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新《环保法》带来新机遇:监测、工业污染处理最受益

新《环保法》带来新机遇:监测、工业污染处理最受益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14 20:54:33阅读:

本篇文章3796字,读完约9分钟

新的《环境保护法》自1月1日起实施。虽然正式实施才几天,但这项“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开始显示其威力。广州市环保局近日查封了两家非法排污企业,湖南省也对首次拒绝整治非法排污的企业采取了行政拘留措施。在法律法规的铁腕下,环保执法有望全面铺开。

对于许多a股环保上市公司来说,环保政策的加强无疑将有利于拥有领先技术的领先企业。相关分析人士认为,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最有可能受益于环境监测和工业污水处理,部分龙头企业有望长期受益于环保改革。

环境监测效益第一

环境治理,监控第一。新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监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使环境监测设备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标准安装和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保留原始监测记录。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方式非法排放污染物,严禁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严禁污染防治设施异常运行逃避监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券商分析师向《国家商报》表示,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从监管需求的角度来看,如何监控企业的污水数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将强制企业安装相关监控设备。企业日排放量是否达标最直接的判断取决于监控设备,因此对监控设备的需求首先增加。目前,大部分监测设备都是针对企业污水排放的,也有一些是做外部环境监测的。总的来说,中国企业监控设备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标准。

根据广发证券研究报告,在政府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依法监管已成为未来几年环保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和重要推动力。环保产业将从“重投资、轻监管”进入“长效监管”时期。新《环境保护法》的核心是增加环境违法成本,相关子行业的监管政策将陆续出台。完整准确的监测数据将成为依法严格监管的基础,对环境监测设备和第三方运行维护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根据海通证券发布的报告分析,仅靠现有的政府环境执法和监管能力,难以满足未来日益严格和多维度的环境保护监管要求。未来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实时上传污染者数据,由中央系统自动计算排污费,直接向公安、环境监测等政府系统报告重大突发排污事件,利用植入系统的经验模型评估污染风险,锁定高风险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可以有效降低环保部门的监督执法成本,促进环保企业的问责和排污费的有效征收。

在环境监测领域,a股上市公司包括雪地龙、仙鹤环保和浓缩技术。雪地龙和仙鹤环保的主要业务范围是空气体质量监测场。雪地龙投资“环境监测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每年将增加300套脱销烟气监测系统、30套垃圾焚烧烟气监测系统、15套空环境气体质量监测系统和300套废水污染源监测系统的生产能力。

浓缩技术涉及三个领域: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和实验室仪器。环境监测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监测。是a股中产品线最全、专利最多、研究实力最强的环境监测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收购了七家与环境监测相关的公司,这在该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仙河环保2014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43.62%,净利润同比增长21.44%。仙河环保证券事务代表苏少玲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空气体监测。2014年,收购广州科迪隆和广西先德环保,并在广东和广西进行环境监测领域的探索。新的环境保护法可能会对公司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目前,空气体监测占公司业务的很大一部分,水监测市场将在未来启动。

工业用水改造运行规模将达到1000亿

除了环境监测领域,企业的工业污染治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工业环保领域技术升级和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过程中,工业废水处理市场有望扩大。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将是技术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人股本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很大,但标准处理率很低。工业用水成分复杂,具有量大、面广、毒性大、难净化的特点,处理难度大,成本高。许多企业不重视工业废水处理,执法不严,导致许多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流域污染。近年来,大部分环境污染事故都是工业污水事故,严重威胁着水生态安全。中国每年用于水资源保护项目的资金超过1000亿元。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噪声、振动、光辐射和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重点污染物排放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

根据神湾研究院的数据,2012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21.6亿吨,主要集中在造纸、化工、纺织和钢铁等行业。根据神湾的研究,焦化和造纸行业的处理符合率低于30%,石化行业约为70%,大型钢厂为90%,但小型钢厂仅为50%左右。

因此,工业废水处理迫在眉睫,新《环境保护法》对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更严格,将催生设备更新的投资需求。沈湾预测,未来五年工业用水改造运营的年均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

