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从过往研究方向看陈吉宁未来施政理念

从过往研究方向看陈吉宁未来施政理念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08 22:02:12阅读:

本篇文章3839字,读完约10分钟

1月28日,陈吉宁被任命为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环境保护部正式迎来“陈总裁”。这件事已经被很多媒体详细报道过了,比如《南方周末》和《21世纪英文报》,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对陈教授近几年签署的约100份文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示他上任后的执政理念和在相关领域潜在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具体而言,陈教授在处理城市水环境问题时强调了节水和再利用以及流域/区域管理的理念(关于滇池的研究很多),特别是将城市节水和污水回用作为解决以缺水和水质恶化为核心的城市水问题的根本途径(战略和技术方面均优于跨区域调水);另外,注意模型规划、系统集成等工具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这可能会给业务与R&D储量关联度高的环境监测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基本情况

陈吉宁教授长期致力于环境系统分析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将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环境工程、规划、管理和政策研究,特别是如何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及其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他去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组织、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重大专项项目、基础研究和国际联合科研项目。

专业研究

2000年至2003年,科技部重大专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与示范”已经完成

2001-2002《辽河流域“十五”环境规划》

2003年至2004年,完成了“十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标准和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完成了《全国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框架和行动计划》

从2003年到2004年,亚行和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农村非点源污染的分析和国家政策框架已经完成

从2003年到2004年,“十五”期间非点源水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和示范工程研究已经完成

2005年,圆明园东侧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完成

从2005年到2007年,中国工程院正在研究中国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2002年至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质安全净化新理论与新技术”正在实施

从2001年到2006年,荷兰政府对中国环境管理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2010年太湖城市群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参与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水质安全与净化理论

汶川地震灾区地表饮用水源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环境产业管理的微观基础与宏观政策分析

城市居民家庭用水行为机制研究

主业

2009年中国城市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潜力评估及政策框架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以滇池流域为例——2009年

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理论与应用——2010

城市双水循环系统与安全高效用水机制的演变——2014

文学观的总体构想

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水系统的理论框架,包括水量理论(应考虑时间和空之间的约束,而不仅仅是自然性)、效率理论(多尺度效率评价)和设施理论(遵循效率/生态完整性/公平性原则)。

应对城市水环境的挑战:将城市水系统与流域水文系统脱钩,减少排放,减少影响,强调城市和工业用水的节约和再利用;解决区域营养平衡问题;水环境设施应向集团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尽快实现区域规模化、规范化运营和绩效监管。

解决水危机的战略选择:节水/水再利用(与长距离调水相比,具有长期的技术比较优势和较小的长期投资分析风险),推进生态污水系统建设。

需要系统的方法和工具来重新分析城市水系统,建立信息整合后的模拟系统,并重点解决空之间的可变性和可靠性两个问题;分析是在数字水平台上进行的,该平台不仅基于软件包,而且还配备了大量的在线控制装置,可以观察城市设施不同路段的不同节点。

构建新的水资源评价模型,通过“水质”这个桥梁,可以实现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统一,也可以实现水质和水量的统一。

供水行业已经从单纯强调供水的公益性转变为对其商品给予应有的重视,政府职能将逐渐从原来的服务提供者转变为市场的管理监管者,需要平衡消费者、供水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利益。

代表性文献:《可持续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机遇与挑战》、《释放中国水环境的叠加压力》、《用系统方法解决水系统问题》、《城市水系统特征与技术误区分析》、《基于水质的水资源模型与水质经济学初探》、《市场化机制下供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调控》等。

模型规划

重点介绍了模型分析和系统集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包括城市水环境、水资源配置、降雨径流、污水处理厂运行、排水管网系统、非点源污染、氮磷物质循环等。

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水政策模拟分析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abss模型反映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特征,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

兼顾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排放限值方法将为我国从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代表性文献: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的水管理政策研究进展,环境模型参数优化方法比较,环境模型参数识别与不确定性分析,水资源配置多准则决策敏感性分析,中国城市水环境产业发展规模与市场容量sd模型,swmm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考虑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滇池流域磷循环系统物流分析等。

流域管理

目前,环境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区域性问题,需要通过城市联动来解决。它需要在一个更大的房间里观看。流域管理以流域水文学为基础。由于水是流动的,流域管理是一个跨部门和跨区域的管理框架,由地方政府积极参与。

实施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工程,形成一套面源污染控制综合示范技术。氮磷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将大大降低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

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如滇池)进行可行性调查和评估,并从经济和社会角度进行可行性探讨。

代表性文献:“流域管理与国际比较的启示”、“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收费政策研究”等。

污水处理

今后,污水处理建设应由依托大规模管网建设的“集中处理模式”转变为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中水回用的“分散处理模式”,大力推进中水回用,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

关注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资金、运营成本、融资、建设周期和闲置产能等方面的效率问题;在宏观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私人资本或制定合理的政府管制制度来促进竞争;在微观层面上,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审计或"基线"来提高效率;积极发展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大、中、小相结合,满足水污染控制要求。

强调区域化解决方案和产业整合的必要性,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责任主体、市场环境、资金等。

注重挖掘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潜力,对能耗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强调稳定运行,建立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策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代表性文献:生态模式处理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与效率研究、污水处理厂产业发展与运营整合、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规律统计分析与定量识别、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稳定性评价方法初探等。

再生水

推进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战略是建立新型的水社会循环模式,将污水再生利用的内容纳入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并将污水再生利用项目系统地纳入现有和未来的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是解决以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为核心的城市水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制定新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的科学依据;政府应采取综合措施,激发城市节水和污水循环利用的潜力,促进不同层次潜力的提升和转化。

再生水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战略,具有明显的流域特征。这是一项综合考虑水质和水量的水资源战略,需要流域水资源费的支持。

基于宏观战略视角和区域层面的结合,对中国342个区域的污水再生利用进行了战略划分,明确了需要采取的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中水利用的最大可能规模为17.8×1083/a,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沿海和华北地区,北京、辽宁、广东和江苏的污水回用潜力约占中国中水利用潜力的45%;合理的水价改革可以有效刺激再生水消费和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而为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水价低是中水回用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居民对环境的关注将是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

与南水北调相比,城市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战略在水资源供需目标的有效性、经济性、决策风险、资源可靠性、生态环境影响、公众可接受性和用水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城市节水和污水循环利用的潜力将大大减少南水北调工程所需的水量,这将对我国目前的调水地区城市水资源管理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代表性文献:中国城市污水回用发展战略研究、中水的战略思考和定位、中国污水回用潜力优化分析、全国污水回用发展模式战略划分、中水的经济性和利用潜力分析、居民对中水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城市节水、污水回用和远程调水战略比较分析等。

水价

实行全成本水价,由水资源费、水利工程费、自来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组成。今后,应通过逐步改善水价构成和逐步提高水价水平,最终实现全成本水价。

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实现投资多元化,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需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方面要设计合理的水价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研究相应的税收政策,对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给予一定的支持。

建立了城市居民家庭用水规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价上涨可以抑制自来水需求,刺激再生水需求。

代表性文献:全成本水价与中国水价改革,中国污水处理理想价格与合理投资结构的计算与分析,城市居民用水规律的模拟与分析等。


标题:从过往研究方向看陈吉宁未来施政理念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07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