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环保产业民营化
本篇文章2173字,读完约5分钟
——访北京桑德环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温一波。近几年来,国家在开放市政公用事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市场化政策,使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的民营化呈现出繁荣和良好的态势 特别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形障碍正在得到解决 但与此同时,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角色转变不到位,特别是观念转变不到位,民营企业进入和经营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行业还存在许多困难、障碍和制度障碍 我们拜访了北京桑德环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温一波,讨论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民营化过程中的障碍和解决方案 记者: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项目融资的特点和障碍是什么?温家宝:bot、tot和ppp项目是世界上成熟的商业模式。它们与其他商业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融资方式和政府参与 bot项目通过融资信用渠道为新成立的项目法人融资,以项目投资形成的资产、未来收益或权利作为建立项目融资信用的基础,并获得债务融资。项目的股权投资者不为项目贷款提供担保或仅提供部分担保。 由于不同于传统的银行贷款,国内大多数银行对这种融资方式持观望态度 对于tot项目融资,中国的《贷款通则》规定,银行贷款不能用于股权投资,因此商业银行不能为收购方购买股权提供贷款 这在法律上制造了障碍 呼吁政府支持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对相应的tot项目给予不同于其他固定资产收购项目的金融政策,开发多种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和金融产品,如加大长期投资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放宽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放宽发行信托基金的条件等。 记者:您认为目前环保行业的监管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闻一波:行业监管和公共利益保障需要政府监管,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监管体制混乱,监管方法和理念混乱 从新兴的监管模式来看,政府介入了经济、技术和行政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和工艺的选择、设备的选择、原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检验等 在整个现存的分散监管体系中,几乎有一半的政府部门都参与其中 这违背了国家进行产业市场化的初衷。政府介入的民营企业不得不依赖政府,这容易造成监管不力,有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从市政工程的直接投资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到工程的监督者,政府是一个巨大的制度和观念的转变 政府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规划指导和充分的发展空 呼吁政府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私有化过程中给予投资者和其他企业的投资者同样的国民待遇 记者:价格调整一直是环保产业项目运作中的敏感话题。你对这方面有什么看法?温家宝:在价格调整问题上,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在任期内提高,政府对价格的制定和调整一直有绝对的控制权 因此,价格调整中的政策风险已成为企业的一大心病 事实上,水价并不是中国水务发展的真正瓶颈,真正影响中国水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念和制度 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压力非常有限。对于企业来说,价格上涨不是为了增加利润,而是为了弥补各种因素变化造成的损失 在地方政府与投资者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中,应当合理约定价格调整,并设定相应的价格调整公式,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环保项目运营的市场环境存在哪些问题?闻一波:当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恶性竞争:对于中国的一些超大型项目来说,投标价格是世界上最低的,更不用说零处理运营费用,投标价格甚至不足以支付财务费用。这类案件必须在某些场合提出,这使得市场混乱,扰乱了市场公开、公平和公正竞争的基本原则 2.国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对市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区域性国有企业利用长期垄断资源设置市场化障碍,以高价或低价承接项目,扰乱了基本的市场价值标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利用地方政府给予的资源在其他地区竞争项目,不同地方的负成本由国有企业所在地的人支付,这打乱了基本的市场竞争标准 选择具有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综合经营能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市场化的方向,否则将形成一个怪圈,使市场化从一开始就回到起点 3.溢价转让: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有一个奇怪的循环,即溢价转让,项目以高于项目资产原值几倍的价格被收购 一个愿意高价出售,另一个愿意高价购买。从本质上讲,买卖双方将高额费用转嫁给公众和企业,由他们来支付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费用,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 呼吁政府尽快规范市场环境,纠正不健康的市场因素 记者:您对环境保护中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法律保护有什么建议?温家宝: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护,非公有制经济渴望完善的法律保护 对于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行业的民营化和整个市政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相应的具体制度,规范政府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政府违约的保障制度,规范市场环境,支持和保障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行业民营化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使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此外,我国现行税法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有不同的税收规定,事实上,它对外资企业给予“超国民待遇”,而《建筑法》对企业资质等级等也有规定。这些都使得新兴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需要投资者、各级政府、公众、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毫无疑问,市场化是解决中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唯一途径,私有化将是市场化的主流力量 (中国环境新闻)标题:大力推进环保产业民营化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322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合肥:水质标准提高 水价暂不调整
下一篇:安徽:污水处理厂污泥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