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纽约时报》毒水养鱼报道耸人听闻
本篇文章4279字,读完约11分钟
中国水利网编者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关注不仅仅来自国内。也许外国媒体的报道中不乏恶意,但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在哪些方面给了人们一个把柄,让自己变得被动?
2008年1月8日星期二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部副部长高宏彬介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路透社记者的提问时,高宏彬批评了《纽约时报》关于中国使用有毒水养鱼的耸人听闻的报道。
[高宏彬]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在有毒的水中养鱼。我想我们都有常识。我们能在有毒的水里养鱼吗?鱼能生活在有毒的水中吗?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份报告有点耸人听闻,误导了公众。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水产养殖标准、制度和法律。我们在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负责监测污染物残留。2006年,我们对22个省市的19种水产品进行了检测,共检测5479个样品,合格率为98.6%。中国每年出口水产品270万吨,出口检验合格率达98%以上。我同意个别企业和产品存在问题,但它绝不是普遍的、全球性的或全部的。所以请回去告诉纽约时报。下次你写这样的新闻时,注意检查一下。
相关新闻:
外国媒体恶意报道说,这个坑是福建农民挖的
中国日报在线消息:中国日报1月4日报道:张秀国很清楚抱怨是没有用的。同样,在办公室短暂休息也不会有太大的积极影响。但他就是转不过弯——福建福清市的鳗鱼养殖者正坐在沙发上,双手在空猛扇,声音洪亮如锣,眼睛直直地盯着紧闭的门——外面有70个室内鱼塘。
这些鱼塘是张家五兄弟的全部,也是秀胜鳗场的核心。数百万条鳗鱼生长在这个18英亩的鱼塘里,它们由十口从地下约100米处取水的井饲养。鳗鱼一天吃两顿饭,洗两次澡(或者按照老张的话说,鳗鱼养殖场应该一天被污染两次)。至于剩余的鳗鱼粪和废水,它们将通过管道引入相邻的排水沟进行光合降解,直到它们进入海洋。
同许多同行一样,秀胜鳗场是当地烤鳗场的原料供应基地。与鳗鱼养殖场签署协议后,日本将成为这些鳗鱼的最终目的地。然而,2007年7月,国际媒体对“纸包子事件”的恶意炒作改变了福清水产品出口的命运。出口订单突然成为大多数鳗鱼养殖场的奢侈品,而鳗鱼养殖者很快发现他们的产品无处可卖。
面对风险,长期独自工作的张氏五兄弟决定互相扶持。但是几个月后,鳗鱼市场仍然每况愈下。张绣曾经想过停止这种做法,但他从事这一行业已经十多年了。他不能说放手就放手。“我们有五个兄弟,一个家庭借五个。你想借多少?”他说,如果时间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时他开始养鳗鱼,他“肯定不会养鳗鱼。”
纽约时报:“中国在有毒的水里养鱼”[br/]“我们现在进退两难,那些外国记者太不道德了。”像我们一样一起工作,当我们变得富有时,整个家庭都发展了;如果你赔钱,你所有的亲戚都会死。我们怎么能拿鳗鱼的质量开玩笑呢?”
令老张困惑的是,这个县级城市的120万居民,尤其是官员、行业协会代表和鳗鱼养殖者,都有同样的感受。
福清早在明代就享有“侨乡”的美誉。1987年,农民杨访日,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鳗鱼养殖场,拉开了当地鳗鱼养殖业和加工业大发展的序幕。受杨成功经验的启发,成千上万的农民开始饲养鳗鱼。到目前为止,福清的鳗鱼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30%以上。
然而,发展并非没有成本。“2003年以前,我们经常吸毒,”玉溪镇舒天村曙光鳗鱼养殖场50岁的大股东刘告诉记者。
他解释说:“但是我们从日本学到了养鳗鱼的所有知识。”在1996年和弟弟刘一起创办曙光之前,他们共同的留学经历为他们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自2003年以来,越来越严格的国家政策使得不可能发现非法药物。福清市鳗鱼协会成立于2006年,负责统一采购和经销渔药。
去年12月15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超过2400字的长文章,包括完整的中文翻译和录音。文章指责中国“在有毒的水中养鱼”,这是从福清所谓的实地采访中获得的证据。
文章称:“为了保证鱼类的生存,水产养殖者用掺有非法兽药的饲料喂鱼,使含有有毒和致癌药物残留的水产品进入市场,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福清:“这里的水没有问题”[br/]福清的水产养殖者和官员对《纽约时报》的说法表示强烈反对,称根本没有事实依据。
福清市环保局副局长谢河杰说:“在养鳝鱼的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是自然形成的氮、磷和鳝鱼粪。”“农场越多,对水质的环境压力自然就越大...但是这些污染物可以自然降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更多的渔场,我担心水会变得“有毒”
海洋与渔业局的副局长陈说:“而且,水中的氮和磷含量对鳗鱼的繁殖没有影响。”“说到吸毒,谁要是还在使用违禁药物,肯定会赔钱。普通农民根本不敢,也没有地方买非法兽药。”
福清大部分鳗鱼养殖场集中在西部的玉溪和上京镇。这里养鳗鱼的水来自山泉水、地下水和几个分散的小水库。
“不管是在这两个镇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鳗鱼对水质的要求都很高,”市农业局执法大队队长郑庄说,他在监测的第一线工作。"此外,在有毒的水里怎么能养活鱼呢?"
张秀国认为,他的养殖场95%的鳗鱼品种是欧洲鳗鱼,这一事实足以表明水质是安全可靠的。"与日本鳗鱼相比,欧洲鳗鱼需要更好的水来维持生命."
