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富营养化
本篇文章998字,读完约2分钟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公布了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以下简称《规划》),首次披露了上述信息。此外,截至目前,库区及其上游三分之二的生态保护工程尚未开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尚未实施。
该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并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发布。《规划》还承认,由于“基础数据薄弱,对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以及长期、复杂、艰巨的水污染治理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估计不足,库区支流富营养化和水华问题以及库区水位变动区问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2001年5月,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原国家计委等部门编制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
根据原《规划》的要求,在200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5.6万吨,氨氮排放量11.4万吨)的基础上,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02.8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8.3万吨。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cod和氨氮实际排放量分别为136.3万吨和11.5万吨,未能达到原“规划”目标(包括2000年的缺失数据)。
根据2001-2005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库区及上游水质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有所改善,但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富营养化加剧,水华发生,使受影响区域水质恶化。
据报道,随着库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三峡水库水位的不断提高,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面临新的挑战。
蓄水后,库区主要支流流速减缓,导致库区污染带进一步扩大;受流速、温度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大宁河、神农溪河、梅溪河、包龙河、香溪河、神农溪河等多条支流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水华”相继出现,对当地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75米后,将形成最大落差30米、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水库涨落带,这可能导致病原体繁殖和泥沙淤积等新的环境问题。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环境容量有限,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并日益突出。
《规划》要求对本地区的造纸、化工、酿酒、制药等行业进行优化升级,并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2008年底前,规划区内的国家重点水污染监测企业将实现持证排污,在指定位置安装自动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对接。
据悉,修订后的规划项目调整为460个,总投资228.24亿元(包括原规划中的52个项目,总投资76.6亿元)。
标题:环保总局: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富营养化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977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宣钢排污危及北京饮用水源头
下一篇:同方水务:理性思考下的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