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我国乡村“厕所革命”的走向
本篇文章2384字,读完约6分钟
导语: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我国乡村地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即乡村改厕事业,旨在通过建造卫生厕所,有效防止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乡村地区的卫生等级和环境质量。据统计,2015年全国乡村地区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76.1%,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为55.2%,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卫生厕所的普及率高达90%以上,总的来说,我国乡村改厕事业进展较为缓慢,但也还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卫生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回顾了我国乡村“厕所革命”的发展进程,指出了当前乡村改厕进程中存在政策的短视性、技术的局限性和管理的粗放性等问题,提出鼓励并推广以源头资源化为主、末端处理为辅的区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的建议。
随着我国乡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进入中等发达阶段,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乡村居民对人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现代化生活文明的迫切追求。然而,我国现阶段乡村“厕所革命”是以防病防疫、粪便无害化为目标,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与现阶段乡村发展的进程严重脱节。因此,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作为推动者的政府应对我国乡村“厕所革命”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深思、重新定位。
基于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调研,回顾了我国乡村“厕所革命”的发展进程,对当前“厕所革命”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1我国乡村“厕所革命”的发展进程
我国乡村厕所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获得了高度重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了开展“两管五改”运动(即管理粪便垃圾、饮用水源,改良厕所、畜圈和禽圈、水井、环境和炉灶),其中改良厕所、畜禽圈的手段是简易的,仅基本实现了“人有厕所、畜有圈、禽有窝”的标准,这种厕所只是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并未达到卫生厕所的标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初,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沼气化”运动。这种沼气池大多是将户用厕所、禽畜圈和沼气池联在一起,即“三联通沼气池”。然而在缺乏没有理论基础研究、技术指导和专业施工队伍的情况下,这一时期建成的沼气池问题突出,且正常运行产气的寥寥无几。这一时期,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厕所革命”的任务和目标。
1990年,我国在《关于我国乡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卫生厕所的定义,将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列为初级卫生保健指标;1991年,在《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提高乡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作为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任务目标之一。1996年,乡村改厕任务目标被提出列入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五年计划,由此我国乡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2010年启动以乡村改厕为重点的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乡村地区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快速提高。至2015年,全国乡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76.1%,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为55.2%。
2我国乡村改厕事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改厕事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从乡村改厕事业中的政策、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去探讨乡村“厕所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的短视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各种矛盾、问题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压力下,政府通常会制定出一些在短期内能够解决问题或产生经济效益的政策,但是这种政策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另外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给政府利益、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所带来的损失及危害甚至要超过最初要解决的问题所引发的利益损失,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就是政策短视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我国近二十年的乡村厕所革命对乡村地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农民卫生习惯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然而在政策方面的短视性主要体现在:
(1)忽视乡村居民对现代化卫生标准的追求。厕所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生活文明要求厕所满足三个标准,一是卫生性,指厕所能够满足卫生防疫的要求;二是舒适性,指厕所在感官方面不至于让人感到不适;三是便利性,指人们能够方便地使用厕所,通常厕所应安装在室内。在推广的六种无害化卫生厕所中,除了以水冲为主的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完整下水道式厕所是现代化卫生系统的代表,其余四种均不符合;目前乡村改厕的目标仅定位在对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以达到防病防疫的需求,而厕所大多依然还是简陋的,其外貌、舒适度和便利性方面并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标准。
调查显示,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普遍存在“一户两厕”现象,即室内、室外各有一个厕所,其原因是随着自来水供应、下水管网的建设,在室内建设水冲厕所逐渐成为了体面的象征,而室外的已修建的卫生厕所则可能成为了摆设而弃用,或者为了适应旧的生活与生产习惯(特别是老年人的习惯)而暂时保留。如果乡村改厕还是遵循以前的改厕模式,那么在未来几年内势必会引发“二次厕所革命”,进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也会引起农民对反复改厕的反感。
(2)积极倡导无害化后粪液的农业回用,但忽视居民或农民对现代化劳作条件的追求。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我国利用粪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粪肥不但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无机和有机元素,还能对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然而农民利用无害化卫生厕所产生液肥的意愿是不容乐观的。任丽华等对浙江省乡村卫生厕所的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调研,发现仅36.5%的农户使用化粪池第三格出水作为液肥,55.5%的农户将化粪池出水排入市政下水道,8%的农户将化粪池出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中;周自严等对广州市乡村卫生厕所的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调查,发现2013年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合格率为82.3%。但是仅46.5%的农户使用三格化粪池厕所的第三格室出水作为液肥,其余的则将出水排入市政下水道中。那么在没有市政下水道,而农民不愿使用粪液作为肥料的地区,粪液将何去何从。
标题:专家谈:我国乡村“厕所革命”的走向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708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