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2017中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分析报告发布 103家总营收同比上涨37%(附榜单)

2017中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分析报告发布 103家总营收同比上涨37%(附榜单)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9-12 11:02:33阅读:

本篇文章1798字,读完约4分钟

2018年1月27日,由中国环境通讯社主办的“2017中国及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发布会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环境通讯社中国环保产业研究所和中国国际资本公司研究部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年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2015-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细分领域排名》(以下简称《排名》)。

2017年,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

在分部门,环境恢复和工业节能表现强劲

报告称,2017年是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尤其是对许多上市公司而言。截至2017年底,中国环保类上市公司(包括a股、h股和新加坡股市)已超过100家,总市值超过1.1万亿元,继续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通过对以环保产业为主营业务的103家上市公司(涉及环保业务但不包括环保业务的上市公司)的收入进行比较,发现近两个半年度的总营业收入为3254.58亿元,同比增长37%。相比之下,2013年至2016年,环保类上市公司的业务增长率为21%。《报告》的编写者之一、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刘军认为,环保产业的增长主要是由于ppp项目的大量实施以及环保检查员带来的国家需求的增加。

就分部门而言,就收入增长和净利润而言,环境恢复部门和节能减排部门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以净利润为例,2013年以来,工业节能减排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在35%以上,年均增速约为65%。自2016年以来,环境恢复部门的利润增长率呈爆炸式增长,2016年净利润增长率约为100%,过去两个半年期的增长率为39%。相比之下,近三年来,环境监测行业净利润长期稳定增长,平均增长率超过20%。固体废物处理和水处理保持增长,在过去的两个半年度期间,净利润分别增长约33%和32%。

据报告分析,在环保政策逐步收紧的背景下,工业行业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评估成为地方政府的核心之一。因此,工业企业对节能减排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反过来又推动了行业内从事工业节能减排业务的企业快速发展。环境修复行业主要涉及流域管理、海绵城市、黑臭水体等综合环境管理服务,是各地环保ppp项目的亮点,自2016年以来发展迅速。

但是,与国外成熟的环保企业相比,国内环保上市公司的整体收入和利润规模仍然很小。据《报告》统计,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环保行业共有16家上市公司总收入超过50亿元,贡献总收入1729亿元。同期,有10家公司净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贡献净利润总额232亿元。

与国外大型环保企业相比,2017年最后四个季度,gegroup实现营业收入1238亿美元,威立雅实现收入275亿美元。其他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包括热电费希尔、丹纳赫、苏伊士和美国固体废物管理公司;其中,gegroup的环保业务所占比重较小,而Thermo Fisher & Paykel和Danaher主要专注于实验室设备业务。与威立雅、苏伊士和美国固体废物管理公司的表现相比,中国的环保公司在数量上仍有很大差异。在中国环保行业收入最高的三聚环保有限公司(238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威立雅运营收入的9%。

《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制造业升级阶段,工业企业环保需求和市政需求保持不变。从理论上讲,中国环保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的最终经营规模不应该与国外龙头企业相差太大,而a股环保公司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成长空.

其他板块的集中度较低

报告指出,就环保行业的整体市场结构而言,除了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寡头垄断趋势日益明显外,其他行业的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报告》将环保行业划分为节能减排、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理、环境修复、水处理和空气处理,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

在固体废物处置行业,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收入较高的企业有中国光大国际、启和环保、蒂奇桑德,其中中国光大国际(包括子公司)收入超过155亿元。净利润较大的企业有中国光大国际、蒂奇桑德和光大环保。

截至2016年底,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cr19企业占总处置规模的85%以上。据报告统计,行业内cr19企业总产能(包括在建产能)约为53万吨/日,已达到2020年国家规划产能要求。

相比之下,危险废物处理仍处于停滞状态。截至2016年,危险废物部门的龙头企业东江环保的生产能力约为170万吨/年,占行业总处置规模的不到3%。

同样,在水处理部门,行业集中度也很低。根据智研咨询和行业内主要公司披露的数据,北京企业水务是水务公司的龙头企业,总用水规模(供水和污水处理等)为。)是第一个,有2200万吨/天。股本、广东水务、上海城市投资集团(包括上海环境)和威立雅紧随其后。

根据《中国水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17年版)的数据,cr5的经营规模占市场份额的11.02%,cr10企业的经营规模占市场份额的16.47%。在污水处理方面,cr5污水处理企业经营规模占市场份额的19.01%,cr10企业占市场份额的27.18%。供水市场和污水处理市场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总的来说,北京水,首都,粤海水和上海市可以名列前茅。

行业整合和多元化发展是主题

M&A是近年来环保产业的主题之一,大量上市公司参与了延伸扩张。报告显示,2017年环保行业共有116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与2016年一致。并购金额达到406.7亿元,略高于去年全年363亿元的水平。经过2015 ~ 16年,行业内企业对M&A的认识更加理性,对目标财务状况的把握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就分部门而言,M&A固体废物处理和水处理部门的案例超过了去年。由于市场集中度较低,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正在整合,并购是上市公司增加市场份额的最快方式。与此同时,行业整合力度加大,行业内企业相继收购了一大批工程和土木工程公司、污泥处置企业和环境监测企业。在固体废物处置部门,虽然废物焚烧企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但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存在大量的区域性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因此,固体废物处理部门的并购数量也相对较大。

总体来看,产业链整合和多元化发展是行业并购的主流。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环保行业越来越有序规范的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进而促进行业内公司也开始产业链整合和多元化发展。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的发展,将之前零散的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融合成了一个大方向。产业链整合在各个板块都屡见不鲜,水务公司收购土建公司;固废板块中环卫一体化快速发展,垃圾处置企业开始进入垃圾收运业务;环境修复中,传统园林公司收购污水处理公司;三聚环保收购巨涛,进入下游工程承建环节;中金环境收购金泰来进入危废处置以及岭南园林收购恒润科技布局旅游也体现了环保企业现在多元化发展的思路。

标题:2017中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分析报告发布 103家总营收同比上涨37%(附榜单)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005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