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推动第三方治理的四大亮点和一点疑虑
本篇文章1904字,读完约5分钟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培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推进第三方治理模式。
“意见的发布非常好,”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所执行主任薛涛说。第三方治理是污染者委托环境服务公司通过支付或支付合同约定的费用进行污染控制的一种新模式,包括工业污染控制和政府采购公共服务。
薛涛指出,第三方治理一词的由来是指工业领域中的政府监管者、工业污染者和环境保护治理方(作为第三方)。随着国办发[2014]69号《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的出台,第三方治理几乎涵盖了环保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工业污染治理等环境事业。这种概括冲淡了第三方背后的核心逻辑和工作重点。
《意见》涵盖了污染控制的广泛领域,并提出了吸收资金的各种渠道,如银行支持和社会融资。出台的政策措施多样且易于操作,相信能有效促进河北省第三方污染控制模式的实施。薛涛认为,河北省引入的第三方治理有四个亮点。
亮点1:“经济激励”
为引导排污企业选择第三方治理,《意见》规定,第三方治理实现的污染物减排应纳入排污企业的排污权账户,排污企业可以进行排污权交易,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在前期审批程序、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重点项目优先考虑第三方处理,污染控制设施由第三方运营,排污费降低5%。
薛涛指出,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更多的设备专业化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工业污染治理的专业化水平,还可以大大有助于监管的实施,这与e20研究院几年前参与实施第三方治理的初衷是一致的。
亮点2:“反向机制”
除了经济激励政策和措施,河北省还引入了逆向机制,以促进环境保护第三方治理模式。
《意见》指出,河北省将适度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污染排放在线实时监测,限期整改超标企业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实施第三方治理。对印染、皮革、电镀、化工等高污染企业聚集造成连片污染的重点区域,要进行挂牌监管,限期治理,逾期不达标的,责令实施第三方治理。
对此,薛涛认为,第三方治理在通过逆向机制加强监督的过程中既有“鞭子”,也有“胡萝卜”。胡萝卜指的是降低5%的排污费,绿色贷款作为财政手段,而鞭子是一些加强监管的措施。
薛涛强调,原来的第三方治理主要是在工业领域,这是一个信用缺失的领域。与政府为甲方的市政项目相比,信用体系较差,容易产生违约、债务等问题,这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了保障。为此,河北省引入了金融机构的参与,排污公司将应付污染治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账户,金融机构根据环境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治理效果的确认支付第三方治理费用。这样,既能保证达标排放,又能保证第三方治理企业资金的落实,既能稳定收入,又能体现环境监管的重要性。
亮点3:“黑名单系统”
据了解,河北省将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环保部将定期公布第三方治理企业的绩效、治理效果和绩效。实行“黑名单”制度,对造成非法倾倒、数据欺诈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不可信任企业进行联合处罚。
“黑名单制度、信用制度等。,是河北推出的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第三方治理只是一种转移风险的行为,而是激活专业的公司市场机制,让优秀的环保治理公司获得更大的市场。”薛涛指出,这实际上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只有确保这一点,才能实现推进第三方治理的初衷。
亮点4:“培育与引进”
河北将培育一批第三方治理企业。《意见》明确支持R&D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市场信誉好的环保服务公司,扩大第三方治理的市场份额。这种发展壮大的治理型企业不仅可以克服困难,还可以在构建成熟的商业模式中发挥主导作用。
《意见》指出,河北省除了培育环保企业外,还将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环保企业集团,解决河北省污染治理问题,提供综合环境治理服务。
有点怀疑
薛涛指出,河北省不仅要培育国内企业,还要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环保企业集团,这表明河北省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是开放的。但这种选择应该留给市场。希望河北省能够平等对待国内外治理企业,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应该由市场来分配。在省内培育核心环保企业,在国内外引进环保企业集团时,市场机制会选择优秀的环保企业,政府应适时推出,不要过多干预,确保选择的公开、公平、公正。”薛涛强调,比如,地方国有企业甚至中央企业利用政治影响力,甚至通过框架协议圈定项目,或者过分保护地方环保企业。这些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与李时代政府简单行政和分权、私人资本和国有资产公平竞争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背道而驰。
附件: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标题:河北省推动第三方治理的四大亮点和一点疑虑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652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