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 环保工作是逆水行舟 退一步就可能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 环保工作是逆水行舟 退一步就可能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9-11 19:38:33阅读:

本篇文章2287字,读完约6分钟

3月2日,元宵佳节。首都北京,阳光正好。走出机场,全国人大代表于会文习惯性地看看天,随身携带的文件里,环保部最近公布的京津冀大气防治三年计划,已经阅读多遍。而在四川,成都平原大气质量改善仍然是全省环保“一号工程”,全力攻坚。

作为四川省环保厅厅长,2018年,于会文的民生愿景概括起来很简单:许你一个“看得见”的蓝天。背后,是全省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扎实基础。“当前,全省环保工作正处于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新交汇点。”在于会文看来,眼下,四川的环保认识前所未有地提高,初步形成环境保护“八方合力”,改变长期以来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但环境问题还有反复性,稍一松劲就反弹,当前是滚石上山、逆水行舟,退一步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全省环保工作格局发生历史性转折”

全川大体检 啃下一批“老大难”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谈及过去的2017年,环保督察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在全国率先完成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后,四川接受了中央环保督察的“全面体检”。

“环保督察是解决现阶段突出环境问题的一项制度创举。”在于会文看来,环保督察的关键和核心,推动落实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使环境保护由“督企”转向“督政”“督企”并举,推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严格落实环保责任,从而改变长期以来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

在这场覆盖全川的大体检中,最直观改变就是既解决了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啃下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老大难”,“比如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黑臭水体等,老百姓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旁观者、抱怨者、批评者变成了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贡献者,政府和市民“同频共振”“共治共享”的环保新格局得以逐步形成。

目前,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8924个问题,已完成问题整改8198个,整改完成率92%。1252个自然保护区问题已整改1072个,整改完成率86%。中央督察组转办的8966个群众信访举报件已全部办结。

“我们已确定2018年为全省环境问题整改年,继续推进对环保督察中发现问题的整改。”于会文透露,春节前,《四川省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已全部完成,已经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上报国务院,并抄送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

“已启动对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督察工作”

要蓝天碧水 强化水气土污染防治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污染防治作为未来三年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四川,尽管生态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形势依然严峻。

“还需下大力气解决。”于会文分析,当前,四川总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全省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仍然是未来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污染物排放尚未完全进入峰值阶段,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拐点尚未到来。

当前,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四川将强化水气土污染防治,例如,为打好蓝天保卫战,要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强“网格化”监管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行污染源“清单制”管理,坚持“科技治霾”。在碧水保卫战中,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岷江沱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和饮用水源、良好水体保护。总体目标是抓饮水、保好水、治污水、灭臭水,集中全力做好87个国控断面优良率达标,“扩iii类,转iv类,灭v类”。

“2月,我们已经正式对岷江、沱江流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水污染防治强化督察工作。”于会文透露,此次强化督察范围以岷江、沱江主要干、支流流经城市和污染源集中区域为主,具体分为各地自查自纠和现场强化督察两个阶段,其间安排4轮次不间断强化督察,每轮次持续半个月。

从长远来看,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环境准入倒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

用环保手段 倒逼经济“丢包袱”

谈及环保工作的挑战,于会文直言,当前环保工作正处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就是绿色发展的普遍共识尚未完全内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如何改观?在于会文看来,新形势下,首当其冲就是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用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

在2017的“环保风暴”中,四川运用环保法规政策,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通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深化环保督察,淘汰落后产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

“只要正确处理好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强化环保力度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还能倒逼经济“丢包袱”、调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为了佐证这一观点,于会文举了个例子,攀枝花曾经是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16%,地方政府从环境保护破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到2016年,攀枝花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优良天数达到100%。“讲到攀枝花,感受最大的是攀钢,不仅度过史上最难的环保关,经济质量还迎来凤凰涅槃,实现7年来首次盈利5亿元。”

事实上,治理污染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但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环境治理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对此,于会文感触颇深:“对市民现阶段反映和聚焦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快解决,同时必须着眼长远,谋划布局,从城市空间格局、产业布局、生产生活方式等根本处着手,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保一片蓝天、还一江清水、留一方净土,于会文相信,让巴山蜀水在绿色装点下更加美丽,这是四川值得期待的未来。

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 环保工作是逆水行舟 退一步就可能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971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