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排70亿成立合作公司 瞄准国内外市场
本篇文章6877字,读完约17分钟
已有40年历史的北京排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派集团)刚刚实现了一个关键性的飞跃。
9月18日,北派集团与SDIC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DIC创新)签订协议,双方决定成立合资公司——北京北方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排水环境),共同开发北京乃至全国的水市场。
根据协议,北派集团将其污水处理、中水利用和污泥处置部门的核心资产以70亿元的价格投入北方排水环境,SDIC创新投资30亿元现金。
此外,北京排水环境将投资30亿元,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共同启动100亿元的SDIC水环境(北京)基金,并邀请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参与,为北京排水环境未来建设和收购污水处理厂提供资金。
根据北派集团与北京市水务局签署的协议,到2015年底,合资公司将在北京市中心建设和升级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在过去的40年里,北京北派集团在北京主城区的日总污水处理能力为267万吨。
合资公司的决定并不止于此。9月17日,北派集团董事长林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在未来两年内,北派集团除了完成与北京市水务局签订的协议外,还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从市属国有事业单位向市场化水务公司的转型。之后,北方排水环境也将计划进入国内外市场和资本市场。
第二天早上,在微信“朋友圈”里,SDIC创新的董事总经理兼风险控制总监符晓转发了歌手浦舒的《平凡的路》,并留言道:“在路上,经过一年多的辛苦,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两个小时后,中国发展和投资公司、北派集团、SDIC创新、中国工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正式签署了协议。
工行总资产达到21万亿元,江建清董事长笑着说,这么多机构的高管聚在一起搞一个十亿美元的项目,并不常见,也不容易,这说明这确实是一个创新,贝派借重组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的情况也不多见。
当新玩家上台时,全国水市场会关注他们。
30年特许经营权
北派集团本轮市场化转型的基石是《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根据规划,北京主城区主要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日处理能力为158万吨的中水设施、6128吨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75个雨水泵站、355公里排水管网和110公里中水管道建设改造等。
《行动计划》还规定,在北京中心城市的污水处理市场,政府将根据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价格,确保排水和中水利用设施的运营成本和企业的合理收入。
同时,政府还将实施严格的特许经营政策。“市政府授权的特许经营单位是中心城市排水和中水设施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
至此,北京主城区污水处理市场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财政拨款补贴的计划经济模式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模式。事实上,这种改革已经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进行过,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第一次。
据《财经》记者报道,《特许经营服务协议》对北京水市场的定价、价格调整和结算都有详细的规定,明确了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
此外,北京市政府将按季度与特许经营企业结算服务费,服务费将根据通货膨胀等因素每三年调整一次,总周期为30年。
特许经营服务协议正式签署后,新增污水处理厂将按照内部收益率8%-10%的原则对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费进行核实。在这种情况下,特许经营权所有者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以及使用低成本资金来提高自来水厂的净资产回报率。之前已经投入运营的水厂也将以市场化的方式对服务费进行审核。
由于政策明确、稳定、有利且预期回报高,北京两大水务公司北京派集团和首创股份渴望尝试特许经营。
北京北派集团拥有北京主城区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根据其官方网站数据,其排水和中水服务能力和贡献率分别占北京中心城区的95%和全市的80%,在北京主城区处于自然垄断地位。
如果行动计划中规定的目标需要完成,至少要花费400亿元。虽然北派控制着主城区的主要污水处理厂,但由于体制原因,它是一个典型的带有浓厚公共机构色彩的市政服务企业。林介绍说,北京市财政局已经按照财政拨款程序进行了资金拨付,预算已经批复,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捆绑”的。
股本公司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是一家国内一线水务企业,污水处理厂遍布全国,财务实力雄厚,污水处理能力达1600万吨/日。作为区域性水务公司,北派集团的日污水处理能力仅为303万吨。此前,首创股份与北派集团有业务合作,首创股份多次表示希望整体收购北派集团。
北京派集团是北京的一家老字号水务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深入参与北京中心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及管网的运营和维护。主城的高碑店、酒仙桥等核心污水处理厂属于北派集团。
因此,北京决定将污水处理、中水生产、污泥处置和管网运营的区域特许经营权授予北派集团。然而,实施该计划的财政问题尚未解决。
Pe的愿景
仅依靠银行贷款,北派集团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行动计划,但之后,企业将承担沉重的债务负担。
根据行动计划,到2014年底,北京主城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将增加约130万吨,相当于过去40年总投资的45%。加上中水设施的建设资金,北派集团估计包括拆迁和工程在内的总投资约为400亿元。
更好的选择很快出现了。敏感的投资者已经注意到北京市政府在水市场提供的稳定详细的政策。SDIC创新总裁高国华开始联系北派集团,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SDIC创新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SDIC)旗下的一只私募股权基金。SDIC等国有股东持有48%的股份,私人股东持有52%的股份。与纯粹的市场化基金公司不同,SDIC创新诞生于国有企业,其系统内具有资源优势的管理团队长期处于市场的前沿。公司成立后,从高盛等金融巨头那里招聘了大量的市场化人才。
