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环保税”的五大利好
本篇文章1889字,读完约5分钟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环境保护税法》,该法将于2018年1月1日生效。这是中国第一部体现“绿色税收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特别环境保护税出台后,中国现有税种的数量从18个增加到19个。专家认为,征收环境税有望成为环境治理的一大利器。
设立“环境保护税”的总体思路是将“税”从“费”转变为“费”,实现排污收费制度向环境保税制度的转变。这一改革有利于解决排污收费制度执法刚性不足和行政干预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环保意识和合规性,有利于强化企业的污染控制和减排责任。环境保护税的设立和实施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五大效益。从排污费到“环境税”,是环境法制升级的风向标。环境税可视为环境经济政策的2.0版。为了使环境执法监督从粗放型、简单型向精细型、专业化转变,有必要对实施了几十年的排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变费为税是环境政策改革的总趋势。去年实施的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对排污费的“费改税”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税,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的权威性,更好地配置国家的全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它可以防止环保部门“吃排污费”。受执法部门利益的驱使,收费增加了一倍,但环境继续恶化。“环境税”不是单一的经济手段。它还涉及新的制度,如排污许可证、排放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估等。,并推动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手段介入环境保护领域。它与省级以下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督和执法垂直管理体制的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以解决环境保护体制的不足,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保护环境安全,建设生态文明,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将大幅增加。目前的金融体系是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1: 9的比例分开。考虑到污染治理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环保费改为税收后,建议将环保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中央政府不再参与划分。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提高收费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税收负担会增加,因为目前的排污费也因地而异。通过灵活掌握“环境税收政策”,地方政府将在污染控制投资中积累更多可用资金。预计“费改税”后,可用于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和硬件投入将大幅增加。例如,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预计将大大改善。
迫使企业减少污染,促进整体经济转型。“环境保护税”仍在现行排污费标准的基础上设定税额标准,增加了企业减排的减税等级。环境税将由税务机关征收,这增加了执法的刚性。最初拒绝支付欠款只是一种一般的提醒和惩罚。税费改税后,偷税和抗税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将加强企业遵守环境保护法。严重的污染导致沉重的负担,更多的排放将导致更多的税收。“环境税”的杠杆作用迫使企业达标排放,这也是开征环境税迫使企业减少污染的应有之义。可以预见,“环境税”制度实施后,排污企业将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客观上,这将增加企业的污染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环境税”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源动力。
有利于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改革。曾几何时,gdp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估标准。有些地方一味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甚至在方向上只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理论的英雄",用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率。最近,国务院对钢铁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彻底的查处,对江苏和河北的“带钢”进行了查处,并追究了相关领导的责任,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环境税”制度的重要功能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淘汰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引进和建设高污染、高能耗的新项目,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很高的税收负担,这对希望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地方管理者和经济主体都不利。因此,“环保税”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以绩效审计和后评价制度为补充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制度改革,使“绿色绩效观”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追求。青山绿水,金山银山;比起金山银山,我更喜欢青山绿水。
有利于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从宏观角度看,“环境税”将污染成本内部化。如基本资源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资本价格等。,会带头动全身,所有的改革都会一个接一个地跟进,市场秩序也会被清理干净。这也是中国摆脱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模式,走向创新型经济的开端。对地方各级政府而言,“环境税”时代的到来将更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优先、生态优先战略的实施,促进增长与转型、经济与生态、建设与民生的良性互动,创造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样本,使生态资源优势成为发展的最大优势。同时,有利于构建绿色税收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规范政府分配秩序,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强化预算约束。
标题:细说“环保税”的五大利好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339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