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攻坚,为了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防治纪实

攻坚,为了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防治纪实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9-05 12:14:02阅读:

本篇文章2394字,读完约6分钟

2月2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实施与污染作斗争的决议的专题报告。

在压力叠加和负荷承载的关键时期,如何打好污染防治之战,已经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常委会成员普遍认为,治理污染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与此同时,这场运动仍然面临多重挑战,如果稍有放松,它可能会重复,因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际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小康生活,为了子孙后代的蓝天、碧水、净土,防治污染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重选择问题:生态家庭单薄,工业化任务繁重。在发展和污染中,我们承受的环境枷锁越来越重

宁夏石嘴山市星海湖及其周边水系贯穿市区(2018年7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王鹏照片

六个多月前的一天,山西省临汾市市长刘予强再次坐在生态环境部的采访席上。

一年中,临汾市六个国家控制的空燃气自动监测站受到人为干扰近100次,造成监测数据严重失真53次。时任市环保局局长的张文卿被判入狱。

两年前,刘予强曾因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接受采访。

临汾有多脏?

Pm2.5多次打破记录!二氧化硫很多次从图表上消失了!空的燃气质量在中国169个重点城市中的最后几个城市徘徊了很长时间,临汾人一年到头都戴着“灰色锅盖”。

20多年前,临汾人以自己的家乡是“黄土高原上的花果之城”而自豪。然而,它因煤而繁荣,因煤而受困——近90%的工业经济是煤、焦炭、冶金和电力,而“煤”这个词围绕着原材料、能源和工业。

临汾的困境是魏奋平原的困境,也深刻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困境。

2013年新年刚过,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和空其他地方的空气质量数据就已经出炉。

那一周,从京津冀到长江三角洲,雾霾占据了上空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那个月里,烟雾连续四次出现。大规模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关闭,中小学停课,工厂限制生产并停止生产,口罩和空气体净化器缺货。

那一年,中国东部的平均霾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的,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掉进了“霾的十面”。

心肺疾病,疾病在天,根在地。

只有当我们回到历史的深处,我们才能意识到中国的工业化梦想是多么迫切。

一座资源型城市,一片重工业集聚区,高耸的烟囱,直冒青烟的天空...

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我们的骄傲。

在刚刚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两三百年的工业化。然而,在历史发展的飞跃中,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

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我们会发现这三个中国经济“第一阵营”的地区曾经是三个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它仅占陆地总面积的8%,却消耗了42%的煤炭、52%的汽油和柴油,生产了55%的钢铁和40%的水泥,单位面积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

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城市的扩张,出现了黑色的沟渠和臭烘烘的湖泊。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了水危机。大量污水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厚到无法溶解。无锡等地的湖水恶臭、水厂关闭、人们争相购买矿泉水等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比太湖还多?

沿江南水乡、洞庭湿地、江汉平原、三峡库区、巴山丽水而上,生态系统千疮百孔-

近30%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

长江的生物完整性指数已达到最差的“无鱼”水平;

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43%、37%和43%;

干线港口有250多种危险化学品。

“我说长江是有病的,而且病得不太重。”——2018年4月,在深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沉痛地说。

比长江还多?

本世纪初,中国的重要河流和湖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七条主要河流和水系的监测断面有一半以上为五级或更差,约3亿农村人口不安全饮用水。

几十年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伴随着“大投资”和“大开发”,河流往往是干的,而水是脏的。

水是最直观的环境问题,大气是最明显的,土壤是最不明显的。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鹰潭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铜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铜加工厂出现,2000多英亩的良田变成了不毛之地,甚至一些村民体内也含有过量的重金属。三十年后,重污染地区的三个村庄和558名村民不得不迁移他们的村庄,离开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

这是2018年10月27日无人机拍摄的太湖风光。新华社记者季照片

2016年,江苏省常州市的“毒地”事件引起了公众恐慌。常州外国语学校迁入新校区后,学生们相继出现了皮炎和鼻出血。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一家化工厂,土壤和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时,它也成为汞、铅、镉、砷和铬的生产、应用和排放大国,大部分污染排放进入土壤。

危及食物,危及健康,危及下一代...一次污染事件曝光后,人们发现他们脚下的土地正处于危机之中!

89岁的瞿是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第一任局长。他可能在中国环保领域赢得了最多的奖项,但他从来没有笑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控制体现了几代人的奋斗。

"发现在中国最难做的事情可能是环境保护!"

老人的声音微微颤抖。

刚刚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众多的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国,为了“站起来”、“致富”而不得不在发展和环境上做出艰难选择的中国,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了。

打开中国地图,一条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的“胡焕永线”,展示了生态环境的“家园”-

在这条线的东南部,全国94%的人口居住,环境压力巨大;

在这条线的西北部,自然条件贫瘠,生态系统脆弱。

河西走廊,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靠的是与之相依的祁连山滋养。半个世纪以来,祁连山先后经历过砍树、开矿、建水电站、搞旅游四轮大规模开发。上世纪九十年代采金、挖砂高峰期时,仅张掖一市就有824家矿山企业,其中770家在保护区。

标题:攻坚,为了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防治纪实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6435.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