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468余吨
本篇文章1563字,读完约4分钟
1月20日至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12个城市的28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正常运行,共安全处置医疗废物468.950吨。
医疗废物处置场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疗废物环境管理的主战场。内蒙古生态环境厅明确了主要责任,完善了防控措施,防止了二次传播。2月2日,全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为114.16吨/日,实际收集量为33.747吨,集中处置量为30.805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运行负荷率为26.98%。通过其他方式处置的医疗废物量为2.977吨。
疫情是一种秩序,防控是一种责任。自疫情爆发以来,内蒙古生态环境厅反应迅速,落实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和最严格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了党中央、国务院、党委和自治区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提高了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开展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组织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废物的环境管理工作,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战做出贡献,确保所有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据了解,内蒙古生态环境厅会同卫生、交通、公安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加强调度协调,突出医疗废物收集和安全处置重点,全力加强监管,引导、支持和督促各联盟城市做好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作,严格做好肺炎疫情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置工作。要求各盟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肺炎疫情下医疗废物的环境管理,检查辖区内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收集、运输和处置的规范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定和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各盟市确诊病例所在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专业包装,专人监管,专车运输,经内蒙古生态环境厅登记确认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在当天安全处置。
目前,各盟市都开展了医疗废物管理检查,并实施了日常检查和日常报告制度。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管理流行性医疗废物,及时收集,双层包装,分类存放,醒目标识,做好记录,规范污水处理、处置和消毒操作,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环境监管,每日调度处置单位收集、贮存和处置医疗废物,加大对处置设施运行的检查力度,确保处置设施稳定运行;建立医疗废物工作联系和信息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联络工作,严格执行“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在疫情发生地区,内蒙古生态环境厅要求在收集、运输和处置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穿戴一次性防护服、口罩、帽子和手套。医疗废物处理后,应由医院专人进行首次消毒,并按要求进行包装,然后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专人收集。车辆应每次消毒,不得与其他医疗废物混合或运输。在未发生肺炎的地区,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调查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废物的产生、转运设施和处置设施的容量和分布情况,进行情况分析和判断,做好应对准备。
这是无数生态环保人士在这种疫情下执法监督的缩影——放弃休假,随时值班,本着环保“铁军”的精神,严格检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确保所有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对呼和浩特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和赛罕区医院的医疗废物产生和处置情况进行了现场监督。
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局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进行专项检查。
乌兰察布市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管理,强化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协调,完善医疗废物联合防控工作机制,形成防止疫情蔓延的合力。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第一现场检查组会同东胜区、康巴什区生态环境科对康巴什科、东胜科、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心医院新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了现场检查。
兴安盟生态环境局环保检查员对兴安盟奇峰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专题:战争流行病,我们与武汉同在
标题: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468余吨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405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