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大全
本篇文章4927字,读完约12分钟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污水市场已经饱和。根据公开数据,从2000年到2014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从481个增加到3,802个;污水处理率从34.3%提高到90.2%。市场机会已经转向如何运营污水处理厂和扩大利润。农村污水市场和城市污水市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污水市场仍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中国有40,906个乡镇和数十万个村庄,每年产生超过80亿吨的生活污水。农村水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但几乎没有污水处理厂。除上海、北京等少数发达省市外,污水处理率低于10%。这个市场潜力巨大,被称为新的“蓝海”
如今,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加入了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分蛋糕”行列。桑德集团董事长温一波认为,目前农村污水市场的不足主要是配套政策、监管体系、财政补贴、技术评估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农村污水处理配套技术不再是障碍。
事实上,农村污水处理有多种工艺流程。中国水网记者专门统计了几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以供参考。
活性污泥技术:活性污泥技术是一种生物方法,将空气体引入废水中,使好氧微生物繁殖培养,形成吸附能力强的活性污泥,生物方法逐渐成为污水处理技术的主流方法。这种方法是1914年由英国曼彻斯特的e.arden和w.t.lokett提出的。
活性污泥技术的基本流程由曝气池、二沉池、曝气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组成。一沉池的废水和二沉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成为混合溶液。在曝气池的作用下,混合液充分曝气,活性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被微生物群落分解,从而净化废水。
活性污泥技术有很多,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b两级活性污泥法、序批式反应器(sbr)法、完全混合污泥法等。
A/o过程:也称为厌氧-好氧过程。除了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和磷也可以同时去除。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废水,在好氧阶段之前设置水解酸化阶段,可以显著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结合。该工艺对bod5和ss的处理效率一般可达90%~95%,对总氮的处理效率可达70%以上,对磷的处理效率可达90%左右,一般适用于需要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是a2/o工艺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高于普通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管理要求高。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水体或缓流水中造成富营养化,从而影响供水水源时,就采用这种工艺。
化粪池技术:对于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预处理,建议在村民入口附近设置化粪池或化粪池。化粪池不仅可以收集污水,还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去除一些有机物。
工艺流程为分离池-化粪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该工艺无动力,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然而,化粪池有一些缺点,如难以清洗,恶臭气体产生和管道堵塞。
人工快速渗滤:在快速渗滤系统运行中,污水周期性地灌溉和停止渗滤场,土壤层中形成的厌氧和好氧交替运行状态有利于氮磷的去除。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5%和94.47%,出水达到gb 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
生态塘:是由氧化塘发展而来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主要对污水进行二级深度处理。它是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来处理污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细菌和藻类共生强化系统去除有机物,以水生植物、水产品和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净化后的污水还可以作为再生水资源回收利用,实现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这是生态处理的发展方向。李旭东等采用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cod平均去除率超过70%,氨氮平均去除率高达93%,磷平均去除率为55%。
稳定塘: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工艺是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高效藻池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是一种对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具有推广价值的污水处理技术。实验研究表明,codcr、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超过70%、93%和55%。这项技术近年来已成为中国的一项流行技术。
高效藻类池塘: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斯瓦尔德教授提出并开发。测试流程如图1所示。与传统稳定塘相比,它不仅具有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简单的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稳定塘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在农村和小城镇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太湖地区已经建立了高效的藻类塘系统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滤池:它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悬浮物截留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集成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和供氧设施,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工艺。生物滤池的工艺流程见图2。
人工湿地是利用人工水生生态系统中多层次生物的稀释和降解来去除或减少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水生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等优点。潜流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3。
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成为污泥。污泥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发酵,有机物被降解。工艺流程见图4。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新型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或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净化生活污水的沼气池是在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基础上开发的,解决了化粪池处理效果差、沉淀污泥多、沼气池沼气回收率低的缺点。流程如图5所示。
