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再生水接棒“第二水源” 水质存安全隐患

再生水接棒“第二水源” 水质存安全隐患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23 12:01:32阅读:

本篇文章5679字,读完约14分钟

公众对再生水的质量不太关心,包括主管部门。随着中水利用的大规模推广,水质必须得到保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王雨(化名)住在北京东五环路外的一个住宅区,她最近陷入了困境:家里冲厕所用的再生水不仅颜色是藻绿的,而且还有鱼腥味。

这个社区的许多居民都有同样的问题。"虽然它不是饮用水,但使用这种水还是不可靠."王宇说道。

供水单位答复说:“中水符合要求,可以放心使用。”王宇对此表示怀疑,并计划向水务局申请水质公开。“至少要实事求是。”

王雨的追根究底的做法并不具有代表性。大多数人不知道再生水的用途,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再生水是否在家里使用过。因此,随着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再生水纳入用水范畴并大规模推广。

第二水源

中水是指污水经过适当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重复利用的水。在中国,它通常被称为再生水。

中水的利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上水资源极度短缺的13个国家之一。同时,工业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50年,中国总需水量将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28%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利用率(20%)。

“污水回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污染排放,对改善水环境也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内中水研究专家胡红英在接受《望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中水回用已经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中水的利用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前景广阔。

在水资源匮乏的北京,再生水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0年,《北京市排水与中水管理办法》将中水纳入城市水资源统一配置;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市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的意见》和《加快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到“十二五”末,北京市再生水年消耗量将不低于10亿立方米。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向《王旺东方周刊》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1%,接近发达国家的70%。2008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总量首次超过地表水,成为第二大水源。从2008年到2013年,北京市再生水总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3%。"实现了污水处理从减少污染物向污水资源化的转变."

更多的地方正在跟进。例如,河北唐山推广使用可再生水源热泵供暖,青海西宁建成首个中水利用项目,江西南昌推广住宅区中水系统。

“虽然利用率提高很快,但利用率不高,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胡红英说。我国中水的利用率仅占污水处理能力的10%左右。

对水质的质疑

8月的一天,王宇发现她的卫生间不能正常抽水,厂家和物业称中水管道中污染物堆积过多,造成堵塞。

“你想想,水有多脏?能堵住这么粗的管子。”该住宅区于2012年底竣工,2013年只有居民入住,这还不到两年。然而,该社区的居民报告说,类似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很多次。这正是王雨所担心的。"我认为再生水的质量不能保证."

事实上,再生水的质量有严格的国家标准。从2002年到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颁布了《城市污水回用分类》等六项中水水质国家标准。

不过,胡红英表示,“国家标准中水借鉴了国外标准和其他水质标准,但水质指标的科学依据不明确,有些指标可能对浓度限制过严或过松。”

例如,就大肠杆菌总指数而言,加拿大要求蔬菜灌溉限额小于或等于24,000,但中国没有这一要求;对于灌溉用水,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粪大肠菌群的数量应小于或等于2000,而在中国,不同灌溉植物的数量限制为1204万。

在许多地方,实际的处理过程并不完全符合标准。记者已经核实,目前我国没有相应的中水水质信息披露要求,各地也没有公开的中水水质信息。“水质由再生水处理厂本身进行检测,并有定期检测机制。”北京市水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完全使用再生水作为景观水的公园。公园管理部主任王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公园的再生水部分来自西北部的北小河污水处理厂,部分来自西部的清河污水处理厂。然而,这两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再生水质量不高,“看起来和闻起来都不舒服。”

“水质问题在我们最初设计时就已经预料到了,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前端处理方案。”王千说,公园已经建成了湿地循环系统。湿地是一个人工模拟自然的系统,排水面积约10公顷。污水处理厂输送的水首先流经湿地处理系统,然后经过过滤处理后流入湖泊。

目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每天引进再生水约2600立方米,循环系统每天可处理2万立方米,每30天循环一次。“用这种方法处理的水可以达到四类水的标准,从感官上来说没有问题。”王千说。

