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博会】五大特征”窥视“我国环保产业走向,大并购、大整合时代已来
本篇文章1886字,读完约5分钟
近年来,中央政府把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推进了“十水”、“十气”、“十土”,相继出台了“十三五”环保规划、区域环境ppp整治等政策,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作为一个以政策为导向的环保产业,近年来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速度,从2012年的2.99万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55万亿美元,2016年超过5万亿美元。”在4月18日举行的“第18届中国博览会预公告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中国环保产业正呈现大市场、大项目、大需求的趋势,环保产业正处于大并购、大整合的时代。它的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商会秘书长马辉
首先,在ppp时代,各种各样的资本和“野蛮人”跑进了环境保护
日益升温的ppp模式促进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逐步融合。业内熟悉的桑德环保、万邦达、东江环保也与清华大学、九鼎投资合作后,云升环保还与华融控股签署协议,设立30亿元的产业基金,以拓展垃圾发电的固体废弃物产业。
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企业开始进入环保市场。业内人士称他们为跨越国界的“野蛮人”,如葛洲坝集团、中石化、中冶集团、徐工集团、中国铁路建设和中国建设投资公司。
“这些野蛮人要么拥有强大的中央企业背景,要么拥有强大的资本和金融资源,要么拥有独特而全新的商业模式。他们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环保治理资金的不足,也加剧了行业的集中度。”马辉说。
第二,环保行业并购风起云涌,呈现出三大趋势:大吃、跨境并购和海外并购
如今,传统环保产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环保企业面临着业绩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的压力。当务之急是弥补产业链上的差距,降低成本,实现跨区域发展。控股、并购、参股等。
根据马辉的观点,M&A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大型和小型环保集团收购中小型环保企业。大企业实现了大规模扩张,而中小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2)传统行业的企业通过跨境转型进入环保行业,如“野蛮人”的进入。(3)国内大型环保公司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并购,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同时拓宽国际市场。
据中国水网报道,自2016年2月以来,环保企业出现了多次海外并购。今年2月初,北京控股宣布将以14.38亿欧元(相当于105.1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德国废能利用公司eew,环保并购金额创下新高。2月6日,天翔环境还宣布计划收购德国贝尔芬格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2017年3月29日晚,葛洲坝宣布计划以2亿美元收购巴西安德拉德·古铁雷斯·恩格哈里亚公司和巴西康马尔戈·科尔瑞公司共同持有的圣保罗圣洛伦佐供水系统公司(以下简称“spsl公司”)100%的股权,以获得巴西圣保罗圣洛伦佐供水项目的相关许可。
第三,环保行业不断出现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呈现出“污染源多元化、污染范围扩大、污染影响持续”的特点。相比之下,环境治理的理念已经从最初的粗放型模式逐步延伸到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精细化治理,从单一的点源污染控制延伸到区域、流域和非点源控制。许多新的市场已经诞生,如环境监测、卫生集成、土壤修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控制等。
中国贸易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刚
环境监测和监测市场应该首当其冲。特别是环保税法实施后,企业减排数据将是决定企业能否减税或缴纳以及需要缴纳多少税的关键,环境监测行业将满足爆炸性的需求增长。“Enders House e+h、Selemer Analysis、岛津、老营、田瑞仪器、田健创新、中国检测、宇驰、中国检测协会、佩妮检测、默克化工、必维等众多社会化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在5月4日的中国环境博览会上,都在全力开发新产品,值得期待抢占市场。”世博会组织者之一,中国慕尼黑贸易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刚说。
土壤修复龙头企业上海鳌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展出9平方米的第一年到现在,他已经赢得了1000平方米的巨大展位,这表明土壤修复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土壤十大篇”推出后,我明显感觉到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正在加快。预计2020年至2030年将是一个“黄金十年”,前景光明,潜力巨大。
第四,传统产业链逐渐加长,许多商业模式正在出现
目前,环保产业的环保产业链呈现出逐步延伸的趋势。“具体而言,废物处理行业从最终焚烧业务延伸到前端废物收集和智能卫生;污水处理行业已经从终端减排处理扩展到管网收集业务,并逐渐衍生出海绵城市和城市管廊等新概念;大气污染防治也从末端脱硫、脱硝、除尘延伸到前端能源的清洁利用和节能控制。”马辉认为。
标题:【环博会】五大特征”窥视“我国环保产业走向,大并购、大整合时代已来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239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