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医院:来自抗疫一线的中医预防药方公开
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2月1日,新闻网(www.thepaper)从武汉市第一医院获悉,1999年COVID-19爆发肺炎后,该院采用中医药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优势,组织武汉市著名中医教师谢,以及、曾宪宇、、等医生参加了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 据了解,1月20日至22日,该院外周血管科主任谢作为湖北省COVID-19中医防治肺炎专家组成员,与北京市中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的北京东直门医院教授齐文生等专家,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金印潭医院和呼吸科6号病房,对80余名患者进行了查房。 重要的;"/> 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了脉搏和舌诊。微博@武汉第一医院地图 根据武汉市第一医院公开号的介绍,通过查房,专家们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分析了病因、发病机理和部位、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和病因寻求、立法处方、配伍和药物选择。 谢培林等专家认为,COVID-19型肺炎属于流行性疾病范畴,其核心病机为湿、毒、瘀、滞。疾病位于肺,或伤脾,或伤络入血。 2月1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公开号发布文件,披露该院中医药专家组回答了网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和药物预防中药方面的三大问题: 问题1:你如何看待新型冠状病毒?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冬天,气候异常。中医认为,有一段时间,它不是它的气,而是冷,而不是温度。湖北和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和中部脾脏。有些人有不良习惯,喜欢吃野味,而山、河、湖则充满了流行病。此外,由于健康趋势不佳,一些患者患有慢性和严重疾病。 综上所述,当它不是气,而人体正气不足时,如果感觉到疫气就会发生。外源性病原体通常从鼻和口进入,肺处于高位,首当其冲。因此,疾病始于以上焦肺为病变中心的病原体。肺主气,病初出现发热、咳嗽等肺部健康症状。邪在表,卫气郁,开合不调,故发热恶寒,身痛。肺气若失,则咳嗽,湿则咳嗽重。温热的邪恶会伤害液体,所以咳嗽很快,痰少,脉搏数快。如果说肺卫之邪是不可理解的,那么它的发展有两个趋势:邪热顺胃,由卫转气,这主要表现在阳明邪热的盛衰;如果邪热反传至心包,可能会发生精神变化,如意识不清和谵妄。 问题2:治疗COVID-19肺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病毒感染和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治疗往往不以疾病为重点,而是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其关键在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中药可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全方位的作用。我们也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由于该病属于流行病范畴,其核心病机为湿、毒、瘀、滞,病位在肺,或伤脾,或伤络入血。现在,我们将一种疾病分为四种证型,如肺湿郁证、肺热郁证、肺毒闭证、内闭证和外脱证,并给出了每种证型的推荐处方。其他如莲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金华清肝、藿香正气、热毒宁、清瘟败毒散等,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 问题3:除了经常戴口罩和洗手外,中医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犯,强调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避免有毒气体强调如何防止疾病和病原体的入侵。中医更注重治病,强调病前预防,预防重于治疗。 中医专家小组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包括发热、疲劳、干咳、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然而,有些人发病轻微,可能没有发烧症状。对于目前被隔离在家的群众,除了严格遵守国家防疫部门发布的隔离保护措施外,从中医药角度看,还可以采取药物预防: (1)处方: 苻坚食谱 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贯众10克 银华10克陈皮10克扁豆15克茯苓15克 用200毫升*3袋水煎服三次,连续服用2周,以提高其抗病能力。 傣茶 炒白术3g金银花3g陈皮3g芦根6g 桑叶3g紫苏叶3g生黄芪9g 用开水冲服7-10天。 (2)中成药: 人通常是湿的,有沉重的体质,肠胃不适,厌恶寒冷和温暖,舌苔厚。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水),剂量应按照说明书。 莲花清瘟胶囊和金华清肝颗粒可用于内热过多、咽痛、口干、不适者。剂量应该按照说明书服用。
标题:武汉市第一医院:来自抗疫一线的中医预防药方公开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1202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