地下土壤渗滤系统:该系统将污水分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结构的渗滤沟中,通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降解以及植物吸收利用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净化。工艺流程见图6。该技术是控制污水进入具有一定结构的土层,离地面约50厘米深,扩散性能好。污水缓慢通过配水管周围的砂砾层,在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下扩散到附近的土层。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被用来过滤、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该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易于建设,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低,运行成本低。整个处理装置置于地下,不会破坏景观,也不会产生异味。但负荷较低,不适合人口集中、污水排放量大的地区。
厌氧氨氧化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根据厌氧氨氧化原理开发的一种新型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种生物脱氮工艺,如canon和oland。由于厌氧氨氧化工艺是自养的,所以不需要添加cod来支持反硝化,与常规反硝化工艺相比,可以节约100%的碳源。此外,如果厌氧氨氧化过程与前面的硝化过程结合,在硝化过程中仅需要将部分nh4+氧化成NO2–N,与整个硝化过程相比,这种短程硝化可以节省62.5%的氧气供应和50%的碱消耗。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法是一种人工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包括厌氧生物膜和好氧生物膜。厌氧或好氧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反应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填料、配水装置和排水系统。所用的填料是无机和有机的。目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还包括生物
曝气生物滤池是结合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优点的第三代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可以去除有机物、有害物质、氮和磷。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双膜太阳能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和纤维膜的双模式反应系统,利用风机和水泵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太阳光,然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净化生活污水。它适用于阳光充足的南方地区,在连续的雨天需要用电来操作。这项技术虽然新颖,但已在具体项目中使用,其优势在于节约能源和降低大量运营成本。
地埋式a/o人工湿地技术:在常规生化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组成的人工填充床,位于具有一定高宽比和底坡的洼地中,使污水能够在填料的缝隙中或床面上流动,并能与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美人蕉等)一起流动。)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外形美观,具有经济价值,种植在床面上,形成“基质-微生物-美人蕉”,适用于中等规模的村庄,在地形条件下容易收集污水,靠重力可以流出。处理规模为20 ~ 200吨/天。工艺参数: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污泥清洗周期为180天,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为0。5 ~ 1.0 m3/(m2·d)。工艺流程见图7。
地埋式a/o生态塘技术:常规生化处理后增加生态塘的处理工艺。生态塘,也称为氧化塘或稳定塘,是一个用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建筑物的总称。净化过程类似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通常包括适当的人工修整土地、建立池塘、设置堤坝和防渗层,以及通过池塘中生长的微生物处理污水。生物池塘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培育水产品和水禽,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驱动下,进入生物池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池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的逐步转移和转化而被降解和转化。最后,污染物不仅被去除,而且以水生植物、水产品和水禽的形式回收资源。该技术适用于天然池塘或闲置沟渠的村庄,易于收集污水,可通过处理规模为20 ~ 200t/天的自流水。工艺参数: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少于4 h,好氧池不少于6 h,生态池不少于24 h,污泥清理周期为180天。工艺流程见图8。
地埋式a2/o人工湿地技术:a2/o工艺也称a-a-o工艺。该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是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要求高、四季气候变化大、气温低的地区。处理规模不低于200吨/天。工艺参数:厌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2 h,缺氧池不小于4 h,好氧池不小于6 h,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为0。5 ~ 1.0 m3/(m2·d),污泥处理周期为180天,工艺流程如图9所示。
生物滴滤-人工湿地技术:又称滴滤技术,一般采用砾石或塑料制品作为过滤材料,污水喷洒在过滤层的上部。当它沿着过滤材料的孔隙渗出时,一些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过滤材料的表面,微生物在过滤材料的表面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该技术适用于一般处理要求、规模小、远离居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10 ~ 30吨/天。工艺参数:集水池和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12 h,生物滤塔负荷为0。2 ~ 0.3 m3/(m2·d),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为0。5 ~ 1.0 m3/(m2·d),污泥处理周期为180天。工艺流程见图10。
一体化mbr工艺:一种结合活性污泥法和一体化浸没式膜分离系统的传统改良工艺。膜组件固液分离工艺取代了传统的沉淀工艺,可有效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该系统的流出物可直接用于生产或家庭再利用。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规定标准。该技术适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紧张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20 ~ 500吨/天。工艺参数:缺氧反应区停留时间不小于2 h,膜生物反应器区停留时间不小于4 h,污泥处理周期为360天。工艺流程见图11。
正如桑德集团(Sander Group)董事长温一波所说,农村污水处理市场不缺乏技术。然而,如何选择这些技术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和排水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模式和技术,因地制宜。要实现“买得起、买得起、管得好”,就要注重设备的美观,综合生态效益和环境美学效果也是发展趋势。2016年5月27日,e20环境平台将在宜兴举办第二届环境治理论坛,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探讨农村控水技术的应用。将会有很多成功的技术应用案例分享,敬请关注!
本文是从互联网上整合而来的,e20研究所也为本文做出了贡献
标题:【收藏】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大全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524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