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黑臭水” 三问熊跃辉
本篇文章1213字,读完约3分钟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名为《水的十条》的文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这被认为是最艰巨的目标任务。多年来,水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大江大河。《水十篇》聚焦城市黑臭水体,体现了大小难度并重的理念。《环境保护》杂志根据黑臭水体现状及治理思路,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
自上海苏州河首次出现黑臭水体以来,我国黑臭水体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条件不成熟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生活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吸收的污染超过其自净能力。快速城市化不仅产生大量污染物,而且加速了水生态功能的破碎化。一些原始的自然水系,尤其是小型水系,在空.之前就被破坏甚至消失了不利的水动力条件导致水体不流动。此外,污染物增加,水体功能丧失,本应流动的河流被异化为流动污染。此外,在平坦地区,即使水生生态系统不是支离破碎的,由于水流缓慢而不下降,淤泥沉积也很容易在河底形成。
根据“十水篇”的原则,黑臭水是穷人的代表,有专家说黑臭水体是“十水篇”中最难的部分,那么治疗的难度在哪里呢?
首先,很难拦截和控制污染。污染控制的难点在于点多面广、组成复杂、任务重、能力低。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足,管网不配套。许多大中城市的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其中深圳目前仍缺少约5000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每天有90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环境。
其次,泥沙疏浚工程规模巨大。多年来,黑臭的水体在河底堆积了大量的淤泥,有的厚达1 ~ 2米,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有机物、无机物等。,而疏浚和疏浚工程是巨大的;从河里挖出来的淤泥没有地方存放。目前,淤泥的处理技术还不成熟,淤泥不经过处理就没有利用价值。疏浚和疏浚处于“污染不明,但清理后无处可放”的两难境地。
第三,水流沟通困难。对于生态功能分散的水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使其流动,有些甚至涉及搬迁、交通规划等事项;否则,即使通过截污、技术处理和底泥疏浚消除黑臭,当水不流动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沉降也很容易造成水污染。另外,水体是“由贫到难,由清到黑”。黑臭的水体治愈后,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迅速反弹。
黑色有气味的水体不是一个科学概念,而是公众的一种主观感受。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在下一步制定相关的评估标准?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任务分解,评估体系由住房和建设部门编制,目前正在制定评估体系。根据我国黑臭水体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各国的实践,建议建立以溶解氧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治理黑臭水体的关键是改善水体的溶解氧状态,使水体从缺氧/厌氧状态恢复到正常的需氧状态。根据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相关研究成果,建议建立以溶解氧为核心的黑臭水体评价体系,包括臭气阈值、透明度和色度。阈值为:溶解氧1毫克/升,气味阈值100,透明度25厘米,色度20。当任何一个指标值超过阈值时,就可以判断为黑臭水体。
标题:紧盯“黑臭水” 三问熊跃辉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6457.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