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林:中国环境治理历程带给产业的启示
本篇文章2197字,读完约5分钟
环保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环保政策利好消息不断,更多外行业企业也开始涌入环保产业,寻找新机。面对政策的利好,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保企业也在不断探索破局创新之路。在1月10日,2017年e20环境产业圈层百人闭门年会上,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为200多位环保企业家分享了中国40余年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变化与提升,并分享了这一历程为环保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以下为赵华林主席的现场分享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赵华林
我刚进入环保部的时候,环保部还叫国家环保局,属于副部级的局。10年后,国家环保局升级为国家环保总局,这之后又10年,国家环保总局升级为环境保护部。
前年我离开了环保转到国资系统工作,但仍然很挂念环保事业,关心环保事业。我在写《gdp与cod的博弈》一书的前言时,曾写道“环境保护是我第一个事业,也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
今天(1月10日)的日子选得非常好,蓝天白云,空气质量很好,如果像前两天一样雾蒙蒙的,每个人的心情也会受影响。这就告诉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凸显了环境保护的成绩。
今天主要“谈谈环境治理的大趋势”。在座各位企业家都是环保领域的专家,水、固、气等领域都有涉及。所以我今天只是抛砖引玉,将所思所想分享给大家。
一、谈一谈中国环境治理的历程
1971年,在国家老计委成立了环境保护办公室,这是最早出现环境保护字样的机构,后来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而后又成立了国家环保局、环境保护部。
从机构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国家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组织领导。
再看看治理主管司的变化。最早环保局(现环保部)设立了污染管理司,那时候还不敢叫“控制”,也不敢叫“预防”。当时建章立制出法规、战略是主要工作。后来国家经济逐步向好,只出法规战略不足以应对环境改善工作,就将“污染管理”升级为“污染控制”,严格把控污染,国家开始加大投资,让企业“谁污染谁治理”,要求企业自己花钱把自己的事做好。
后来发现末端治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把这个司变成污染预防防控司。要从经济结构,从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污染,一直到去年,又成立了总量控制司。考虑到从要素角度来管理,追求精细化,因此又把污控司和总量司拆分了,成立了大气、水和污染三司。
从环保部门污染治理机构的日益严格,可以窥探到国家或者是环保产业发展的脉络。
二、环保产业的历程:环境管理创造环保市场
环保产业、环保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推动。没有国家的管理,就没有环保市场。
政府开始管水了,排废水的行业开始意识到废水需要治理了。政府开始管重金属、管土壤修复了,相关的行业也会不断兴起和重视。
所以环境管理创造环保市场,了解环境管理非常重要。
污染治理经过了从点源到面源,到流域、区域,到综合性治理,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的转变,因此产业也要跟着变。
随着发展的推进,大家会发现如果只是控制企业的污染排放,大的环境还会在恶化。因此意识到城市污水的治理非常关键,脱硫问题的解决非常关键,此外还有清洁燃料的问题、集中供暖的问题等等。
从点源、流域、综合治理到双达标,上个世纪末,又提出了“向污染宣战”的口号。
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不是简单的事情,提出总量控制以后,在大众的感知中环境质量还没有改善,比如雾霾的严重。我们认为污染物减少50%有可能改善环境质量,因此这是一个阶段总量,要做到不让污染物再增加。
从治理角度看,只治理解决不了环境问题,于是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环境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彻底转变之前环境质量不可能根本改变,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改善环境才是环保产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这三个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改善环境的治本之策。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人的观点,他说,现在执法那么严,环境还不好。因此执法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全部的环境问题。
从治理角度看,现在市场化、产业化,比如水、气、土壤,由末端治理最后向修复技术探索,也将更多考虑到海洋保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因此要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阶段考虑解决环保问题。
三、从哲学角度思考环保问题
搞环保有两个层次,做产业往往追求盈利,但是如果想挣大钱必须要有政治和哲学的高度,还要从民族生存的角度考虑产业的发展。格局越高,将来产业做得肯定越大,光从挣钱的角度一定做不大。
四、经济新常态与环保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环保产业来讲,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是说这么多环境问题,有很多机会供产业研究。最坏是说现在鱼龙混杂的大环境。过去靠人脉,就能赚钱了。现在不行了,没有核心技术,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优秀的管理团队,这种企业一定会被淘汰。
所以很多人说,“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有可能20多万亿的市场空间打开,但真正到了市场中,又很难拿到这一红利。所以也有人抱怨,“都说进环保能赚大钱,但最后却根本赚不着钱。”
现在环保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传统央企,做钢铁、搞水泥不赚钱了,就盯住了环保这块肥肉。因此我们会看到,近几年很多国有大央企都成立了环境保护公司,一投就是上百个亿,这给环保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环保产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
标题:赵华林:中国环境治理历程带给产业的启示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3177.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