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环境技术段士伦:“成都模式”开创中国污水提标扩容改造技术先河
本篇文章1436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污水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满足了升级扩容的需求。然而,如何突破项目中“投资大、维护运营成本高、占地大”的难题,业内人士一直在探索。在“2019(第11届)上海水热点论坛”上,中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第二事业部总经理段从技术角度分享了“mbr工艺”在城市污水厂改扩建工程中的一些探索和成功实践。
段世伦
中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环境科技”)是中信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中信集团于2004年在新加坡主板上市;2015年,中信集团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2016年,被称为“中投二号”的中央企业中国国鑫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中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信环保科技不断拓展环保产业领域,在“膜制造”、“水处理”、“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流域管理”等五大领域形成了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中信环保技术“mp-mbr工艺”的五大特点
段介绍,中信环保科技mp-mbr缩短和简化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膜组件和控制系统替代传统工艺的沉淀池、混凝池、沉淀池和滤池,处理效果优于传统深度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与传统生化和深度处理技术的比较
mp-mbr工艺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出水水质高。在膜富集条件下,污泥浓度可达到传统工艺的两倍以上,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果良好。
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膜的致密结构起到了“固液分离”的作用,消化细菌可以在生物池中积累,对去除氨氮有很好的效果。在膜分离的基础上,实现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根据水质和水量的变化,人工控制污泥浓度和容积负荷,保证出水水质稳定。
3.工艺流程短,建构筑物少,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加工能力易于扩大。与传统工艺相比,mp-mbr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节约土地资源。
4.剩余污泥减少。
5.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控制。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在短短十年间,我国mbr的应用呈现出跨越式增长的趋势,处理规模从2007年的不足50万m/d增加到2017年的1200万m/d。截至2018年底,我国投入运行的mbr系统累计处理能力已超过1400万m3/d。
膜生物反应器在中国的应用呈现跨越式增长趋势
用膜生物反应器创造“成都模式”
段介绍说,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扩建的常规方案是异地新建和原址改造,但异地新建存在投资大、维护运营成本高、占地大的困难,且有可能在几年后再次搬迁。Mbr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不停产和不占用新土地的情况下,将处理能力提高一倍,并提高标准。
段以中信环保科技在成都承接的一个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介绍了利用中信环保科技的mp-mbr技术现场实施升级扩容项目的情况。
成都某污水处理厂规划
项目污水处理厂原规模为10万m3/d,于2004年投产。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曝气沉砂池+改良aao+沉淀池+紫外线消毒。从位置上看,污水处理厂三面环水,位于没有扩建条件的狭窄区域。
根据项目要求,到2016年,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需要从10万m3/d提高到20万m3/d,出水达到准四级。项目改造方案的重点是提高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和污水厂的出水水质;困难在于“一方面,污水处理厂不能使用新的土地,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期间,必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案例工程元素
段介绍说,由于没有征地,用传统技术无法实现扩能,必须挖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潜力。根据工程要求,中信环保科技提出了“mp-mbr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标题:中信环境技术段士伦:“成都模式”开创中国污水提标扩容改造技术先河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526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