域性专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帮助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建立创新体系,确定创新路径,解决创新问题。到2022年,新实施15项以上专项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覆盖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培训R&D企业人员1万余人。

3.全面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开展提高企业创新管理质量和效率专项活动,推进“送管理入园”和“参观管理”活动,挖掘推广一批管理创新典型经验,推广精益生产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到2022年,将新增100多家管理创新示范企业。

4.发挥创新的示范效应。聚焦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个人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到2022年,全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已超过15家,新增一批创新型省级专业和特殊中小企业、国家和省级制造业个人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2)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以国家平台建设为牵引,推动规模以上企业独立或联合组建R&D机构,逐点推进企业、区域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国家平台为龙头、省级平台为骨干、市级平台为支撑的三级创新平台体系。

1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根据R&D人才标准、R&D资金标准、R&D条件标准、R&D方向标准和R&D项目标准,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设或搭建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企业R&D机构的水平、规模和能力。全面推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和认定,优化升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后备梯队。到2022年,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将超过1000个,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将基本覆盖全省大中型制造企业。

2.推进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按照“一个生产,一个医院”的原则,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培育和建设,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到2022年,全省工业技术研究所将超过20个,基本覆盖我省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

3.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增加R&D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转移和扩散以及首次商业化为目标,加快培育和建设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领重点产业和领域创新能力提升。到2022年,全省省级制造创新中心总数将超过5个,力争1-2个提升到全国水平。

4.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省-市-开发区”三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开发区为载体,聚集各类服务机构,加快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培育和建设,打造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试验验证、检验、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和大数据等全方位技术支持。完善“1+10+22”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培育和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打造功能性全行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孵化链。到2022年,建成两个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新增20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公共服务平台将全面覆盖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将全面覆盖各区市,进一步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和文献资源向企业开放和共享。

5.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实施“一产一校”,推进产业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发挥工业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协同平台作用,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协同)联盟对接,引导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到2022年,全省重点产业将基本建立产业联盟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北航江西研究院、中科院江西育种中心等新型协作平台发挥协同创新作用。

(3)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

围绕夯实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基础,加强产业协同创新,适度超前部署基础领域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努力实现核心技术、基础工艺、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基础材料的自主控制。

1.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以产业链创新升级为重点,发布实施我省关键共性产业技术发展指南,针对行业重大创新需求和瓶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突破一批关键共性产业技术。到2022年,全省已实施20多项关键产业共性技术,突破了产业创新中的一系列不足和困难,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2.实施工业基地再造工程。编制出版工业发展重点方向和领域目录,支持一批工业基础改造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强基工程,加快实施第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第一批关键新材料和第一版软件,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部件)和重要基础材料的自主控制。

3.巩固工业技术基础。充分发挥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的平台作用,整合企业、研究所、高校、用户和第三方机构的力量,突破工业质量控制中的若干技术难点。指导企业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实施企业标准领导体系,标杆国内外先进标准,努力形成一批铜、稀土、钨、硅、家具等优势行业的“江西制造”集团、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推进品牌建设战略,实施消费品行业“三产”专项行动,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建设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打造具有江西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实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推进知识产权在工业企业的试点应用,增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到2022年,将有5个以上的国家“质量基准”和2个以上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估实验室。

(4)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完善转移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不断培育和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和产业发展的“一站式”转移转化。

1.推进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以我省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为重点,按照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和团队“五位一体”布局,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市场需求、产业化前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重点产业升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行业优秀、强势骨干企业,加快重点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

2.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依托江西省新产品试制计划,加强后续调研,加大对全省优秀新产品的表彰和奖励力度,推动企业将最新技术、工艺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资源利用充分的新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到2022年,江西省已有1000多种新产品问世,500多种新产品被接受,这将带动新增销售收入2000亿元,利税300多亿元。

3.推动数字经济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实施《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大力实施《江西省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03专项”成果转化和5g商业化,推动虚拟现实、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加快虚拟现实/ar、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支持各地瞄准新经济领域,引进一批“新、优、特”项目,拓展数字经济的新空空间;推动国内优秀信息化和互联网企业登陆一批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4.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与省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办好国际产学研合作大会(南昌)、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等重大平台,畅通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和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成果供求对接机制。支持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构建特色鲜明、服务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与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战略合作,举办世界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区块链会议(论坛)等重大活动,吸引外资、吸引人才,促进江西国内外创新成果转化。

(5)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利用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分类扶持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示范企业,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促进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产品迭代。

1.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突破一批关键短板设备,推广使用智能设备和工业软件,推广5g、ai、vr等新兴技术,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行业数控率和智能化水平。到2022年,突破100多套首批重大技术装备,培育5-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建成20个智能制造领域的R&D和创新服务综合体。关键领域生产设备的数控化率将达到55%以上,数字R&D和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将达到75%以上。全省智能设备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600亿元。

2.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培育工业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和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作用,引导企业实施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绿色转型,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一批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明显的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到2022年,将新增8个绿色园区、30个绿色工厂、5个绿色产品和1个绿色供应链企业。

3.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实施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面向服务的制造模式,如生命周期管理、定制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依托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共享制造产能对接、协同生产、共享工厂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加强重点行业整合应用,推广一批设计成果,培育100家示范企业和50多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提升“江西制造”形象和附加值。

4.深化两个产业的融合。实施两次产业融合推进行动,组织企业落实管理制度标准,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培育多种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所有企业实施云计划,并为企业云构建升级版本和一批基准。到2022年,将有3万家新型企业、150多家示范企业和5个工业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示范园区,工业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增速将保持全国前列。

(6)加快创新和创业

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培育创新创业群体,加快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推动大众创业创新蓬勃发展。

1 .推进“双创新”载体建设。推进赣州中国罕见金谷、中国(南昌)中医药科技创新城等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平台建设,探索支持创新和R&D飞地建设,加快培育和建设国家和省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落实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政策,进一步提升创业创新孵化和服务功能,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2.加快“双创新”项目孵化。举办“制造商中国”江西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建立完整的服务链,引进一批“双创新”项目。推动创新券的实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创新创业型企业和团队提供优质服务,改造和孵化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招商引资相结合,转化一批创新成果项目。

3.完善“双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R&D创新、技术验证和产业化服务。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和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

四.保障措施

(a)加强组织领导。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从整体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监测分析、评估评价、绩效评价、监督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体系。加强化工信息、发展改革、科技、教育、金融、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人类社会、金融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项目、资金、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形成合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完善政策保障。统筹安排省级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运用补贴、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技术创新。实施鼓励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回报,加快形成公平包容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3)引进创新人才。编制产业人才计划,推动相关优势产业引进特殊人才政策,加快产业人才建设。利用好省级“双千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创业人才和团队。完善江西创业大学创业培训体系,做好“1+11”省市级创业大学的建设和运行,依托创业大学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和集中挂牌培训辅导。组织开展校企人才对接活动。建立和完善优秀企业家人才库,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和精湛工艺,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创新型企业家。

(4)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推进“配送服务”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负放权,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和评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和创业活力。支持企业探索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促进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加强重大成果、典型人物和企业宣传,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估力度,探索建立创新发展的容错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评价体系。


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于2020年4月28日


标题:江西:2022年计划新增绿色工厂30家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310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