2009年7月,SDIC创新正式成立,首只基金募集到6.5亿元。2013年,SDIC在创新方面取得快速发展,与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100亿元的SDIC合作发展基金。与社保基金的合作表明,SDIC的创新专业精神、管理能力和市场化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
目前,SDIC创新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128亿元,加上SDIC水环境基金,筹集的资金将达到228亿元。
闻名一时的上海绿地集团的重组,以及最近备受关注的中国SDIC-山东的重组案例,以及SDIC的创新都是幕后的。在北派集团的重组案例中,SDIC创新也是关键力量。
在联系北派集团之前,该基金一直看好环保行业,并在水市场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SDIC于2010年投资创新的田波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波环境),近五年实现了91%的复合年净利润增长率,已成长为水市场epc(工程、采购、施工)领域的龙头企业。
田波环境董事长赵伟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北派集团是田波环境的客户,彼此非常熟悉。“SDIC创新的主要股东是SDIC集团,该集团熟悉系统内的话语体系和行为规则。与市场上其他私募股权基金相比,贝派显然更为常见。”
高国华说,SDIC创新具有市场和制度的双重属性。得知相关信息后,他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判断:机会非常难得,必须抓住。“首先是你能否找到机会,其次是如何制定计划抓住机会,最后是如何实施计划。北派集团可以依靠银行贷款来完成规定的行动,但我们可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SDIC创新与北派集团的首次会面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然而,pe永远不会满足于给北派集团带来发展资金。高国华表示,双方应携手打造中国最大、最强的水务公司,并最终将其推向资本市场。"这些目标和共识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为此,SDIC创新性地设计了一个复杂的方案。
首先,双方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北派集团收购了高碑店、酒仙桥污水处理厂等核心资产,SDIC创新直接投资现金。
第二,合资公司将出资,并与市场上有兴趣的投资者共同出资,再次设立一个较大的基金,作为合资公司未来建设或收购水厂的资金。
基于这一基金,合资公司利用杠杆为未来市场投资筹集更多资金。
最后,在北京市政府的“三年规定行动”完成后,合资公司将扩展到全国市场,目标是从一个区域性的水务公司发展成为一个1000万吨级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水务集团,并最终登陆资本市场,届时SDIC创新可以退出。
资本的力量
在一年多的谈判中,双方进行了几轮谈判。起初,当SDIC提出一项合资创新计划时,贝派认为这“毫无根据,更像是一个商学院的案例,而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和沟通,北派集团最终接受了合资计划。高国华和林都承认,双方的谈判过程也是一个碰撞和观念转变的过程。
北派认为该方案“没有根据”的最重要原因是市场化的步伐太大,北京市政府不会轻易接受,北派也无法适应快速的转变。
最初,北派集团将合资公司定位为一个融资平台,而不是一个工业公司;此后,北派集团还考虑了是否有必要将污水处理行业的所有核心资产纳入合资公司。
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北派集团和SDIC创新共同成立了一家工业公司——北派环境,北派集团向合资公司注入了其95%以上的核心资产——污水处理厂。合资公司未来的经营管理必须严格遵循中国证监会的“五个独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关联交易。
“北排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市场项目,一个典型的私募股权投资,不是北排的简单融资,也不是市政府的一个完整行动。”SDIC创新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风险控制总监符晓告诉《财经》,这一共识是双方合作的基石。
在谈判过程中,SDIC创新推出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如国家社会保障基金、中国工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00亿元的水环境基金自然就来了。
资本的力量为北派集团的转型插上了翅膀。合资公司成立后,北派集团将能够建立集团、合资公司和水环境基金三级融资平台,按污水处理厂30%的资本估算,将筹集近1000亿元。
北排水环境拥有数千亿资金,足以完成行动计划中规定的行动;后期也获得了足够的实力,在资金的推动下,北派集团的经营和技术优势也将得到释放。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水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两种玩法。一是以大型国有水务集团为重点,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采取高抬贵手的方式,整合水务企业,实现大规模盈利;另一方面,威立雅等外资企业为代表,秉承“工程师精神”,充分发挥运营维护管理的比较优势。
SDIC创新旨在帮助北派集团成为中国的威立雅:一方面,它将向城市发起进攻,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水平台;另一方面,它强化了整个产业链的优势,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环保企业。
高国华认为,最终给北派集团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次合作将带来最前沿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革命,北派集团的长远发展将从中受益。
在SDIC的创新干预之前,北派集团已经开始了市场化转型。业内许多人评论说,虽然北派集团的体系带有浓厚的色彩,但集团董事长林却有着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在此之前,她领导了北派集团的内部改革,并成立了北派设计、北派设备、北派投资、北派R&D、北派建设、北派运营等子公司,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此同时,林还进行内部控制改革,将以前分散在各水厂的采购、财务、人事等核心权力集中到集团内部,实行统一管理,避免内部山头主义。
林说,她把北派集团定位为一个企业,所以它必须有核心竞争力,而不仅仅是掌握资本和资源才能获得成功。这也是其重视北派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构建的主要原因。她证实,这是水务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两个关键。
林认为,这一轮合作可以为北派集团获得融资,完成行动计划;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的想法是一致的,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型国家水务集团是林的一贯主张。
