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每平方公里投资过亿 或将带动6万亿元投资
本篇文章2666字,读完约7分钟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上表示,如果70%的雨水在当地积聚和渗透,如果不能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南宁市将不会是一个现代化的宜居城市。据估计,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1.5亿元,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0/房。
海绵城市建设热情高涨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时吸收,缺水时吐出,这样才能像大自然一样自然地积累、渗透和净化雨水。
由于中央政府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情逐渐高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去年10月底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后,财政部于当年12月31日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给予了为期三年的专项财政支持。一度,国内有数百个城市申请海绵城市试点。截至今年4月2日,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桂安新区、息县新区等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与此同时,海绵城市已经成为全国许多地方经济规划和建设新闻的关键词。
陈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是全面规划的应有之义,筹资方式已从单一的政府渠道转变为多渠道的社会融资。目前,社会资本雄厚,企业积极性高。要创新融资方式,做好工作,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否则将带动6万亿元的投资
北京建筑工程大学教育部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授车武认为,今天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说是在弥补过去城市建设的“债务”,即改变城市粗放的发展模式,通过保护、生态修复和恢复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和低影响发展,逐步恢复城市的天然“海绵”功能。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将会付出大量的金钱和成本。”车武说,海绵城市的本质是用现代雨洪管理来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雨、洪、生态问题,实现与自然的平衡。城市化地区雨洪综合治理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传统城市水网管道的建设,还包括城市发展模式、规划、土地利用等,需要各行各业的配合。
中国投资咨询环保产业研究院侯玉选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无疑将刺激新一轮的城市建设热潮,这将刺激新材料渗透、管道等产业及相关产业研究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景观产业建设,加快城市排水系统升级。
据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从工程的角度,即通过渗透,停滞,储存,净化,使用和排水,包括新建和改造绿色屋顶,渗透道路和自然地面的住宅区;修建凹地绿地和植草沟;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建成区的河流、湖泊和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河流综合整治、沿海生态缓坡建设等。,以及发展海湾疏浚工程;建设污水回收设施;改造村庄雨污分流管网和低洼积水点排水设施等。
显然,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资不会少。单单是排水管网的重建就是一项巨大的投资。一些城市已经计算出,城市地区现有排水管网的改造每平方公里需要约1亿元。在车务段看来,海绵城市能够拉动的投资规模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约200亿元。财政补贴为期三年,具体补贴金额根据城市规模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如果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将根据上述补贴基数奖励10%。从各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资额来看,从几十亿元到数百亿元不等,南宁投资95.19亿元,常德投资高达250亿元。
北京大学教授李迪华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它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过去的“意志”到“精致”。他粗略估计,“十三五”期间,中国高铁建设的市场需求至少可能是全国的两倍以上,即全国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技术服务、材料、工程、仪器、管理和居民生活等诸多领域。其市场拉动效应不亚于城市化。从本质上讲,海绵城市建设是过去城市化建设的“升级版”。”李迪华说道。
此外,清华大学教授杜鹏飞表示,海绵城市的建设甚至将催生新兴产业的崛起和ppp模式的广泛应用。“海绵城市建设可能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整个建设过程不是简单的传统土木工程领域,而是整个行业的细化和升级。”
热潮下需要更多的冷静思考
在美丽的生态景观和巨大的市场蛋糕的诱惑下,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是正常的。业内专家提醒,在这股热潮下,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冷静思考。
车武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探讨的现实问题。“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志和愿景非常好,但如果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不能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海绵城市建设就可能半途而废。”
"这个海绵城市的建设有些紧迫."车武说道。去年10月发布了《指南》,今年1月发布了《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知》,从地方申报推荐到试点城市成功评估现场公告不到三个月。就试点城市的数量而言,最初的想法只有六七个城市,但最终只有数百个申报城市,最终确定了16个。据财政部统计,补贴金额也从50多亿元增加到了200亿元左右。此外,他认为三年的建设时间有些短,项目验收可能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发展的时间太短了,这样复杂的事情需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科学认识,使步骤更加稳定,把问题降到最低。”
车武说,中国的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密集,但土地开发也过度开发。“城市的规模发展就像蛋糕一样”,对自然的破坏也更大,所以修复起来更困难,也更昂贵。在他看来,要建设一个海绵城市,首先必须避免一些误解,如“只关注地下而不关注地面”、“只关注灰色而不关注绿色”或“只关注绿色而不关注灰色”。他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应该首先进行,并从法制、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技术和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实施。
此外,如何评价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就?杜鹏飞和李迪华均表示,数据的缺乏将导致海绵城试点验收困难。据报道,目前中国缺少雨水排放的公共监测数据,没有数据就无法评估试点项目的效果。此外,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基础可与具体区域相结合的不足,缺乏同步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和专业团队等问题成为当前建设的难点。
ppp模式的适用性也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一家水处理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海绵城的建设有很多让公众受益,但是市场主体直接获得的利益很少,所以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启动资金,以后也很难筹集到配套资金。
(本文综合了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超过每平方公里1亿元》和《ppp政策解读》公开号《车务段:ppp模式是否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值得商榷》)
标题:海绵城市建设每平方公里投资过亿 或将带动6万亿元投资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661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