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探究日本水企的中国之路
本篇文章1379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中国水务市场的日益规范化和发展,如何在这个潜力巨大的新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逐渐成为各国水务企业关注的焦点。2月17日,首届中国水网*国际2011中国水论坛在日本东京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在日本水产业中寻求新的伙伴关系。通过主题演讲、对话、业务对接等环节,进行了平等务实的讨论和交流。
清华大学水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顾问》主编符涛博士长期关注水环境领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解读政策法规,分析行业热点。会上,他对近年来中日水务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及未来发展作了总结发言。
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顾问》主编符涛博士在论坛上作了总结发言
中国水网* interaqua 2011中国水论坛会场
中国水网* interaqua 2011中国水论坛对话会
日本企业作为水务领域的先行者,起步早、发展快,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在技术方面,多年的研发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设备方面,高质量的设备帮助制造商站在行业的制高点;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人才储备是其发展的又一利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旺盛的生命力。日本水务企业以技术为纽带,以人才为保障,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污水处理、供水和运营方面表现良好。
但与此同时,符涛博士也表示,日本水务企业的发展并不完善,仍然存在危机。作为一个综合服务系统,水务行业的整体系统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不能进入这个行业,看不到全局,你往往会盲目,陷入过度夸大风险的危险之中,导致你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但又不能下定决心进入市场的囚徒困境。
符涛博士认为,这种情况无疑是由日本水工业的分散造成的。企业在技术、工程、运营等环节的单点绩效很好,但未能有效整合所有环节,整体优势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经营者不开放市场,不经过实战的市场打磨,企业的竞争力自然会有问题;在工程市场中,即使有坚实的技术基础,也缺乏对不同规范和管理体系的及时有效的响应,导致决策层对未来充满期待,导致决策缓慢,产业对接无法实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下降。这种恶性循环必然会阻碍日本水务企业向海外进军。
针对上述问题,符涛博士分析了大局,并结合代表们的发言,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战略伙伴合作机制。
面对资金、政策等各种风险,建议中日双方从各自角度判断潜在风险,在战略互信合作的基础上寻找合作伙伴,共担风险,以适应现代一体化产业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整合各自优势,实现产业互补。
其次,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扩大交流领域。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水务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地方政府开始探索ppp合作机制,北九州成立了相关协会来促进产业发展,中央政府也从投资的角度设立了产业投资机构。但是,这些主要是从技术和财务方面进行的,对相应的商业模式和政策缺乏深入的探讨。因此,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市场调研力度,重新审视中国市场,从行业成本和国家成本的角度综合考虑风险,并对商业模式、融资方式和风险分担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最后,日本国内市场应该适度开放,为企业提供不断增长的广阔的空空间。
符涛博士表示,在访日期间,他深切感受到企业在运营市场中受到约束,自主性有待提高。他承认,如果一个企业在中国没有受到良好的培训,就会涌向海外,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法律背景和市场环境中寻求发展,即使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品牌效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标题:傅涛:探究日本水企的中国之路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416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韩国斗山赢得沙特海水淡化项目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