国家社会保障基金是SDIC创新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者之一,他们还加入了水环境基金。负责股权投资的副董事长王忠民对《财经》表示,北派集团与SDIC创新的合作可以看作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又一个层面,不仅仅是国有资产与民间资本的合作,而是传统国有企业与市场化基金的深度融合。“这种混合重组是一种强有力的联盟,相辅相成,增强竞争力。”
然而,外界仍然担心长期处于市政体制和财政直补模式下的北派集团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市场化转型。一位外资水务企业人士评论说,北派集团有很多非市场因素,这可能是限制其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虽然有强有力的领导人推动市场化转型,但一些系统性惯性因素也不容忽视。”这一点在《财经》记者和许多投资者的交流中被多次提到。在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SDIC创新将只派出一名董事和一名监事,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将来自北派集团。《北方排水环境》的表演风格和战略打法肯定会有北方排水集团的影子。
在采访中,林承认“去行政化”确实是一个挑战,所以她“剥夺”了在北方排水环境工作的人员的行政级别。“这里没有局一级或部门一级,只有总经理和经理”。此外,她还宣布将考虑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
合资公司成立后,能否市场化运作,是北方排水环境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国外水务巨头威立雅和苏伊士华能以及国内巨头首创和北京企业水务(00371.hk)的参与,二三线城市的水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产业链优势外,技术和运营优势、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是制胜因素。
9月18日,王忠民的西装和领带出席了签字仪式。他说在一般的政府会议上,白衬衫是标准的服装。但这次穿西装意味着他认为这是一个市场化的交易,并希望项目的运作在未来完全遵循市场化的规则。
机会在其他城市
北排项目之所以能够吸引社保基金和大型商业银行参与,最重要的原因是该项目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在这背后,中国大多数政府管理者已经将他们的观念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政府主导,专业治理。”
以“成本加成”的方式向专业水务企业购买污水处理服务,是中国部分城市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以上述北京水市场的最新政策为例,政府部门将根据8%的内部收益率来核实污水处理厂的成本和服务费。目前,开放水市场的中国城市在政策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总体精神趋于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家水务公司拥有技术和管理优势或能够获得低成本资金,项目的净资产回报率将远远超过8%。就北方排水环境而言,这两点正是它的优势。
一位长期观察水市场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北派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区域性水务公司,市场分布集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运营管理能力;相应地,也有资本资本、北京企业水务等平台公司,其特点是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进行扩张,形成良性循环。
就产能而言,北派集团与首创和北京企业水务并不在同一个阵营。后两者的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600万吨和1360万吨,而北京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县的北排集团2013年的污水处理能力为303万吨。
根据首创股份2014年半年度报告,污水处理是其主要业务之一,毛利率为47.11%。
“与首创和北京企业水务相比,北派集团拥有技术和运营优势,但缺乏扩张所需的资金,这也是北派目前产能相对较小的原因。”上述观察家评论道。
合资公司的成立和水环境基金的设立增加了北派集团扩张计划的资本比重。在决定投资之前,王忠民带领团队多次考察北派集团的水厂,认为北派集团技术先进,运营维护管理能力强,水务行业也符合社保基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特点。
SDIC创新高管表示,在决定投资之前,他们的尽职调查团队详细对比了吨水投资价格、吨水处理成本、产能利用率等关键指标,发现北派集团的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高国华表示,如果资金到位,北派集团的技术和运营优势将得到充分释放。然而,北派集团及其相关投资者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披露具体的技术数据。
目前,经过一轮的观望,中国水市场正进入深度整合时期。根据中国水网的调查,目前中国的污水处理市场高度分散,前九家公司的总市场份额仅为23.15%。
北京桑德集团(Beijing Sander Group)董事长闻一波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未来只会有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大型平台公司,不会超过10家;第二,每个领域的纵向公司不超过10家,因此每个公司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
前者是北方排水环境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到2019年,北方排水环境的水处理能力将不低于1000万吨。除了继续加强在北京、江苏、广东、湖北和新疆的投资外,它还将寻找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的水厂和升级项目,尤其关注区域水厂的整体收购机会。
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正面临全面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大多为一级或二级标准。今后,全国所有达不到一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都必须进行改造。届时,技术力量雄厚的污水处理公司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例如,北派集团的平均出水水质是中国最高的。到2015年底,北京市中心超过400万吨的水处理能力将被重新利用。
然而,就北方排水环境而言,北京市政府直接授予的30年特许经营权不会在其他地区重现。为实现扩张和上市计划,北方排水环境需要进入国外市场,直接与国内外一线水务巨头竞争。2015年,北京行动计划完成后,北方排水环境需要在外地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到那时,真正的考验就会到来。
标题:北排70亿成立合作公司 瞄准国内外市场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76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