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供水人】 有味道的营商环境,了解一下?

【供水人】 有味道的营商环境,了解一下?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9-02 04:20:02阅读:

本篇文章2267字,读完约6分钟

简介:自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优化经营环境的步伐逐步加快,力度不断加大。供水作为最贴近民生的公共服务,在优化商业环境建设的要求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恐怕只有业内人士对这个过程中的起起落落有着深刻的理解。2019年10月30日,主题为“帮助优化商业环境,系统改善供水服务”的沙龙在长沙举行(相关阅读→收集|聚焦“取水”,30家水务公司探索持续优化商业环境的方向)。笔者结合对这一课题的讨论和思考,撰写本文,希望从一个更加全面、深入和客观的角度,揭示供水行业在优化经营环境方面的成就、困惑、挑战和经验,以帮助政府和公众形成正确的认识。

简化报告流程并缩短链接时间

甜味指数:★ ★ ★

当供水商谈到商业环境时,他们的第一反应肯定与“用水安装”有关。事实上,这源于世界银行多年来在《商业环境报告》中对商业便利的高要求。当一个市场实体开办一个企业时,它必须是连接水和电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加快“取水”成为优化供水行业经营环境的主要表现。地方供水企业从提高用户获取意识入手,通过不断努力,在“丰富渠道、精简流程、减少环节、缩短时间”四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随着“互联网+在线服务”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还是杭州、南京、成都、长沙、武汉等新兴一线城市,水务申请渠道都在逐步丰富和完善,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在营业厅、客服热线、微信公众账户、官方网站或政务中心窗口申请。各种水应用服务可以达到“最大运行一次”甚至“零”(相关阅读→直达北方、广州、深圳和杭州,水的接入如何优化商业环境?(

通常情况下,各地的用水和安装流程由原来的7或8个节点简化为3个节点:申请验收→方案确认→用水验收。就申请材料而言,许多城市已经从过去要求的10多项变为现在的2-3项,如身份证明和供水证明(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房产证等)。)。处理时间也从过去的30-50个工作日缩短到2-9个工作日,效率大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加速“取水”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达到极限。当申请过程被压缩到几乎没有空时,当验收和结算所消耗的时间用“小时”而不是“天”来衡量时,“取水”应该去哪里?

供水企业只是“齿轮上的一个环节”

苦甜味指数:★★☆973

为满足评估要求,部分地区成功减少申报时间的策略是将耗时环节(如设计和施工)排除在承诺时间范围之外,仅涵盖供水企业在承诺时限内可以控制的用户申请、方案制定和供水验收环节。乍一看,用户非常高兴,但当他们仔细看时,他们感觉像“换汤不换药”。

事实上,供水企业“有困难”。一些复杂的供水外部线路工程将占用道路,挖掘道路,砍伐树木,并影响交通。因此,施工前必须报规划、交通、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批准和备案。正是这种多部门的行政审批导致了漫长而耗时的复杂供水过程。

正如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作伙伴、e20商学院院长王立章所说,优化商业环境将从企业转变为政府。加快“用水权”改革离不开上级政府的全面控制、协调和优化,仅靠供水企业的努力难以取得更大意义上的突破。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率先尝试,积极帮助,探索政务平台的全流程整合,将以往部门的串联处理改为并联处理,大大提高了整体效率。以武汉市为例,改革前的流程是:业务受理→规划部门→城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园林部门;改革后,改为:业务受理→规划部门→{城市管理、交通控制和园林并行}。又如,今年5月,广州市会同7个部门发布了《广州市水煤气外线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实施细则(试行)》,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应的行政许可审批。处理过程简单、清晰、高效。市(区)政务中心统一接收文件,由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林业景观部门、水务部门同步并行共享审批。政务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统一发文。

此外,北京、广州等地从政府层面进一步出台了优化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措施,为建设单位提供“非诱导”服务。很明显,对于符合目标条件的简单、低风险的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在办理项目建设规划许可时,可以联合组织用水申请和安装业务,并通过政务平台将相关信息推至供水企业。施工单位无需另行办理用水和安装,工程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用水安装。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商业环境就像一个齿轮组,供水企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系统必须整体运行,以促进商业环境的根本改善。

小口径外墙工程是“零成本”,谁来支付费用?

苦与苦指数:★ ★ ★ ☆。

为了充分展示更贴心、更省心的供水服务,许多供水企业免费向用户提供小口径、短距离的室外工程,所有的设计和施工费用都由供水企业承担。

如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直径不超过dn50,长度不超过200米的外部管道工程的取水业务由公司全额出资并负责建设,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取水成本。另一个例子是武汉水务集团,该集团为中小型企业减免了供水管道dn100及以下新项目的供水工程建设费用,并负责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

虽然用户在供水报告和安装业务中感觉舒适并节省了资金,但这些成本无疑会转嫁给供水企业。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可能会加重供水企业的经营负担。如果水价机制不理顺,成本无法消化,将给供水企业带来很多麻烦,甚至影响全市优质供水。

此外,“优化商业环境”的异化被理解为简单的“降低水价”,这也是值得警惕的。(相关阅读→优化经营环境的再思考|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暂时降低部分水价)

用户免费报装原本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但在实施过程中,整个体系所涉及到的各种机制还不够健全,容易引起蝴蝶效应,带来其他的关联风险。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保障公用事业企业的利益。

标题:【供水人】 有味道的营商环境,了解一下?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463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