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铁成谈2016 环保并购:证监会对并购态度为鼓励与监管
本篇文章997字,读完约2分钟
在政策层面,中国证监会
并购的态度是鼓励和监督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9月27日在四川举行的上市公司并购高层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M&A市场,并购已成为资本市场中效率最高、最具活力的部分。在推进上市公司并购的过程中,中国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市场化和法制化建设,在“发布、管理和服务”三条战线上,大力推进行政审批项目的实质性取消和简化,创新事后监管方式,构建透明高效的审计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M&A上市公司90%的交易不需要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姜洋强调,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证监会将按照两手抓的原则,加强依法、严格、全面监管的要求,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完善并购重组机制,积极协调各方推动消除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壁垒,加大对企业做大做强和通过并购提高效率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完善并购监管规则,完善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对“忽隐忽现”和“后续”重组的监管,加强并购的信息披露和事后监管,切实推进并购,更好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从姜洋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监管当局普遍鼓励并购。他们将通过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来促进并购,但他们将加强对并购问题的监管,如跟踪趋势和套利。并购中的市场风险是可以容忍的,但非市场风险和过度套利是不允许的。通过近一年的跟踪,发现中国证监会的宏观政策没有改变,今后还会继续。正在发生变化的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收购方和中介机构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不断创新,中国证监会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监管。这是一笔好交易在一笔坏交易明朗时保守秘密的最好机会。
并购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
环保产业有足够的延伸力
《经济学人》提到,美国市场90%的企业家都是通过并购退出的,而美国的上市公司数量正在减少,关闭的企业数量超过了成立的企业数量。这些趋势都反映出并购和整合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放缓,以传统行业为主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需要获得新的增长点,而并购正好可以满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需求。从国外发展来看,M&A是企业的主要出口渠道。就中国而言,ipo正严格放缓,M&A已成为企业退出的主要途径,这也为私募股权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退出渠道,间接推动了一级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从国家监管的角度来看,鼓励并购而非首次公开发行不仅可以达到资本进入实体的目的,还可以降低监管风险。因此,从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鼓励来看,M&A将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主流。
2015年,中国市场上市公司M&A及重组交易总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47%为横向整合,成为主流。截至2016年9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M&A重组委共召开73次会议,192家公司出席会议,176家公司获批,合格率为91.67%,其中83家无条件通过,93家有条件通过;16个订单失败,占8.33%。
在环保行业,2016年环保行业有足够的扩张力,并购规模持续扩大,主要表现在:2016年上半年,国内环保行业并购24起,金额83.13亿元,单个项目3.46亿元,2015年为2.05亿元,2014年为2.67亿元。两者都有所改善;成立18只M&A基金,总规模301.1亿元,单只规模16.72亿元,同比增长46%(东吴证券);收购方通过收购优质企业,大大提高了公司整合后的绩效,不断促进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表1显示了2016年上半年典型的M&A案例。
表1 2016年上半年典型环境M&A案例
标题:侯铁成谈2016 环保并购:证监会对并购态度为鼓励与监管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337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