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入近千亿元治污 水质仍差遭质疑
本篇文章2103字,读完约5分钟
武汉市中心城区24个劣ⅴ类湖泊进行了疏浚和改造。(人物图片)
审计署近日发布了审计调查结果,称经过6年时间,910亿元的投资在中国“三江源、三湖”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水质仍然较差,巢湖、太湖、滇池的平均水质仍为ⅴ类或劣ⅴ类..
为什么中国在湖泊污染控制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控制效果却不理想?最近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了中国水污染防治的不足。
在管理和污染方面,“再投资910亿元是没有用的。”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繁荣,太湖水质下降了三个等级:从20世纪80年代的二类水质下降到五类水质,且劣于五类水质..当整个太湖地区成千上万的纺织印染、化工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为当地gdp增长做出贡献时,污染物也在迅速积累。
就像太湖的命运一样,巢湖和滇池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发展和居民围网养鱼、围湖造田、建厂发展工业之后,已经萎缩,水质恶化。
为什么近1000亿元的巨额投资治不了“三江三湖”的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坦言,首先,湖泊治理政策和技术路线出现偏差。“就水而言,它强调利用工程和技术手段来控制污染,而忽视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及从源头上节水减排。已建污水处理厂,但运行率低;沿湖截污工作已经完成,但陆地上的污水无法截污。”
王浩院士表示,我国在湖泊水污染控制和富营养化控制的一些关键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防止我国湖泊水环境进一步恶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仅仅注重水域管理,而没有系统的流域管理,实现“水地联动”,很难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污染控制系统和技术路线不会改变,再投入900亿元也很难奏效。它在管理时仍会产生污染。”王浩院士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委员金湘灿表示,中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应该认真反思。为了控制这些湖泊,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其中仅滇池就有100亿元,但效果并不理想。
相关专家认为,传统的处理思路主要侧重于湖泊水质,水质主要是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事实上,这只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冰山一角。为了了解庐山的真实面貌,有必要对其水生态进行综合监测和诊断。首先,要规范流域内的人类活动,调整流域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整个流域的污染物排放,使其保持在水环境承载力范围内。
“唐唐肉”投资环保,“挤水40%”
记者在世界湖泊会议上采访时,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环境保护投资的确是一个“无底洞”。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晋南表示,以前我们一直强调环保投入不足,但“十一五”期间,国家环保投入继续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翻一番。"但是有多少真正用于污染控制和环境改善?"王晋南说:“如果你挤水,我想你能挤出40%以上。”
记者发现,一些地方通过修建广场、铺草坪、建花园,甚至修复高尔夫球场,甚至在河流两岸修建混凝土墙来治理河流和湖泊。根据王晋南的分析,这种“环保投资”更像是“形象工程”,有些不仅达不到控制污染的目标,还会破坏环境。
“这个‘面子工程’的成本非常高。一些地方污水处理厂的建筑非常大和宏伟,浪费的钱甚至可以建立另一个污水处理厂。”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常珏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环保项目资金使用不透明,排污企业环保执法不力,导致环保投资深不可测的无底洞。
更有甚者,用于环境管理的资金已经变成了“唐僧肉”。根据审计署的调查,5亿多元的水污染防治资金被挪作他用,超过36亿元的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被少收、挪用和截留。水污染防治项目闲置资产超过8亿元,206家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水处理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九龙治水”治不了湖
来自世界湖泊会议的数据组更令人担忧: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的内陆湖泊已经减少了1000多个;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受污染的湖泊面积已达14000平方公里...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春表示,多年来,中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治理湖泊,但成效甚微。除了污染控制的技术因素之外,还有制度没有理顺的原因。
他说,在“十一五”规划颁布之前,中国没有明确的湖泊污染控制责任。“十一五”以来,中国已经明确了政府主导治理的主体,但一旦出现污染问题,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就难辞其咎。事实上,许多污染事件都是人为灾难,但政府不能追究责任主体。主要原因是湖泊治理没有从流域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许多湖泊跨越几个省市,这使得很难追究责任。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说:“在控制湖泊污染的过程中,技术不是关键,关键是管理,而九龙控制着水资源。”最后,没有人被治愈。”在中国,涉水和管理水的部门很多,包括水利、环保、渔业、林业、航运等。表面上看,他们集中了很多部门的力量,实现了水控权限的覆盖,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能达到“联合水控”的目的。
王浩院士表示,水环境管理不仅要有稳定可靠的财务制度,还要有高效的流域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明确不同管理部门的角色和职责,支持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行动。解决“九龙治水”问题的最佳方法,是让一条龙治水,而不是互相竞争,不会出现不相干的现象。
标题:我国投入近千亿元治污 水质仍差遭质疑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60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