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75.16亿元促南水北调治污
本篇文章1209字,读完约3分钟
据《中国水网》编辑介绍,自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启动以来,山东省克服财政困难,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非点源污染防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沿线环保能力提升和农村环境持续改善的支持力度。南水北调沿线共筹集污染治理投资75.16亿元,促进了南水北调干线水质稳定达标,为按期供水提供了资金保障。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了解到,自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启动以来,山东省财政共筹集资金75.16亿元投资南水北调沿线污染治理,促进了南水北调干线水质达标,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如期供水提供了资金保障。
据山东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介绍,为促进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污染治理项目协调顺利发展,山东省财政坚持规划先行,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污染治理规划确定的324个污染治理项目。 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质达标补充实施方案》,确定了140个污染控制项目。 同时,扎实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编制了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实施方案,确定了195个污染治理项目。
十多年来,山东省财政克服财政困难,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非点源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沿线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和农村环境连片改善的支持力度。
在非点源污染防治方面,山东省共筹集资金29.9亿元,通过补偿和项目投资补贴农民退耕还林还草、退渔还湖等方式,支持沿线城市在入海口、湖滨带和洪泛区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修复工程。目前,沿线已建成人工湿地14.6万亩,自然湿地16.3万亩,南四湖流域已恢复水生高等植物68种,物种恢复率达92%。
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山东省筹集资金32.05亿元,通过竣工奖励、贷款利息补贴和投资补贴等方式,鼓励加快沿线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截至今年5月底,沿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93座,日处理能力409万吨;建成了53个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2,000吨。
针对沿线河流众多、流量风险源监测困难的问题,山东省共筹集1.91亿元支持南水北调沿线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监管、预警和应急体系。
此外,自2011年以来,沿线12个县(市、区)连续三年被纳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范围。三年内共筹集省级财政资金10.3亿元,支持加快农村小型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人工湿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山东省还创新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自2008年以来,南水北调大汶河流域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引导泰安、莱芜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同时,将拨款1亿元奖励和补充济宁市和泰安市网箱养鱼的清理和标准化工作,引导湖区改变渔业养殖方式,建立渔业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经过不断的投资和治理,南水北调沿线水质得到了根本改善。过去河流污染,鱼虾灭绝,总体水质劣于五类,输水干线9个监测点均达到地表水三级标准,20条支流监测断面均达到规划水质要求。
标题:山东75.16亿元促南水北调治污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065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水污染防治计划或推排放补偿
下一篇:清华控股组建人居环境领域企业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