万邦达是工业水处理专业服务的龙头企业,主要为煤化工、石化、电力等下游行业的大型项目提供工业水处理系统。万邦达证券事务代表吴晓杰在接受《全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新《环境保护法》对公司的影响肯定是积极的,但从短期来看,因为从法律的实施到法律的落地还有一个过程,而且法律对企业是一种外部强制力,不会有爆炸性的影响。吴晓杰表示,该公司主要处理煤化工和石化行业的污水处理。由于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这些企业的环保设备肯定会有所改造。该公司2014年的订单相对平均,希望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该公司2015年的订单将会增加。在水处理行业中,没有哪种技术可以处理每一种水,尤其是工业用水,而且每一种水的成分指标都不一样。因此,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流程整合,根据不同的水域采用不同的设计和流程。最后,公司的设计和流程符合标准和要求。

碧水园秘书长何元平也告诉记者,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一旦有关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大多数乱污染的企业将得到遏制,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成本也是必要的成本。对碧水园来说,加强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利益。在污水处理方面,碧水园是技术水平最高的公司之一。过去,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不严格,违法成本不高。许多人宁愿被罚款也不愿使用新技术。现在,新的《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将对这类企业进行重罚,这将促使许多企业选择先进的环保技术进行改造,这对公司也非常有利。

工业废气处理迫在眉睫

罕见的apec蓝色维持了社会对蓝天和清洁空空气的期望。工业有机废气(以下简称voc)是pm2.5的重要前体污染物,根据中投证券的计算,目前我国voc处理率不到10%,工业过程排放占近一半。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我国除尘脱硫排放标准将不断提高。设备和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为工业废气处理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长。

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会增加企业的设备投资费用。陈建辉,龙井环保证书,告诉国家商报记者“环保标准一直在提高。”企业原有设备合格,但在新标准下不合格,企业需要进一步改造设备。升级。”

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加大了对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于电厂、有色金属、冶金等需要排放废气的企业,为了不被罚款或关闭,企业应改造环保设备,相应增加环保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仍在补贴火力发电厂等企业,以达到排放标准。一位环保行业分析师告诉《国家商报》,“只要企业达标,国家将直接补贴电费。”脱硫1.5分,脱销1分,除尘2%。但是,如果对企业进行不合格排放的监测,或者如果走私被抓,不仅不能获得补贴,而且以前获得的补贴也将被退回。”

“对这些企业来说,如果排放难以达标,他们会主动更换这些设备,他们会向生产环保设备的治理企业下订单,或者以bot项目的形式交给其他企业,这样整个大气治理行业都会受益。”一些分析师向记者解释说。

事实上,正是垃圾处理企业的巨大环境压力给空气处理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根据新的燃煤机组“近零排放”国家标准,在我国重点地区已完全实现“近零排放”的情况下,银河证券计算出我国空气处理理论改革的总市场容量为806亿~ 1288亿元。

另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市场潜力下,空气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受益更多,“因为现在92%的企业已经安装了脱硫设备,但一些数据显示,这92%的企业中约有50%的设备不达标。”因此,为了保证设备的质量,如果这些公司进行改造,它们肯定会为龙头企业和大企业而不是小企业进行改造。”

陈建辉告诉记者,一些小工厂的设备相对便宜,与垃圾处理企业的环保设备会有一些差异,但现在新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后,环保工作的力度和要求更加严格,设备要求也必须更加严格。

龙井环保作为国内空气处理行业的重要企业,拥有干法脱硫、电袋除尘、余热利用、低温电除尘等多项技术,多年来一直保持全国除尘行业产销量第一的地位。

陈建辉还承认,从长远来看,新的《环境保护法》肯定会对公司有利,因为环境保护的标准和处罚更加严格。而且公司正在陆续推出一些新产品,特别是公司一直在做的超净排放的新技术。

此外,国电清新等公司在大气控制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综合环保平台,仙河环保等公司在废气控制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标题:新《环保法》带来新机遇:监测、工业污染处理最受益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29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