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南水北调中线困局:水库水量不够分 水价博弈困惑

南水北调中线困局:水库水量不够分 水价博弈困惑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23 13:53:20阅读:

本篇文章3290字,读完约8分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到今年10月底,中线工程年平均95亿立方米的汉江水将开始向北滚动,穿过黄河流域,到达海河流域的京津冀地区。从最初的工程建设到调水的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口渴的北方和送水的南方终于“握手”,但却很难“愉快地交谈”。

近日,记者深入沿线相关地区采访,了解到“一库一水北调”背后有几分悲欢离合。尽管调水指日可待,但南北双方在水质保护、水价博弈、多头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在寻求共识,一些困难、困惑和困惑亟待解决。

水质保护困境:无能为力

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西家店镇的大白河上,一座崭新的污水处理厂映入眼帘。处理后的800吨污水按照二级排放标准排入河流,然后再向丹江口水库排放一公里。此前,污水被直接储存起来。

据去年全国政协常委会调查,湖北、河南、陕西三省库区农村人口1032万人,年污水排放量约3亿吨,cod达6.18万吨,氨氮达1.5万吨;截至2013年上半年,湖北省十堰市、河南省淅川县和西峡县的污水收集率均低于40%,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的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西家店镇21000人的生活污水已经在污水处理厂得到净化。然而,作为西家店污水处理厂的第一任厂长,李远明并不开心。从两个多月的试运行来看,污水处理厂每年至少要花费30万元。他无奈地说:“现在大多数乡镇都没钱经营污水处理厂,很难收到村民的污水处理费。乡镇根本负担不起运行费用,污水处理设施将不可避免地变成家具。”

十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表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十堰市计划建设7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使十堰成为中国水污染治理设施最密集的地区。然而,和西家店一样,他们都面临着工厂建成后如何运营的问题。

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为了让污水进入“工厂”,十堰市制定了未来五年的规划,全市计划建设1490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预计需要投资12亿元。但是,目前国家投资的管网配套资金只有3.5亿元,其余由地方政府筹集。

据报道,十堰市为了保护北方的清洁水源,近年来关闭了数百家污染企业,造成6万名当地员工下岗,市财政每年直接减少收入8.29亿元;拒绝批准16个有污染风险的拟建项目;同时,每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项目配套支出达到15亿元。

十堰市市长张维国表示:“十堰市永远不会允许污水北移。”但是,对于十堰这个发展有限、贫困县市集中的地方来说,这个目标没有足够的富余能力。

据有关人士介绍,调水模式在中国并不少见,水源区经常为保护水质做出牺牲,但这种牺牲的回报很小。如果这一困境得不到解决,水质保护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空的问题,引滦入津工程和官厅水库——北京的一个替代水源——就是这样的教训。

他们建议尽快启动生态补偿立法,依法规定生态补偿的原则、基本制度、补偿主体和对象、补偿标准和资金来源,以促进受益区和受影响区的公平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受长期体制困扰:调水“混乱战”

丹江口水库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88亿立方米,近期计划年平均调水95亿立方米,远期将达到135亿立方米。半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平静的湖水是“九龙治水”的隐忧。

据了解,目前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除了位于河南中线的洮茶渠首外,还开辟了三个“缺口”,包括湖北清泉沟和陕西“南水北调”工程。这三个取水工程属于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单位。其中,中线引水量95亿立方米,清泉沟已升级改造,设计引水量14亿立方米,最大引水量30亿立方米;此外,“南水北调”工程计划调水15亿立方米。如果按最大流量计算,清泉沟、洮茶、引汉济渭年引水量将达到180亿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库上游年平均来水量的46%。

汉江集团水库调度中心副主任刘崧表示,为了保证汉江下游的用水,丹江口水库需要按照每秒600立方米的最基本流量,每年排放近200亿立方米的水。上游各“缺口”的计划调水量和流量基本上占了水库正常年份全年的来水量,但如果遇到枯水年份,来水量可能只有100多亿立方米,根本不够大家“分而治之”。

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被“分成”四个部分: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洮茶渠首工程和中线干线工程。中线干线工程的业主是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下属的干线公司,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洮茶渠首工程是淮河水利委员会,丹江口大坝由汉江集团管理。

丹江口市一位退休水利干部说,在我国大型水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中,普遍采用业主负责制。根据该模型,未来该项目将由四个主体管理,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线调水工程的“混乱”。

北师大水科学研究所所长、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局原局长徐欣怡也有同样强烈的感受。他说,由于当时理解的局限,他未能就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管理制度,给出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至今仍有遗憾。

他认为,迫切需要澄清谁、什么以及如何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和管理。尽管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五条和第六条对这一原则作了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障碍。具体来说,如何管理东部和中部线本身?他们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管理关系?由于相关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因素,这些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总之,如果南水北调没有明确的管理体制,至少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产权不清,责任不清;第二,生意难做好,但公益难做。

汉江集团总经理胡军表示,整个水库的水资源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一条河和一个水库的出水口在不同的人手中,那么水的调节将不受控制。将来,任何想用水的人都可以在门一打开就下来。没有统一的管理单位,很容易出现几个无法控制的问题,很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何解决“群龙无首”的局面?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的管理体制缺乏顶层设计,中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不能出现“国家利益部门化”的现象。丹江口水库的设计应遵循水资源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整个枢纽由一个单位负责的原则。

水价博弈的困惑:谁来承担成本

8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丹江口市联合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价工作座谈会,沿线五省市、长江委、南水北调干线建设管理局、中线水源公司、汉江集团等相关部门和企业参加了座谈会。与会者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价的原则、构成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谈判。

据与会者称,水价辩论非常激烈。调水区希望水价能够反映出他们已经做出的牺牲以及将来为保护水质所做的努力,而受水区则强调项目的公益性和民生性。由于只有湖北是一个纯调水区,水价的定价权几乎是“一个人在打”,以至于湖北代表会后感叹:“理想满了,现实很瘦。”

北京南水北调相关人士表示,世界银行、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等部门普遍采用水价承受能力的判断标准,即水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超过2%,工业用水成本占工业产值的比例不超过1.5%。据测算,如果遵循“保本、还贷、微利”的原则,南水北调中线每立方米水价不会超过3元。

随着调水工程的临近,神秘的水价引发了社会上一些不可靠的猜测,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南水北调工程一立方米水的供水成本高达20元。对此,徐欣怡表示,这个数字确实存在,但它不是供水成本,而是单方面的水投资。这个概念与水价无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平均调水95亿立方米,总投资约2000亿元。平均而言,单边水投资约为20元。但水价是水价,不是单方面的水投资。

根据对我国近100个调水工程的研究分析,单边水投资与水价之间存在统计关系,即单边水投资的10%接近工程水价。根据这一分析,中线水的价格可能超过2元。然而,这些算法也导致了水源区的问题:调水造成的损失是调水的成本吗?据韩江集团相关人士透露,为了保证调水,韩江集团6台发电机组中只有两台或三台基本出力,导致发电量同比大幅下降。截至今年8月,水电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3亿元。

丹江口市物价局负责人认为,无论最终的“南水”如何定价,为了保护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已经失去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国家应设立“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补偿基金”,由各受水区按照每立方米0.2元的标准纳入水价,并对核心水源区进行补偿和扶持。

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困局:水库水量不够分 水价博弈困惑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73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