刘对此也表示强烈赞同。他说:“我们的水可以养欧洲鳗。你认为水质会更差吗?”
“养鳗鱼不容易,”刘说。“谁说它门槛低了?不仅不低,而且养殖鳗鱼的水质也是最高的,因为它的技术含量高。当鳗鱼苗第一次被引进时,它们像火柴杆一样薄。你知道我们投入了多少吗?饲养鳗鱼的水必须保持28摄氏度的恒温,上下温度不得超过0.5度。多少次,我们两兄弟日夜轮流检查水温。”
对于水产养殖的农民来说,水质从来都不是问题——刘兄弟“都是吃着这种水长大的”。刘一直用自己的井水泡茶,因为“用自来水泡茶不好”;张的家所在的村曾经是一个海滩。张秀国说,这里清澈微咸的地下水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藏”,“这里养的鳗鱼味道更好。”
在他们鳗鱼养殖场北面不远的地方,布布灵横贯东西,将福清的大多数水产养殖者与当地的主要水源——龙河流域分隔开来。《纽约时报》的文章称,龙河流域的水“受到了造纸厂和屠宰场倾倒垃圾的影响”。这条河的上游是东漳水库,这是福清最大的水库。超过10,000人居住在水库附近的东张镇。《纽约时报》的文章称,水库中的水“甚至不适合人类接触”。
“福清一直缺乏水资源。即使在今天,我们城市的人均水资源还不到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1958年修建了东漳水库,这有助于解决富水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现在,环境保护署的检测结果显示,我们有50年历史的图书馆只是轻度富营养化,这比全国湖泊的平均中度富营养化水平要好。”
东漳水库管理局局长陈天慈强调,12365之前有污水排放作业;1999年,だよ完全解决了一些水质问题。
“我们的水质介于第三和第四类水之间,”他说,“但必须指出的是,自2005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并实施了一项新的水质监测标准,类似于“一票否决”。根据该标准,湖泊和水库的水质由其最差指标决定。我们的大多数指标都属于一个类别,但少数指标(如氮和磷含量)属于第三类和第四类之间。”
“2007年3月5日是一个旱季,水资源减少,死藻增多。那天做的测试确实发现我们的氮含量几乎比四级水还要差。但我们的水,无论是饮用水还是养殖用水,都完全没有问题。”
“关注环境保护是一项自觉的行动,”2006年从湖南退休的蒋慧龙(音译)说,他被重新聘为东漳水库的总工程师。"我们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这里喝水,我们能不注意吗?"
为了保护水质,东张镇的居民做出了惊人的牺牲。周元贵(音译)是该镇三星村的一名村民,在水库建设的大规模搬迁行动开始时,他只有三岁,但今年已经54岁了。75%的东丈居民搬到了其他地方。周的家人最初搬到了福州,但很快又搬回了三星,因为他们在城里找不到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们在河的上游,不能发展工业。所以我只能养猪。但自2004年以来,该市不断发布一系列通知,要求分批拆除所有养猪场,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但是现在我甚至不能养猪了。2006年11月,每个人的养猪场都被拆除了,我的养猪场也被拆除了,我还获得了46,800英镑的赔偿。”
2006年至2007年,福清共有472个养猪场被拆除,周元贵的猪舍只是其中之一。政府为此投资了6600万元。
“村民们起初不明白,”谢和杰说,“但现在他们逐渐意识到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在养猪场被拆除后,许多村民仍然只有老路可走。这对当地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官员们意识到,面对保护水质的长期艰巨目标,暂时的经济停滞算不了什么。在消除污染源的同时,当地政府也加强了环保项目的建设,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2006年12月,王劲松成为三星村倒数第二个养猪场被拆除的农民。不久,他和他的儿子去了别处做生意。从他的养猪场原址开车只需一刻钟,你就可以到达最近的环保项目建设地福清第二污水处理厂。在长江岸边,工人们正忙着捡起长长的污水管。该处理厂将在今年内完工,届时东张水库下游福清的最后两家废纸纸浆和造纸厂将关闭。
福清的水产养殖前景令人担忧
“据说我们是2007年美国记录中第一个拒绝中国进口水产品的国家。截至11月,所有43种产品都含有非法药物残留,”福清国家检验局副局长陈晖说。"这些人是不是混淆了拒绝和自动拘留?"
“我们的记录显示,2007年至今,该市已向美国出口了81批900吨鳗鱼,另有5000吨出口到日本,但没有一个国家拒绝出口;超过4000吨的266批对虾出口到美国,但只有一批被拒绝。鳗鱼是美国海关自动扣留的五种水产品之一。自动扣留和拒绝是同一意思吗?”
过去的2007年对福清鳗鱼养殖者来说是最艰难的时期。福清鳗鱼协会会长刘表示:“只有少数鳗鱼养殖者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因为日本鳗鱼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坏账很多,而且农民没有像样的抵押品。”
该协会副秘书长林春音表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整个行业将会崩溃。”
如果行业崩溃会发生什么?刘买不起他最喜欢的车;也许很快,张秀国18岁的儿子将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只能继续从事鳗鱼养殖,这让他的父亲开始后悔当初进入。像他们一样在鳗鱼养殖和加工领域苦苦挣扎的10000多名福清农民呢?
到了2月投苗的时候,刘却对说:“价格不好,没有人投,因为没有钱。”没有钱,没有出口,也没有成熟的国内市场——鳗鱼养殖者能做什么?就像张秀国调侃的那样:“为什么我们还坚持养?为全球消费者做出贡献。”(《中国日报》记者主编董冯)
标题:农业部:《纽约时报》毒水养鱼报道耸人听闻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999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城市环境:投资症结和改革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