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4亿治水 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持续改善
本篇文章1221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投资204亿元开展了九大高原湖泊(以下简称九大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湖泊水质不断改善。滇池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从2005年的61.70毫克/升下降到2010年的50.3毫克/升,下降了18.4%。
“十一五”期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政府积极创新湖泊治理思路,有效增加了湖泊治理投入,不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了湖泊流域监管,全面推进了九湖湖水污染防治工作。为确保湖泊治理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湖泊治理创新思路,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昆明市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即环湖截污输水、外流域调水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疏浚。滇池治理全面加快,昆明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55.5万吨/日提高到110.5万吨/日。同时,昆明还大力推进异地种植、异地养殖、三地回归等重大举措,力争实现湖泊周边截污、生态、交通的基本封闭,滇池水体景观、入湖河流水质及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在推进湖泊治理的不懈努力中,洱海治理和保护的经验取得了新的进展。抚仙湖完成了《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规划》,仪陇湖退塘近万亩,阳宗海实施了退湖除砷、切断砷污染源工程。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召开了澄海、杞麓湖现场办公会议,确定了澄海、杞麓湖的治理思路和措施。同时,投入省级国债2.5亿元,带动省级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投资20.9亿元以上,加快了仪陇湖、澄海、杞麓湖的治理。
在财政收入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克服困难,有效增加了对湖泊治理的投资。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九湖水污染防治共投入204亿元。“十一五”九湖治理投资是“十五”总投资的近五倍。此外,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机制,昆明市和大理州分别建立了滇池和洱海投资有限公司等融资平台,地方自筹资金投入湖泊治理资金分别为121.3亿元和12.9亿元。
为进一步加强湖泊治理的科技支撑,云南省启动实施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滇池流域水污染控制和富营养化控制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和洱海富营养化前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研究与工程示范工程。《云南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目录》(第一批)编制发布,仪陇湖开展了污染控制区和污染节点控制方法研究。
十一五期间,九湖流域环境监管明显加强。湖泊管理条例升级为保护条例。已成立省政府滇池、九湖治理监察小组。省环保厅会同玉溪市、通海县率先在杞麓湖开展了清江周活动,促进了枯水期入湖河流的清理工作。九湖流域各湖泊相继建立了入湖河流综合整治江(段)长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整治责任。
经过全省卓有成效的艰苦努力,九湖水污染防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了解,九湖九五计划共有206个项目,其中已完成196个,在建10个,完成率95.15%,开工率100%。监测数据表明,九湖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达到70.15%,五个湖泊满足水功能要求。
标题:云南:204亿治水 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持续改善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424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