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平、张益谈设计院的改制方向
本篇文章1168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已转制为企业,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此外,一些设计院,如南京设计院,已被北京企业收购,设计院已从原来的工程服务体系的一端转移到实际工程操作,如工程总承包业务。然而,在类似的领域,有一些外国公司的模式,不做工程总承包,但咨询公司,并沿着垂直轴的时间从设计规划到未来的监督。然而,中国的设计机构以服务为纵轴,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趋同。目前,中国技术服务的趋同是显而易见的,工程公司也在做设计院。例如,田波环境部有一个设计院,该设计院也从事工程总承包和投资公司,所有这些公司都在做同质化工作。在这样的趋势下,设计院等机构更有利于未来。环境影响时代的服务模式应该是什么?
在6月4日的2015环境技术论坛上,e 20环境平台首席合作伙伴、中国水网/中国固体废物网/中国大气网总编辑、e20研究院院长符涛提出了这个问题。
中国城市水务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向平表示:20年来,我们从事环保工程,设计院采用了各种设计。有时十个项目都使用相同的设计。这发生在我参与评估的时候。例如,当我在北京阅读最初的项目时,设计院读出了上海的内容。因为它刚刚在上海做了一个项目,你会知道这个事情已经改变了。
这不能完全归咎于设计院。作为业主,向城市提出建设项目最终可能会被抑制一年。然后,据说没有办法在今年年底开始这个项目,而且时间很紧。要求设计院必须在一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内拿出设计图纸,这是无能为力的。
国外的设计机构,也就是咨询公司,就像建筑一样,是有创意的。他们将结合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创造一种工艺和技术。我国的设计院相当于从事工程,也就是把创意变成一个真正的项目。现在,设计院的同志们没有精力,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和创新,只能一个一个地抄袭。
如果你有像田波这样的想法,你会在未来做一些早期的创意公司并坚持下去。从长远来看,它会发展。因为这些公司精力充沛,考虑周到,愿意在这方面做创造性的工作。而在工作过程中,自然,设计院的一些有经验的同志会慢慢被吸收。
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工程公司和咨询公司是否必须分离?我觉得他们可以融合在一起。最迟在7月,上海环境学院将进行一次大的改革,它将转变为三个完全独立的设计学院。一个是传统的设计咨询公司,另一个是总承包公司,另一个是科技创新公司。这三者是根、枝、叶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单位里,它可以互相合作,并与外界有很强的竞争关系。有可能。为什么第二设计院要转型?设计院存在很多瓶颈,其中人均产值是一个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我们必须依靠其他模式。设计这些传统模型很难突破。人均指标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将迫使我们的设计院迅速转型。”
标题:杨向平、张益谈设计院的改制方向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654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环保“亮剑”严打监测数据造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