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有关问题
本篇文章2407字,读完约6分钟
生态环境部最近修订并发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则》(hj 130—2019)(以下简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则》)。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修订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生态环境部环境评价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规划环境评价指南》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近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修订)、《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国发[2016]65号)、《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坚决防治污染斗争的意见》(钟发[2018]17号)等。随着本地区“三线一令”等创新工作的深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模式的改革,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协调。同时,在实践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130-2014)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要求、结果和输出不明确,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因此,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促进规划环评工作的有序衔接,增强技术可操作性,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此次修订工作。
修订后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指导规划机构更好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是全过程衔接了“三线一单”系统、技术和成果的要求,为规划实施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和管理要求的动态衔接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精神,进一步加强宏观技术指导,为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提供支持。
《规划环境评估指南》的主要修订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规划环境评价导则》主要包括前言、15项技术内容和6项附录。与原指引相比,修订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修订后的《规划环境评价导则》提出,规划环境评价应以提高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论证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并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明确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控制要求,为规划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是准确区分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修订后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将评价过程分为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其中工作流程主要规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流程,强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早期干预要求和与规划编制过程的互动,技术流程主要规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环节,突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三线一序”工作的联系。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使调查内容更加规范。为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连续性,修订后的《规划环境评价导则》提出了“现状调查应以评价范围内现有常规现状数据的收集和利用为基础”、“数据原则上包括近5年或更长时间的数据”、“当现有数据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必要时应进行补充调查或监测”等要求。为避免积累与规划环境影响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无关的调查数据,修订后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规划环境影响特征和区域环境目标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调查和评价,重点关注关键问题。
第四,加强情景预测,加大规划优化和调整的支持力度。修订后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提出,应结合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区域生态功能维护和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等,从规划规模、布局和结构等方面设定各种情景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一是考虑规划实施的不确定性,二是为规划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支持,同时结合情景预测和优化调整对推荐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满足。
第五,加强成果指导,明确成果和产出要求。修订后的《规划环境评价导则》强调以下产出:①规划协调分析应明确规划与其他政策和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②现状调查与评价应明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生态环境制约因素;(3)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应明确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是否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④规划优化调整建议进一步优化规划的定位、布局、规模、结构和建设顺序,并将优化调整后的规划作为推荐方案进行评价;⑤环境影响缓解对策和措施应明确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控制要求。
问:《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指引》如何与“三线一票”制度衔接?
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防治污染的意见》、《空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实施方案》和《十三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2025年基本建立区域环境评价体系。 现有规划环境评价需要与区域环境评价体系有效衔接,源头防控体系有待完善。 修订后的《规划环境评价导则》增加了与“三线一单”工作的新联系,包括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并在分析区域增加了“三线一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章节要求分析规划实施后能否达到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及优化调整建议一章明确了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在线的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论证及优化调整要求;在环境影响缓解措施一章中,提出了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内容要求,较好地实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三线一表”的有效衔接。
问:在《规划环评通则》中,如何指导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的衔接?
答:项目环评的简化是以高质量完成规划环评为前提的。修订后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对规划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单列了一章,包括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和可简化规划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判断原则。对于符合规划环评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环境管理和控制要求的具体建设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评编制的内容,建议对项目选址和路线选择、规划分析和现状调查(数据仍具有时效性)等章节进行简化。
问:生态环境部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规划环境评价指南》的顺利实施?
答:为保障《规划环评导则 总纲》顺利实施,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总纲的宣贯和培训。总纲发布后,我们将组织对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划环评编制机构、规划编制机关、相关专家等的培训工作,系统解读总纲修编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成果要求等。
标题: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有关问题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4425.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