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环境迎来历史性转变 159个黑臭水体全部达到不黑不臭
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11月底,彭城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白鹭不时在茅洲河龚铭段的绿草滩间起飞。90后的蒋益阳(音译)很兴奋能和他的朋友们在白鹭同一个相框里拍照。“哇,你不需要一张漂亮的照片就能把朋友圈起来!”她骄傲地炫耀。
江益阳可能不知道,全长31.3公里的毛州河,经历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之痛。毛州河的河道管理工人陈师傅还记得,就在几年前,这条河还是黑得像墨水一样,而且还很臭。“没人愿意接近。”
随着深圳市水污染控制的大力推进,毛州河迎来了新的生命。今年11月5日的监测结果表明,毛州河下游共和村国家检测断面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即河流景观用水标准。这表明深圳市水污染控制“一号工程”提前达到了国家考核标准。
城市超常规发展造成的水污染曾经是深圳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数据显示,深圳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色和有气味的水体,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数量最多。2016年,深圳发起了一场控制水污染的硬仗。在过去的四年里,深圳投资1200亿元,以河流长度系统为起点,以管网系统为核心,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深圳控制水资源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成效。今年10月底,根据市生态环境局连续6个时段的最新监测数据,全市159个水体均达到无黑无臭的水平。2019年5月,深圳被国务院评为水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的五个城市之一;10月,深圳被选为全国黑臭水处理示范城市。
短短四年间,深圳的污染治理效率惊人,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加快了三倍。其中,2018年将建成2855公里,相当于“十二五”期间年均建设长度的10倍。此外,深圳还为城市的所有社区和村庄修建了雨水和污水分流管网的“毛细管”。截至今年10月,13085个社区的雨污分流管网已经重建。
近四年来,深圳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双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38家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新扩建和升级改造,实际出水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该市已经建立了34个分散处理设施。
消除黑色和有气味的水只是水污染控制的第一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了解到,深圳将于2020年淘汰劣ⅴ类水体;到2025年,全市河流达到四级以上,主要河流达到三级水和游泳目标。
未来,深圳将在确保水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把部分水库改造成“公园式”水库,把净水厂建设成公园绿地和科普基地,建成覆盖全市河流的碧岛,让200多平方公里的市民共享绿色空空间,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中国模式。
11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碧水绿岸》的第一集,用了7分多钟讲述了深圳在推进毛州河整治方面取得的成绩。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密集增长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河流成为重灾区。毛州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治理既困难又紧迫。
2013年,毛州河保卫战打响,截污、疏浚、生活源、固堤,全面系统的综合整治。改进的力度和进度也在深圳创造了新的速度。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水十条》,将治水作为一项重要的国计民生工程。
2018年,中国全面实施了河流首领制度,全国各省、市、县和村庄共有120多万名河流首领。当民间河长发现河流污染隐患时,他会直接向河长报告,并迅速解决问题。
现在,保护水生态越来越成为一项全国性的行动。
2019年6月30日,一度被取消的龙舟赛在深圳毛州河重新开始。
毛州河
被中央电视台誉为“毛州河”,发源于杨泰北麓,全长31.3公里。从东到西流经东莞宝安、光明、长安,下游为深圳与东莞的界河,注入深圳沙井珠江口伶仃洋。
水污染一度让毛州河黯然失色。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污水的集中排放。此外,由于缺乏稳定的来水供应,大量泥沙淤积在河流中,自净能力差。
河里的黑色粘稠液体和垃圾散发出恶臭,路人都捂住鼻子走开了。
自2016年以来,深圳共投资330亿元进行毛州河治理。根据之前指定的工作计划,毛州河将在2019年12月底前完全消除黑色和有异味的水体,水质将得到根本改善。共和村河段达到地表水ⅴ类。
2019年11月5日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茅洲河下游共和村国考断面氨氮、总磷同比分别下降40.9%和42.6%,提前两个月达地表水v类标准。
标题:深圳水环境迎来历史性转变 159个黑臭水体全部达到不黑不臭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458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