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就“打白条”事件发声
本篇文章785字,读完约2分钟
新京报
最近,媒体不断报道“安徽省定远县数以千计的农民正在追回粮食收购款,中国储备粮的2000多万财政资金容易被挪用。”7月16日,国家粮食局发布《关于严格监督、严肃查处向种粮农民“打白条”行为的紧急通知》。
7月20日,安徽省定远县一名粮食经纪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近日媒体不断报道的中国储备粮粮食收购违约事件仍在调查中,尚未收到拖欠的粮食款。
国家粮食局要求中国储备粮、中粮集团等。对企业缴纳粮食资金的情况立即进行自查自纠,如有拖欠农民的粮食销售款,必须立即全额结清。
本月14日,杨光。据报道,中国粮食局已经拖欠了数千农民超过2500万元的购粮款。同一天,中国粮库在官方网站上回应称,购买市场的所有资金都已及时支付,不存在“支付白条”的问题。今年2月6日,安徽省定远县县委、县政府指示县粮食局配合有关部门和永康镇党委政府,对民生米业拖欠农民售粮款的问题进行调查。根据4月7日公布的调查结果,在收购中国储备粮滁州直属仓库民生米业租赁的部分仓库时,将粮食销售资金直接划入粮食经纪人和农民的结算卡。民生米业私下与粮贩达成协议,向粮贩借钱,导致粮款不足。
当地粮食经纪人向《新京报》记者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其没有私下与民生米业达成协议,同时,毫无疑问,这批粮食被出售给了中国储备粮,并出具了一份名为“中国储备粮直仓”的结算书。
根据杨光的调查结果。民生米业的所有者永军之所以能轻易挪用粮食资金,主要是因为中国储备粮是“虚租,真委托”。中国储备粮与这些承储点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场地的租赁,而是将一系列的收粮环节委托给这些承储点。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储备粮滁州直属库主任王表示,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储备粮“托市收购”期间的资金结算应及时支付给卖方。但是,为了结算方便,中储粮只向租赁企业提供的几个账户交钱。
7月20日,《新京报》记者就农民拖欠粮饷一事联系了定远县政府副县长杨。
标题:国家粮食局就“打白条”事件发声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884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