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由于再生水不是直接消耗的,水质就没那么受关注了。"包括一些主管部门的概念,如何处理污水没有什么不同."这位专家直言,随着中水利用的普及,水质必须得到保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多级处理方法

再生水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技术。

从理论上讲,废水再生处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二级强化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和消毒处理等。,但通常指二级处理后的高级处理和消毒系统。

预处理主要包括筛分和除砂,以去除砂子、碎石、煤渣等大块物料;主要处理通常是去除有机和无机固体颗粒和可通过沉淀沉积的漂浮物体;二级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和溶解有机物,包括磷和氮;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胶体、病原微生物和一些无机物。如果对再生水水质有特殊要求,也可以选择反渗透、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和高级氧化作为辅助手段。

最后一个单元是消毒。目标是病原微生物。可以采用氯化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方法。

例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水工程的核心工序是脱盐,因为地下水含盐量高,水位高。

“我们的中水处理技术没有问题。问题是,以前建造的许多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达不到标准,不能再利用。”上述专家表示,在许多地方,如果你想使用再生水,你必须升级污水处理厂。

早在2001年,北京就实施了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水源的高品质再生水厂的建设。2008年开始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级水质标准。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数据,北京已经完成了吴家村、卢沟桥、北小河和清河等9个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2013年,全市有24家优质再生水厂,优质再生水生产能力从54万立方米/日提高到190万立方米/日。

然而,这位专家直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挑战。“大城市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而许多城市可能没有这种能力。

中水的隐患

再生水的负面影响在行业中经常被讨论,但在现实中很少被提及,甚至更不被重视

《看东方周刊》记者王园园在宋佳/北京写了一篇专题报道

挤满游客的圆明园人满为患。湖面上覆盖着荷花,天鹅悠闲地游来游去,让新来的游客感到快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湖里的水来自附近的污水处理厂。

在北京的大型公园,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潭公园、玉渊潭公园和陶然亭公园,再生水也被用作补充水源。在这些景点,很少有人知道湖里的水是再生水,更别说水不能接触到人体。

2014年4月,原北京市水利局副总工程师朱在《北京水污染导致再生水》一文中写道:“北京市河流水质劣于ⅴ类,占44.1%,主要是由于注入再生水造成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会在地下积累,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

现实真的那么可怕吗?

隐藏的污染物

"许多人认为再生水对水源没有要求,这是错误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内中水研究专家胡红英告诉《王旺东方周刊》,如果污水处理厂的水质非常差,即使经过常规二级处理或深度处理,也很难达到要求的回用水水质。

理想情况下,生活污水是再生水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的比例应降至最低。但实际上,我国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处理的现象很多,尤其是在工业园区。

由于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接收来自家庭、医院等场所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各种病毒,包括肠道病毒、肝炎病毒、轮状病毒等。一些肠道病毒在水中更稳定,对自然环境和消毒剂的耐受性比普通细菌更强。因此,尽管在处理过的水中不能检测到大肠杆菌,但仍有可能检测到病毒。

一组专家随机检测了北京市三个污水处理厂原污水中的总异养菌、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并对其进行了检测。

与病原微生物相比,污水和再生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危害更大。“这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化学品使用的增加有很大关系。”胡红英表示,化学污染物可分为三类: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

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氮、磷和重金属。例如,铅是一种可以作用于全身各种系统和器官的毒药。它能与体内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结合,干扰身体的生理活动。

然而,令业内许多专家担忧的是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备受关注。

以内分泌干扰物为例,主要是杀虫剂、涂料、塑料增强剂等。,一般具有激素样的结构和功能,会干扰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长期影响会导致人类生殖系统癌变率的增加和不育夫妇的增加。

胡红英表示,包括cod、抗生素和内分泌感染在内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已经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排入自然环境。“我们的污水排放标准没有这个指标,这些必须执行的标准也没有包括在再生水标准中。表示这是一个缺陷。”

