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进展如何?美了沿岸富了农家
本篇文章2360字,读完约6分钟
汾河流水哗啦啦 美了沿岸富了农家
汾河治,则三晋兴。汾河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山西“七河”流域总面积占全省的72%……一条河,可以点缀一座城。日前,实施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已上升为全省战略。
11月9日至12日,山西晚报记者下临汾,探汾河新二坝,实地采访我省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情况。当前,随着沿汾流域投资公司的陆续建立,一个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流域为单元,将生态保护修复与城乡建设、产业开发、脱贫攻坚相结合,治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的规划巍然成型,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未来,“七河”流域将打造成生态长廊、宜居长廊、交通长廊、富民长廊和休闲长廊。
一条河一座城市新地标
11月9日,临汾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展示厅内,硕大的沙盘上,一座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商业格局清晰规划。目前,近20公里的河道治理已修复完毕,接下来,要对其中的16.5平方公里河域进行生态建设,届时,将形成“三河五湖六园”的景观格局。
沿着展示厅下行,便是目前已建完的龙湾园。虽已立冬,但河面尚未结冰,公园内,有老师带着学生写生,也有不少人在跑步。园内河水中,几只鸭子悠闲地在水中游动。岸边垂柳,路人拿着相机捕捉着美景。
当地一位姓孔的退休教师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河道未治理前,也就是2014年之前,这里是周边老百姓倒垃圾、排污水的河道,每次路过时,臭味漫天。河道中垃圾遍野、杂草丛生,周围遍布建筑垃圾。“这里以前可以说是临汾的郊区,脏乱差,也没人管,现在不一样了。举个最通俗的例子,以前周边的楼盘4000元都没人买,现在八九千的价格人们都抢着要。”孔老师说,公园建成后,感受特别明显,每天都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早晚有了跑步、锻炼的场所。有时候心情不好,静静地看着河水中的倒影,心情就会舒畅许多。
这项被称为临汾市的重点工程,从立项之初,临汾市委市政府便攻坚克难,坚持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双达标。按照规划,该区域布设了三大主导产业:以奥特莱斯芭蕾雨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三河五湖六园”的景观格局,切分成以国学馆、茶苑、长亭、双亭等古建元素为代表的龙湾园;依托现有的福胜寺,主要传扬福文化、桥文化和花文化的福胜园;临汾市首个政企合作ppp项目,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今后将成为整个涝洰河片区的核心、灵魂,定位为湿地观光区的润州园;农耕、采摘、艺术摄影活动区的尧乡园;连接汾河与涝洰河片区的过渡地带,与奥莱产业形成互补的栖霞园;运动、休闲、时尚的康乐园。
临汾市尧都区水利局长杨文明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目前,润州园、尧乡园、栖霞园已开工建设,全部修复治理完成之后,片区内绿化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届时,该区域将成为临汾的新地标。
“其实,老百姓都喜欢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对城区内汾河流域的生态修复,我们临汾已经尝到了甜头。”临汾市水利局总工程师靳阳阳表示,临汾汾河公园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城区汾河流域的生态修复,更是提升了周边人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而且,因水的改善,周边的地产项目也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汾河新二坝将是游玩观光好去处
城市河道的治理,正在逐步收获着显著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占全省国土总面积1/4的汾河流域,流经更多的是非城市区域。
这些区域,谁来治理?省水利厅汾河工作处处长武锦华强调,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要按照“多规合一、一河一策”原则,省级统一编制详细规划,市、县政府全面负责辖区内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运用市场化手段,创新投融资和建管运营模式,着力抓好水污染防治、河流生态补水、河流源头保护、地下水超采治理和岩溶大泉保护、节约用水等重点工程,全面改善“七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11月12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汾河新二坝建设现场,项目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刘家堡汾河大桥上游550米处,在初冬的萧瑟寒意中,工程现场却是机声轰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大型工程车正往地底打着碎石,夯实地底基础。
“该项目最大的施工难点就是地下水位太高。”山西省汾河流域管理局局长安巍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汾河新二坝位于汾河二坝库尾末端的汾河干流河道上,汾河二坝将于11月中旬至4月开始蓄水,为沿线农田进行冬浇春灌,造成工程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抬升,而且,该地岩性主要为粉土质砂和细粒土砂,属中度透水层,机械基坑开挖时大量存在涌水问题。
按照设计,汾河新二坝工程主要有壅水闸坝建筑物、通航建筑物、人行桥、近闸坝处主槽及两岸堤防防护等组成。工程建成后,形成水面面积1.63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15.8万立方米,面积为3个迎泽公园大小,相当于10个迎泽湖的蓄水量。
得益于充足的来水,太原有了绵延20公里长的滨河公园,有了西山万亩生态公园,有了常年不断流的环城水系……延续2500年之久的历史名城因水而灵动。充足的水源,使地表水复流的同时也补充了地下水。通过汾河一库、二库联合调度,抬高汾河二库蓄水水位,加大汾河渗漏入渗量,下游清徐县平泉村断流10年的泉眼已经复流。
“以前这里有的是黑水沟,有的区域则断流,没有一滴水。”安巍介绍,汾河新二坝工程的实施,将打通5.5公里的无水面河道,使汾河三期至汾河二坝的水面连接起来,实现了太原至介休百余公里汾河河道的水面连续,再现汾河大河风光。同时,通过在河道内蓄水,达到补充地下水,改善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
两年后,随着汾河新二坝的建成投用,这里将成为周边居民游玩体验和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新二坝建成后,我们特意设计了通航建筑物,以后,人们就能乘坐游船,上游到达祥云桥等汾河公园处,下游到达清徐。给群众提供了一个新的游玩体验方式。”安巍言语中充满兴奋与期待。
标题: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进展如何?美了沿岸富了农家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728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