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谈新常态下环境新媒体的战略选择
本篇文章1074字,读完约3分钟
6月1日,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环境保护部、各省市环境管理部门、媒体研究专家、人民网、Sina.com、南方周末、中国水网等媒体领导,以及任志强、曹林、石述思、垫资正、夏克道等微博和微信大V共同探讨了“新常态下环境新媒体的战略选择”。在现场,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宣传教育”和“,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指出,互联网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也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更加多元化、独立化和公开化。公众通过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环境事务和事件,并影响决策和事件的方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无处不在,参与无处不在,监督无处不在。在此背景下,环保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环境管理的战略转型,构建大环境保护格局。
对此,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体废物网/中国大气网总编辑符涛现场表示:
在传统思维下,有一个基本原则。企业和政策的质量是由缺点决定的。在网络时代,我们主要看长板。
首先,关于环境保护的定位。环境保护和环保宣传的根本方向是皮肤和头发的关系。如果环保的方向不明确,环保宣传只为地方政府护航,那么环保与媒体的关系就难以处理。如果环保系统的定位与中央政府一致,真正负责建设生态文明和人民群众,而不是护卫当地经济,而且涉及环境的内容很有根据,媒体实际上会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第二,在教育政策的执行方面,环保行业有数百万员工,他们重视环保,支持环保部门的战略决策。我希望更多的工业主题将出现在环境互联网会议上。他们也有力量,可以成为回应环境政策的最有效的助手。
第三,任务中心这个词太高了。在网络时代,平等思维被强调,环保部门现在从事社会交流。建议将环保教育中心更名为社会交流中心或公众参与中心,使其更具基础,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体现真正的执政理念。
第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供应过剩。有时可能永远看不到事实。因此,环境保护不能只做好。如果做了,就必须说。如果这样做了,它就不会起作用,也不会起作用。事实上,做和说都很重要。
第五,做环境自我媒体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来操作。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大多数媒体将因为自我媒体而消亡。李克强总理提到,公共服务采购、环境保护和自媒体运营,所有的环保部门和局都要成立一个部门,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数以万计的人力来做,成本高而且不专业。有些单位做得很好,为什么他们不能也购买服务?可以从系统内部购买,也可以从系统外部购买,最好是从混合系统购买,这样可以解决环境信息交流,促进经验交流。在我看来,对于环境保护,不同板块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划分可以通过专业服务来解决。
标题:傅涛谈新常态下环境新媒体的战略选择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661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