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农投资:钱从哪里来 投向哪里去
本篇文章2364字,读完约6分钟
中央一号文件(详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勾画了2020年农业和农村投资的路线图,将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规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此同时,对交通、供水、电网和光纤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资将继续增加。
年底和年初,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短板的投资项目库建设加快推进。《经济信息日报》记者了解到,这些项目主要涵盖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科技人才支持、农村建设等。业内人士指出,在抗疫情形势下,新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资空间,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将加快。
在投资项目的巨大需求下,资金从何而来?据悉,除了财政支出倾向外,下一步将加大财政投融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多渠道“输血”。
做好现代农业设施投资“第一步”
现代农业设施投资是农业和农村投资的“第一步”,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
“自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本身的影响,农业投资有所下降。这种情况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有效扩大农业和农村投资作出了相应安排。”中央农业办公室主任兼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部长韩长福说。
在许多投资领域,现代农业设施的建设一直受到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前规划实施一批重大现代农业投资项目,支持项目提前落地,有效扩大农业投资。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抓紧启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优质发展的重要支撑。权威专家指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每1-2级耕地质量,平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20%,平均亩产粮食增加100公斤。
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不足,启动了农产品冷藏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中央预算投资支持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建设分拣包装、冷藏保鲜、储运、初级加工等设施。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对生鲜产品储存和冷链运输的需求正在上升。未来,农产品冷链物流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农业和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能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智能农业的转变。许多龙头企业都瞄准了智能农业的方向,努力建设数字农业生态系统。例如,京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能力,创造了育种检测机器人、饲养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生产,为数字农牧业的降本增效和结构转型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能。
关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
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足的最直观表现。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几个重点领域,以补不足。
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明确规划道路建设和改造、电网升级、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如何延伸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的不足,中央一号文件也有系统部署,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分步骤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开展农村黑臭水整治,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改造升级村卫生室,基本完成大型农家肥处理设施建设。
“从城乡发展不平衡来看,在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人居环境和城市方面仍存在许多差距。要继续加大相关投入,这也是农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
记者从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了解到,下一步将是规划和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围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科技人才支持和农村建设五大项目包,建立覆盖面广、体系完整、分类到位、长短结合的项目库。各级农业和农村部门将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和项目示范储备,并尽快推进项目库建设的实施。
多渠道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新一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资是巨大的。钱从哪里来?据悉,除了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倾向外,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吸引社会力量、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多渠道“输血”到农业和农村地区。
韩长福指出,要优化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表示:“让工商资本流向农村,注入新的资源,重新配置整个农业生产资源,这样至少可以提高10%到15%的生产效率。”
许多地方都在努力挖掘工商业资本的潜力。山东提出了一个农村振兴项目,每年实际新增工商资本投资超过1亿元,按实际新增投资的1%给予奖励。山东省潍坊市将重点引进一批产业水平高、技术水平强、发展模式新、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优质项目,为88个在建项目提供配套服务,总投资140亿元。这一年,流向农村的工商资本将力争超过60亿元。
这个广阔的领域已经成为投资和发展的热点,吸引着投资者。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投资10亿元的恒康源茶业旅游保健中心项目已经启动,投资50亿元的紫薇谷文化旅游保健综合体项目正在全面展开。投资100亿美元的“一江四区十里画廊”项目已完成近30亿元,其中公共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预计到2022年,综合产值将达到200多亿元。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祁镇表示,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投资规模巨大,政府应该成为充分调动各企业和农民积极性的主要渠道。
“要加大农业农村投融资金融支持力度。”韩长赋表示,要做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推动温室大棚、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针对县域农户、中小企业等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
标题:2020三农投资:钱从哪里来 投向哪里去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3935.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