“污水和中水所含的这些污染物将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而且污染物还会继续增加。其中许多无法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消除,或者因为成本太高而被忽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潜在的生态影响

2005年,圆明园东区的防渗工程引起了全民的关注。当时舆论的焦点是在湖底铺设防渗膜会阻碍水的自由流动和循环,破坏生态环境。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圆明园花费数十亿元修建防渗工程,因为其湖区使用再生水。

朱的结论是:由于再生水的进入,圆明园福海等湖区必须是不透水的,以防止湖水与地下水的交流,因为它是城市地下水的上游源头,根本没有污染。

地下水有利于再生水中微量污染物的长期积累。病原微生物也是再生水的潜在污染物之一。它们在地下水中很难生长和繁殖,但它们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同时,再生水中存在大量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微生物,这将严重产生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黄占斌带领一个团队观察了三年再生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再生水灌溉将带来重金属的累积效应。随着再生水的使用,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是铅和镉)的含量将逐年增加。"再生水灌溉的土壤和植物,其中重金属含量高于清水灌溉的土壤和植物."

黄占斌说,如果用再生水和清水交替灌溉农田,将稀释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土壤质量,增加产量。例如,在幼苗阶段使用更多的水,在生长的中后期使用更多的再生水

在环境景观水中,再生水中的余氯、氨氮和一些微量有机成分会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英国专家乔布林曾经调查过英国八条河流中污水处理厂废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些河流中,成年雄性鲤鱼的特征发生了变化,雌鱼的比例在16% ~ 100%之间,明显高于无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湖泊。

“再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微妙的过程,因此有必要防患于未然。”上述专家表示。

不要触摸景观水

中水对人们的健康有直接影响吗?

胡红英的研究表明,在再生水利用过程中,人体接触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口服、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渗透。

当再生水进入环境水体或补充地下水时,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源水体,从而导致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进入饮用水系统。

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时,其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和疏水性有机物,容易在食物中积累。根据胡红英向本刊提供的数据,专业人员对再生水灌溉和非再生水灌溉的花生中铅含量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同时,当再生水用于灌溉或清洗农作物时,再生水会接触到农作物的可食部分,致病微生物会污染食物,尤其是一些未包装的水果和生蔬菜,所有这些都会留下化学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向《望东方周刊》提供的数据,2013年北京市农业利用再生水总量为2亿立方米,占8亿立方米再生水总量的1/4。

除了口服,再生水也将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当再生水用于景观美化、道路洒水、农业灌溉、水景喷泉和洗车时,会因喷洒而发生雾化。雾化过程中,再生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会进入空气体形成气溶胶,被人体吸入。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2008年的研究数据,在至少200米顺风范围内的空气中,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可明显高于周围环境的背景值。

然而,再生水最令人担忧的影响来自与人体皮肤的接触和渗透。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的数据,2008年,北京排水集团中水公司向清河、青洋河、西土城沟河、小月河、陶然亭、圆明园等景观和河湖供水3200万立方米,占再生水供应量的16.8%。2013年,北京用于补充河湖景观的再生水已达到4亿立方米。

中水在景观环境中的利用主要包括观赏性和休闲性景观河流、景观湖泊和水景。其中,休闲景观项目最容易与人体接触,如钓鱼和划船项目可能会意外接触,游泳和涉水项目可能会与人体充分接触等。

“景观中使用的再生水必须有明显的标志,提醒人们避免直接接触再生水,以免造成伤害。”胡红英说,在日本,有明显的标志提醒人们在哪里使用再生水,但这在中国很少见。

我们的记者在圆明园注意到,孩子们在湖边玩水,甚至游客也用湖里的水洗脚,但是公园里没有使用再生水的醒目标志。在奥森公园,虽然有迹象告诉游客湖里的水是再生水,但没什么区别。

“游客根本不会注意到。即使他们看到了,也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再生水。”公园管理处处长王千说。

标题:再生水接棒“第二水源” 水质存安全隐患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72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