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开建 长江水将北上入津
本篇文章2206字,读完约6分钟
内容简介:昨天,随着西青区杨柳青镇大柳滩村西北项目工地第一铲施工机械的挖掘,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喝长江水,吃武昌鱼”的梦想在天津人的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城市配套工程规划图
南水北调西线、中线、东线示意图
昨日,在西青区杨柳青镇大柳滩村西北工程现场,随着第一铲施工机械的挖掘,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喝长江水,吃武昌鱼”的梦想在天津人的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输水线路,总输水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东线工程始于2002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二期工程将向我市供水5亿立方米,第三期工程将向我市供水5亿立方米。中线工程始于2003年,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该市的配水量为10.15亿立方米,可接收8.63亿立方米的水。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引水干渠始于丹江口水库的淘沙枢纽,流经天津和北京,途经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全长1432公里,其中淘沙运河至北京团城湖全长1277公里,天津干线全长155公里。干渠采用全封闭式、全衬砌、全互换的河南、河北专用明渠输水,北京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输水,天津干线采用地下钢筋混凝土箱涵输水。
天津干线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一部分,全长155公里。它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西合山村西北(距中线总干渠1120公里)开始,自西向东贯穿河北省保定市和廊坊市的8个县市以及我市武清、北辰、西青区,止于西青区曹庄村北出口门。输水采用无压地下钢筋混凝土箱涵,设计流量为500,本次开工建设的是天津干线国内段,是天津干线的终点。起于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西南的津冀交界处,止于天津市西青区曹庄北出口处。项目全长23.945公里,总投资14.77亿元。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成投产后及时发挥作用,我市规划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根据《南水北调天津中线配套工程规划》,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城市输配水工程、自来水供水配套工程、水区水厂和供水管网工程。其中,城市输配水工程包括新建的中心城区供水工程、滨海新区供水工程、王庆坨水库工程、北塘水库改造工程和引滦管道扩建工程。
目前,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中心城市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获批准,部分工程已开工建设;滨海新区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中。王庆坨水库项目建议书已获市发改委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中。正在准备支助项目的总体可行性研究。根据市政府要求,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应与中线干线工程同步完成,同时发挥效益。
“一横一纵”供水系统,五大水库确保“水安全”
关键地区的多水源供水
从南水北调办公室了解到,天津市干线工程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成后,将在引滦工程后增加一条生命线,形成以“一横一纵”为骨干网的供水格局,五大水库联合调水,将大大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保障率。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该市将形成覆盖全市的城市供水骨干网,以调节滦河的于桥水库和二王庄水库、调节南水北调中线水量的王清托水库和北塘水库、调节东线水量的北大港水库为供水安全保障,以一条水平线(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和天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为连接线。建设黄河和滦河水联合调度、互补、优化配置、综合利用的供水系统,向全市各区县供应原水,确保生活、生产和环境用水安全,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城市供水系统空室的布局如下:引滦工程从城市北部进入,总体趋势是由北向南。该市多年平均供水量为7.5亿立方米。供水范围主要在中心城区及北部和东部地区,包括中心城区、新四区、蓟县、宝坻区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天津西部进入,由西向东布置。多年来,我们城市的平均供水量为8.63亿立方米。供水范围主要在中心城区、西部、南部和东部,包括中心城区和新四区、塘沽区、大港区和静海县。
滨海新区塘沽区和大港区作为中心城市和新四区,是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滦河水、河水、地下水、淡化海水和再生水将用于供水。
来水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将为城市增加一个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外部水源,在每年引滦7.5亿立方米的基础上,每年为城市提供8.63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
这个城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引滦后,人均水资源只有37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引滦济津工程的建成,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随着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引滦工程每年可向该市供水7.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每年可供水8.63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该市的外部水源将翻一番,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迫切需要。
双外水源确保城市用水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完成后,城市将有两个外部水源,即滦河和姜水,形成一个以双水源为备份、互补、协调配置、覆盖全市的供水网络,避免城市对单一水源的过度依赖,形成双水源的供水格局,实现滦河和姜水的相互补偿。 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城市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水资源保障,提高城市供水安全。 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是继引滦入津工程之后的又一条输水“生命线”。
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开建 长江水将北上入津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858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