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全国统一碳市场花落谁家?

全国统一碳市场花落谁家?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28 21:43:57阅读:

本篇文章3752字,读完约9分钟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试点地区将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的排污权核查工作。在最近举行的“2014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透露,全国统一碳市场计划于2016年运行。

此前,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纲要》)。在24项主要指标中,只有4项指标没有完成,全部集中在节能减排领域。

环境保护部综合司副司长黄晓增表示,市场化的产权交易已经成为国际节能减排的主流方式,在市场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迫使企业节能减排,迫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在7个省市进行试点,是为了看看哪种交易模式能在中国更有效地实施。”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发放配额,以便做到合理和公平。

如何分配交易配额?

它们大多存在碳交易配额过多的问题,配额应该减少

据了解,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起草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草案)》明确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顶层设计,包括排放配额总量、分配制度、交易登记制度、市场监管机制等。

据了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正在进行总排放量和允许排放配额的数据测绘,并将发布全国重点行业温室气体企业核算和报告指南,以了解企业的碳排放量,为全国市场的总配额统计铺平道路。

孙翠华透露,《中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计划于11月提交国务院和中央改革领导小组,预计到2016年,全国统一碳市场将建成并投入运行。

自《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于2012年底到期以来,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以卖方为主的清洁发展机制被基于企业的多主体碳排放交易所取代,成为推动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原因。

自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和重庆等7个省市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项目。随着试点项目的全面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建设正在加快。

然而,许多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碳市场仍有许多困难。

"事实上,归根结底,主要是如何分配配额的问题."广州格林斯通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一位业务主管告诉记者,碳排放权的配置相当于股票的一级市场。如果一级市场不合理,二级交易市场就难以发挥作用。

据他说,在与交易所和一些企业沟通后,他发现许多交易所目前有过多的碳交易配额,一些企业没有更大的减排压力反而得到更多的配额,这不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为了实现减排目标,配额应呈现递减趋势。因此,仍然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同样令人怀疑的是,在全国市场上,配额分配模式会是什么样?据了解,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现行分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大部分是自由配额,排放方式有历史法、基准法和拍卖法。国内市场将如何分配仍不确定。

此外,在全国碳市场上,除了企业之外,是否会引入个人、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市场参与者也值得关注。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五大证券公司、银行和大型制造企业已经有意加入上海碳市场。

交易目标应该回到减排

预期的经济效益将鼓励企业,如果他们不履行协议,他们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碳排放交易的目标实际上不是交易,而是回归减排."何建坤告诉记者,这也是北京和上海市场不对个人交易开放的主要原因。

“2011年至2013年部分指标的完成滞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在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行动计划》中,对减排现状做了这样的描述。在六个约束性指标中,前三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氮氧化物减排率分别只完成了五年总任务的54%和20%,与60%的进度要求相差甚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国务院提出,从2014年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可

消费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3.9%、2%、2%和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两年分别下降4%和3.5%。

碳交易的反向机制是什么?通俗地说,如果给一家电力公司1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如果该公司在同一年只排放80万吨,剩余的20万吨可以在交易所出售;如果该企业当年排放130万吨,不足30万吨将在市场上购买。如果企业不履行,将受到严厉惩罚。

由于预期的经济效益,企业将被积极鼓励在环保设备的改造,因此,客观上,碳交易市场之旅将有助于迫使企业进行减排和升级。

“根据我的理解,碳排放交易是一种迫使企业自发减排的机制。”碳排放交易网络的分析师张晓表示,与排放交易相比,碳排放交易是可以衡量的,因为它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根据中国此前的承诺,到2020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 ~ 45%。“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下降16%,碳排放强度下降17%。

事实上,减排的压力不仅存在于国家层面,也存在于地方层面。

陕西省政府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8月中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文件,其中包括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和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并将于2014年首次进行评估。

“陕西是一个能源大省和高能耗省。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并不容易。”据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陕西省“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进展仅为62%左右,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六。

为什么深圳更活跃?

深圳的碳交易板块相对较小,负担较轻,运行速度较快,各种创新遥遥领先

2013年6月18日,广东省深圳碳交易所开业后,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四个碳交易所相继投入运营。随后,今年上半年,湖北碳交易所和重庆碳交易所也相继挂牌成立。

由于大多数碳交易所处于低损益状态,营运资金压力巨大,各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5月12日,中国广东核电有限公司和深圳碳交易所联合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票据的浮动利率与碳收益挂钩,这是中国第一个单一的“碳债券”。这也被认为是国内碳交易市场的突破性创新。

“深圳碳交易所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板块相对较小,负担较轻,运行速度也很快。”北京一家碳交易中介公司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正因为如此,深圳碳交易所比其他交易所更加活跃,各种创新也走在了前列。

未来,由于市场与政府之间责任边界的确定,这种创新将变得更加活跃。

孙翠华表示,正在制定的《中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将明确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排放企业、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他参与者的职责。

目前,试点地区都把发展成为全国碳交易市场作为重要目标,呈现出“赌马”的竞争态势。

深圳碳交易所总裁陈海友曾表示,深圳碳交易所所做的努力和探索,是为国家未来建设全国市场做准备,试点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将上报国家主管部门,为上级决策提供基础支持。

尽管深圳碳交易有诸多优势,但全国统一碳交易所是否会设在深圳仍是个疑问。相对来说,因为北京是政策出台的地方,有很多中央企业聚集,也有可能把北京建设成全国市场。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碳交易所也可能位于上海。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中心碳金融实验室主任陈波曾写道,碳交易所后期面临两个转型机遇,一是发展成为地方拍卖平台,二是转型成为碳金融服务机构。转型的关键是大胆采用拍卖方式,建立一级市场,探索符合区域的拍卖收入使用机制,建立区域碳基金,与国家气候基金形成合作体系,促进碳交易一级市场的金融发展。

相关链接


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碳交易体系

自2011年10月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七个碳交易试点都是在线交易。自2013年6月以来,中国7个碳交易试点的累计交易额已达1260万吨,累计交易额近5亿元。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总配额将达到约12亿吨,2000多家排放控制企业将被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碳交易体系。

相关报告


上海向机构投资者敞开大门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近日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投资者准入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和《机构投资者开户指引》,意味着上海碳交易市场正式向机构投资者开放。

根据《办法》,机构投资者注册资本门槛大幅下降,从原来的1000万元降至100万元,外资机构暂时无法进入上海碳市场。

据悉,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接触的投资机构涵盖了各种企业,包括行业内的“低碳迷”、中国五大证券公司、银行和大型制造企业。

深圳引进外国投资者

据新华社报道,在近日举行的“外国投资者参与深圳碳排放交易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上,一家新加坡环保公司购买了1万吨深圳碳排放配额。这意味着深圳碳交易市场已经成为一个面向海外投资者的开放碳市场,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外汇或跨境人民币参与深圳碳排放交易。

深圳碳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国投资者直接参与碳交易将有助于提升深圳碳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发现和发布碳价格信号,引导管控企业积极投资节能减排。

深圳碳市场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2014年6月27日营业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标题:全国统一碳市场花落谁家?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98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