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水环境综合治理带来变局 PPP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的切入点

水环境综合治理带来变局 PPP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的切入点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0-24 04:08:00阅读:

本篇文章2406字,读完约6分钟

从近期新的环保ppp项目来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例如鄱阳湖流域一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就达到125亿元。图为鄱阳湖水面。个人资料图片

编辑

今年,ppp模式进入了实用的一年。在实践中,业界对ppp模式的前景有信心,但也有疑虑。

未来有什么机会?我们能通过实践解决这个问题吗?该杂志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公私伙伴关系实践的报道,通过对公私伙伴关系具体案例的访谈,为这一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本期发表了第一份报告,重点介绍了《水十篇》出台后,ppp模式如何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

中国环境报记者陈

《水十条》实施后不久,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施城乡给排水一体化、电厂与电网一体化和行业“包装化”, 实现联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水污染防治所需的大量资本投资指出机制和模式。

一方面,“水十条”提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大多是长期、复杂、系统的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地方政府急需借款;另一方面,市场化和盈利模式最成熟的水务行业也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从单一项目到综合管理,优势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领域

环境治理领域单一设施的存量非常有限

企业应注重开发综合项目,以达到治理效果

去年以来,水务行业可谓是M&A的齐飞和ppp,两者都成为新一轮产业调整和重构的起点。尤其是后者,正成为优势企业新的竞争领域。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ppp模式实践的推进,污染控制领域的融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而具有资金、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等优势的环保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在订单收购中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去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率先中标广西中澳河综合治理项目。虽然10亿元的投资并不大,但行业更注重在流域管理方面的开拓性探索;中型企业也不甘示弱。田波环境集团最近在陕西和宁夏签署了两个ppp项目,与当地政府在园区循环经济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北京万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ppp模式快速增加未来收入。其在安徽芜湖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项目总规模约为86亿元,是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的8倍以上。

这样的市场消息仍在积累。经过两个五年的密集建设期,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环境治理领域单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存量相当有限。对此,e20环保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环保产业中bot项目所剩无几。其中,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划分,垃圾焚烧厂在未来两三年内将保持不变。

他认为,一方面,企业应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水十条”提出了减少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恢复生态系统等任务,地方政府一定会想办法吸引社会投资参与解决。

以黑臭处理为代表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复杂工程。以河道整治为例,根据相关人士对江苏、浙江、珠江三角洲等地的调查,估计每个黑臭城市的平均河道长度约为2 km ~4 km,每km整治资金约为2000万元~ 4500万元,包括污染源整治、截污、污水处理厂建设、清淤、引水、生活用水等。“这需要巨额投资。如何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城市黑臭水体的资金也是难点之一。”薛涛说道。

《意见》的公布表明,政策层面明显吸引了民间资本,这也使企业有机会开发综合项目,从单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获得治理效果,后者在数量和竞争水平上都有了质的提高。

如何评估治理效果并为此付费?

地方政府不再关心环境治理;分散支付压力

提高投资效率,区域ppp项目是发展方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ppp项目库正在不断更新,环境保护成为亮点之一。从近期新增项目来看,虽然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数量较少,但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例如,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达到125亿元;吉林省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和云南省大理洱海周边截污工程分别达到56亿元和近35亿元。

在近几年的调研中,记者了解到,曾经是一流开发商、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地方政府,已经深深被自己的分解和管理任务所触动。许多基层地方政府官员表示,政府的环境治理首先是一次性投资压力;其次,具体项目安排的时间和顺序不合理;第三,投资和治理效果没有联系。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选择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不仅是为了通过较长的项目周期来减轻支付压力,也是为了以治理绩效作为支付基础来提高投资效率。

据悉,广西中澳河项目包括流域管理和海绵城市,包括河道整治、截污、生态、海岸景观、污水处理、海绵城市建设、信息监测项目等。总投资预计为10亿元,合同期为10年。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项目的大部分风险将由社会资本承担,政府通过绩效考核以成本效益的方式逐年支付服务费,降低了政府的风险和责任。

北京子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向东表示,综合管理项目绝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单一项目,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结合,可以统称为区域ppp项目。例如,如果一个污水处理厂增加一条河道,它也可能增加一个湿地公园。“除了最近在广西的那口河项目,山东东营还在探索污水处理厂加上河流处理和湿地的包装模式。”

然而,此类项目规模庞大,面临巨大挑战。薛涛说,例如,处理黑色和有气味的水体,一方面,技术不成熟,商业模式仍然不清楚;另一方面,这些治理项目必须具有可见且可持续的效果。

“过去,政企合作的产出往往是一个单一的项目,即使质量不高,运作也不那么明显。然而,目前综合治理项目的最终产出是质量改进。在这方面,政府企业应该予以重视。特别是,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没有治理效果的项目会给双方带来巨大风险,包括投资和管理。”薛涛说道。

而对治理效果如何考核、评价及付费,对政企双方都是全新的领域,目前仍处于探索之中。徐向东表示,绩效服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项目,要有考核,有付费,有奖惩,这涉及一整套非常复杂的指标体系建设,其制定一定要有各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现在才刚刚起步。”他说。

标题:水环境综合治理带来变局 PPP成为新一轮行业调整重构的切入点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655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