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杨向平:北京污水再生利用中的技术挑战

杨向平:北京污水再生利用中的技术挑战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1-15 10:23:03阅读:

本篇文章1327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中国36个重点城市中,北京的中水利用率最高,达到60%在“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城市污水与新水源深度论坛”上,中国水协会排水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市排水集团总经理杨向平指出,作为一个特大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每年45亿总用水量的限制下,北京不仅收集雨水,还利用外部的水,预计到2015年,北京的中水处理能力将达到513万吨/天。

各种处理工艺保证了再生水的质量

作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2004年以来,中水利用逐年增加,到2012年达到每年7.5亿立方米,处理后的污水基本实现了循环利用。杨向平说,目前北京中水处理主要采用三种技术。通过这些处理工艺,北京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设施建设项目的出水指标应达到北京市地表水四级和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

首先是“污水处理+深度处理”。包括消毒和深度处理后直接供给农业的方式,以及2000年后建成的“混凝沉淀(铁、铝盐或石灰)-过滤-消毒”和“超滤-活性炭吸附-臭氧-消毒”工艺;目前,大型工艺主要有“曝气生物滤池-过滤或超滤-消毒”(1+1模式)或“mbr-臭氧-消毒”(一步法),这些工艺的关键是满足中水的利用。

二是“灰水处理”,主要用于“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mbr臭氧消毒”过程。

第三,北京有一个10万吨以上的河水处理厂,主要采用“mbr-臭氧-消毒”技术,对污染的河水进行处理后,再返回另一条河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杨向平举例说明了北京典型中水厂的处理过程。

北京污水再生水厂采用的技术

再生水厂规模(万吨/日)工艺状态高碑店100超滤+臭氧在建小红门60超滤+臭氧在建吴家村8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在建卢沟桥10曝气生物滤池+臭氧运行北小河10mbr+臭氧运行方庄0.3石灰混凝沉淀+过滤运行清河55mbr+臭氧(15)运行超滤+臭氧(40)运行

一些技术挑战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杨向平表示,虽然北京市再生水资源量逐年增加,形成了多种处理技术,但在污水再生利用的实践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

一是高质量再生水需求量大造成的技术改造问题。由于北京缺水,所有污水处理厂都要改造成中水厂,这就导致了大规模技术改造的问题。

其次,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供水方案。面对各种用户,如景观用水和工业用水,如何在污水回收设施中实现供水?杨向平说:“这将是一个复杂的供水系统,包括管网规划和水质管理。”

三是中水设施运行保障措施的新要求。污水处理厂改造为中水设施时,对运行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根据用户需要保证供水的稳定性,不允许因来水变化而间断供水。

第四,中水设施的安全设计规模有待提高。有必要改变过去污水处理厂的双向供电模式,以确保运行的稳定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五,上游废水排放量控制更加严格。

第六,初期雨水的回收利用。特别是雨季大量的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有很大的影响,中水的后续运行管理也比较困难。

对于北京市再生水技术体系的未来发展,杨向平指出,要不断开发和实践稳定、高效、节能的再生水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先进技术(氮、磷)的针对性、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管理的简便性和经济性、应用的规模和水质的安全性。同时,建立了完善的中水预警技术和监管体系。

标题:杨向平:北京污水再生利用中的技术挑战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067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