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水务企业深化改革的四大共性问题探究

水务企业深化改革的四大共性问题探究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8-30 17:48:02阅读:

本篇文章2228字,读完约6分钟

前言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九大之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政府及国企追求的目标。因此,改革的进程愈发变得如火如荼。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本,生产之要,水务是事关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最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之一。水务企业作为关乎老百姓吃水、用水甚至水环境处理的重要、特殊行业,更是各地政府探索改革的一大方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5年以来,从上海水务行业的集团化整合探索,到东莞涉水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再到绍兴公用集团供排水产业一体化的整合;从深圳水务适应战略目标的管控与激励体系变革,到江南水务夯实本地实力探索“走出去”的思路及配套机制,再到孝感等中小型水司人力资源机制改革的探索,各地水务企业发展、改革纷纷登场,好不热闹。

笔者在参与各地水务企业改革的咨询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水务企业究竟怎么改,改什么?改革的难点在哪里?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因企施策,但无论企业处于何种状态,都必须认真思考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水务企业是否真正理解了政府的关切及对企业的定位?

水务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政府首先关心的是如何让老百姓喝到、用到高质量的水,如何让老百姓免受污水和内涝带来的影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水源污染、管网污染、二次供水污染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一些城市一旦发生暴雨,就会造成“水漫金山”的状况,给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这些情况都是政府最关心、老百姓最上心、水务企业最敏感的问题。

显而易见,水务企业保障的功能凸显,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而水务企业市场化的发展并不是政府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更多的是基于企业生存发展的自我谋划。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会考虑如何进行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如何最大限度的处理好城市涉水环境的治理。众所周知,我国是淡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如何高效地循环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最大程度降低水资源浪费,也是一大世纪难题。对地方政府来讲,根据所处流域特点,从江河湖泊的原水,到制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收、黑臭水体等水环境问题治理,如果由几个水务主体分散运营、各自为政,必然会带来水资源协调管理上的难度。

所以,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资布局进一步优化、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朝向“管资本”深化以及新一轮“国企整合重组”序幕的拉起,水务企业(集团)整合所承载的意义不仅仅是“企业简单的变大”而已,更重要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一体化的协同管理。我们从东莞水务集团的整合重组、绍兴公用事业集团供排水一体化的整合重组上可见一斑。

二、水务企业自身有没有设定明确的战略目标?

对于水务企业来讲,根据所处水务产业链环节的不同,提升自身专业化运营能力,夯实自身实力,应该是普遍追求的目标。以供水企业为例,绝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企业是亏损或微利的,难道这些企业不想盈利吗?不想“走出去”发展吗?不想同业扩大业务类型吗?当然不是。

如前所述,长久以来,各城市的供水企业都是以“公共服务”作为自身定位,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障城市全面供水、安全供水的目的,这也是政府最关心的。而其具有的公益属性,似乎与靠财政吃饭或政府背书银行贷款生存紧密关联。

笔者认为,水务企业本质上还是企业,具有企业的共同诉求。首先一定要确定自身追求的目标。像深圳水务集团,在特区宽松的政策条件下,很早就制定了走出去的发展方向。对于大部分水务企业来讲,如何提升专业化运营效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如何通过管理服务的改善获取客户满意度的不断提升,如何最大化利用政府资源扩大业务规模、扩张业务类型,可能是他们中短时期内追求的目标。

水务企业积极思考,积极制定自身发展目标与规划,积极向政府营销,既要让政府放心,也要为企业谋长远。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水务企业虽不必谋万世,但也不能局限在眼前,在战略目标及规划明确的基础上,水务企业需要思考如何进行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以及人力资源素质能力、意识态度的提升与改变,才能有利于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及规划。

近年来,我们也惊喜地看到,已经有一些水务企业几经演变,逐步“脱胎换骨”,正迈步走向现代化运营的市场化发展之路。比如杭州水务集团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

把握“保障生产运营和推进改革发展”两条主线,强化“深化改革、开放发展、五水共治、智慧水务”四大引擎,推动集团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做强即提升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持续盈利的能力,做优即让市民满意、政府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做大即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要领先。最终将集团公司打造成集投资、建设、运营和资本运作于一体的“省内第一、国内一流”的水务标杆企业,实现企业走集团化、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的道路。

该集团同时指出:“十三五”期间,集团公司要按照“1211”的发展目标来确定,也就是营业收入要翻一番,实现120亿;利润总额翻两番,实现20亿;投资额力争突破100个亿,实现主板上市。

三、关乎水务企业决策与组织效率的体制改革能否适应公司的战略目标?

水务企业体制的改革总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产权层面改革,二是组织体制改革。

产权层面改革,即从产权层面有效引入积极因素来提高水务企业的决策效率及能力。不论是十九大以后国资国企改革反复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通过上市进行的治理规范,均属于产权层面的体制改革。说到底,产权层面的改革,核心目的不应该是引资,更不应该是争权,而是在符合政府导向且可控的前提下引智、引能、健体。

标题:水务企业深化改革的四大共性问题探究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330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